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遇見你丨“3元理發店” 19年不漲價 唐奶奶一個承諾必守終生

發布時間:2023-04-04 14:00: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在湖南長沙湘江新區的一個(ge) 小區車庫裏,開著這樣一個(ge) 理發店,19年來,店主堅持理發3元不漲價(jia) ,還把“一個(ge) 承諾,必守終生”的標語寫(xie) 在了牆上。 理發店的主人名叫唐金連,今年已經71歲了,她的顧客也大多是周邊的老人。堅持不漲價(jia) 的原因是什麽(me) ?唐金連又是為(wei) 什麽(me) 作出這樣的承諾呢?

  19年堅持3元理發不漲價(jia)

  唐金連的理發店早上八點半開門,營業(ye) 到中午,平均每天能接待十位顧客。車庫改造而來的小店有些簡陋,無法提供洗頭和吹頭服務,來理發的基本都是老年人。

  長沙市湘江新區麓穀雅園小區居民 李經品:因為(wei) 我們(men) 也不要求說是你要修得多好對不對,什麽(me) 時候來,你什麽(me) 時候叫她都行,有時候我們(men) 給她錢,她還不要了,有時候她自己主動都不要。

  不為(wei) 賺錢 隻想報恩

  唐金連的女兒(er) 三歲時不幸患上了腦膜炎,導致精神失常,從(cong) 那時起,她們(men) 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為(wei) 了回饋這些善意,唐金連特意學習(xi) 了理發手藝,希望能用自己的服務,來傳(chuan) 遞愛心。

  唐金連:那平時幫忙的人就多了,那個(ge) 唐壽才是軍(jun) 醫,給我女兒(er) 檢查病,那些後麵街上的老人家送薺菜,送東(dong) 西,那個(ge) 時候沒有飯吃,有好心人送米,那有好多好多人幫忙。我曉得別人幫過我,雖然我沒錢給他們(men) ,但是我內(nei) 心蠻感謝他們(men) ,我以後我也多做點好事。

  2004年,唐金連的兒(er) 子來到長沙工作,她和女兒(er) 也隨之而來,在湘儀(yi) 菜市場租了一間門麵,擺攤理發,從(cong) 那時起,唐金連就貼出了“理發三元,永不漲價(jia) ”的承諾。有時有顧客想多給一點,她堅持不收。

  2014年,湘儀(yi) 菜市場開始整修,唐金連把理發攤位搬到了兒(er) 子的小區裏,一張桌子,兩(liang) 把椅子,擺上推子等理發用具,一個(ge) 露天理發店就這樣支了起來,雖然依然堅持3元的低價(jia) ,但因為(wei) 條件太過簡陋,顧客始終不多。

  長沙市湘江新區麓穀雅園小區居民 葉子義(yi) :原來她就在外麵一張凳子,所以你要是下雨或者其他的,她也不好理發,來理發的人也沒有地方休息。

  真情回報 感動鄰裏

  唐金連原來的露天理發店條件很差,碰到下雨天,更難等來顧客。 很快,社區注意到了她的難處,2015年,社區把一間車庫改造成了理發店,配備好理發工具,給唐金連免費使用。

  唐金連老人的一片真情也感動了眾(zhong) 多鄰裏。後來,小區居民你送一個(ge) 洗衣機,他送一個(ge) 沙發椅,大家一起幫助唐金連把露天檔口升級成了明亮幹淨的理發工作室。

  長沙市湘江新區麓穀街道麓豐(feng) 社區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 雷霞:我們(men) 想到就是說利用唐奶奶會(hui) 理發的特長,是不是能夠幫助到小區更多的一些人,讓我們(men) 這些小區就是年紀比較大的一些老人,行動不便的老人,不方便出門的這樣一些老人,也能夠享受到唐奶奶的這種愛心的服務。

  對於(yu) 這些同樣有困難的居民,唐金連堅持不收錢,每次剪完都匆匆離開。

  長沙市湘江新區麓穀雅園小區3元理發店店主 唐金連:上門給別人理發不收錢,有些是殘疾人、有困難的人,不然一般正常的不會(hui) 喊你去家裏剪頭發,那肯定在店裏剪。

  多年照顧患病的女兒(er) ,唐金連的家庭也不寬裕,日常生活能省則省,中午,簡單炒一個(ge) 黃瓜,蒸一點米飯,就是她和女兒(er) 的午餐。

  這樣儉(jian) 樸的日子,唐金連早已習(xi) 慣,每天忙碌在理發店,為(wei) 大家服務,讓她感覺自己的生活很是充實。“奶奶本姓唐,工作非尋常”,“為(wei) 民服務,值得點讚”,店裏的牆上,貼滿了顧客們(men) 的祝福和感謝,大家在這裏不僅(jin) 收獲了清爽的發型,還帶走了友愛互助的好風氣。

  長沙市湘江新區麓穀雅園小區居民 孫中夏:她這種行為(wei) 也激發了我們(men) 小區大家對公益事業(ye) 的一種認可,有很多老同誌被她這種行動激勵了,比如在外麵地上有垃圾,我們(men) 也主動地去撿一撿,打掃打掃。

  長沙市湘江新區麓穀雅園小區居民 葉子義(yi) :我磨刀磨四五年了,磨個(ge) 幾百把刀也不要別人一分錢,也給別人修傘(san) ,修自行車也是一樣的,我原來是自行車廠的廠長。我一看到給別人幫忙,幫助別人心裏就特別高興(xing) 。唐奶奶講好,她講你是做善事啊,好人啊,她就是這麽(me) 講的,所以講我們(men) 都要做善事。

  以善報善 讓愛循環

  唐金連的手頭其實不寬裕,但是理發她從(cong) 沒想過漲價(jia) ,因為(wei) 這是她回報善意、回報大家的方式。你給我送米送菜、我給你理發,不涉及金錢,但要比金錢更珍貴。因為(wei) 大家都覺得:自己得到的,比付出的更多。

  唐金連的堅守,也吸引了更多人為(wei) 這份鄰裏之間的愛心添磚加瓦。在社區的幫助下,唐金連有了場地、也有了更穩定的顧客。社區裏有這樣一家門店,誰走過的時候,心裏不是暖暖的?身邊這樣的暖心人,也帶動了更多人加入誌願服務的隊伍,如今,她所在社區的注冊(ce) 誌願者有 500多人,大家不定期地開展垃圾分類宣傳(chuan) 、環境清掃、義(yi) 診等誌願活動,還有居民利用自己的專(zhuan) 長,為(wei) 大家提供修傘(san) 、磨刀等服務。

  被別人關(guan) 愛是溫暖的,去關(guan) 愛別人更是幸福的,在這樣愛心和善意的傳(chuan) 遞中,每個(ge) 人都是付出者,也是收獲者。而在這樣的傳(chuan) 遞中,得到的永遠比付出的更多,也許這就是善良的力量。

  (總台記者 閆乃之 高媛 婁超 馬榮達 長沙台)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