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國)希悅爾亞太區總裁:繼續投資中國是“必選項”
中新社上海4月4日電(高誌苗)參加希悅爾(中國)有限公司亞(ya) 太客戶體(ti) 驗中心15周年慶典;會(hui) 見電商、食品零售和物流行業(ye) 客戶;與(yu) 食品加工、電子等行業(ye) 合作夥(huo) 伴交流……希悅爾亞(ya) 太區總裁亞(ya) 莉珊卓·範辛(Alessandra Faccin)的“中國行”安排得“滿滿當當”。2021年上任亞(ya) 太區總裁後,首次與(yu) 希悅爾中國團隊見麵的她,用“信心”“機遇”等關(guan) 鍵詞表達對本土人才培養(yang) 和中國市場的期許。
“最近4年來,我們(men) 在全球的年平均增長率大概是5%,在中國和亞(ya) 太區,我們(men) 的市場仍然有待開發,希望我們(men) 在中國和亞(ya) 太區能達到雙位數的增長。”亞(ya) 莉珊卓·範辛告訴中新社記者。
作為(wei) 全球知名的包裝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希悅爾2022年全球實現了56億(yi) 美元的銷售額,為(wei) 全球12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2006年在上海成立希悅爾(中國)有限公司,目前,除了位於(yu) 上海的青浦工廠以及希悅爾(中國)有限公司亞(ya) 太客戶體(ti) 驗中心外,還有8家工廠分布在全國各地。
以青浦工廠為(wei) 例,亞(ya) 莉珊卓·範辛直言,目前產(chan) 能達到相對“頂峰”狀態。“青浦工廠不僅(jin) 供應中國市場,也供應亞(ya) 太區域以及全球的客戶,未來我們(men) 將會(hui) 在中國繼續投資。”
為(wei) 了更好地適應本土化發展,希悅爾通過擴充研發團隊適應中國市場需求。亞(ya) 莉珊卓·範辛介紹說,作為(wei) 當時除北美總部以外最大的投資,青浦工廠擁有希悅爾亞(ya) 太地區最大的研發中心。“本地化生產(chan) 其實從(cong) 進入中國就已經開始了,從(cong) 整個(ge) 研發團隊來看,目前中國的人數也是最多的。”
除了強大的研發團隊,如何鏈接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營造良好的產(chan) 業(ye) 生態係統也是希悅爾深耕中國的“課題”之一。“對於(yu) 國際方麵的合作,我們(men) 鼓勵合作方在中國投資、設廠,以便更好地合作;同時我們(men) 也有一些本土設備的合作方,我們(men) 與(yu) 他們(men) 配合,營造生態係統,從(cong) 而實現雙贏。”亞(ya) 莉珊卓·範辛說。
中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等綠色發展目標,也讓希悅爾看到了未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亞(ya) 莉珊卓·範辛表示,對於(yu) 希悅爾來說有“三大發展支柱”,即可持續發展、自動化以及數字化。希悅爾承諾將通過設計和開發,到2025年實現100%的包裝材料可回收或再利用,並提出了一個(ge) 更積極的目標,即到2040年實現全球運營範圍內(nei) 淨零碳排放。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們(men) 在中國的工廠也獲得了巨大發展。”亞(ya) 莉珊卓·範辛認為(wei) ,憑借強大的研發能力和深厚的行業(ye) 知識,希悅爾能為(wei) 亞(ya) 太與(yu) 中國的客戶開發個(ge) 性化包裝解決(jue) 方案。“隨著我們(men) 進入重塑SEE(希悅爾)2.0戰略,我們(men) 將繼續與(yu) 客戶攜手合作,實現可持續、自動化包裝的解決(jue) 方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