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結核病防治要從因症就診向主動篩查轉變
中新網4月3日電(記者 張尼)“我是搞結核病的,很多人聽到這個(ge) 詞的第一想法是結核病還有嗎?這個(ge) 結核病不是存在電影裏麵嗎?說明在結核病的宣傳(chuan) 方麵,我們(men) 要走的路還很長。”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李亮在北京表示。在他看來,目前中國的結核病防治要從(cong) 因症就診向主動篩查轉變。
近日,北京大學社會(hui) 化媒體(ti) 研究中心舉(ju) 辦了主題為(wei) “健康傳(chuan) 播助力終結結核病流行”的線下研討會(hui) 。會(hui) 上,包括李亮在內(nei) 的多位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分享了結核病防治麵臨(lin) 的新挑戰與(yu) 應對策略。
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2全球結核病報告》估算,自2000年以來,全球結核病防治工作共挽救了約7400萬(wan) 人的生命,但2021年全球仍有約1060萬(wan) 人新發結核病,160萬(wan) 人因結核病而死亡。
盡管多年來,中國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上已經取得巨大進展,但中國疾控中心公布的信息顯示,2021年我國估算的結核病新發患者數仍有78.0萬(wan) 。可見,結核病高發依然是我國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在李亮等專(zhuan) 家看來,中國的防治策略也要因時而異,以應對新的挑戰。
“病人有了症狀以後要到醫療機構去做檢查看是不是結核,叫因症就診,這個(ge) 策略已經不適合我們(men) 現在的發展。因為(wei) 我們(men) 做流調發現,有一半病人沒有任何的症狀,對疾病發現水平產(chan) 生影響。應該逐漸從(cong) 被動的因症就診向主動的篩查轉變,要做重點人群篩查。”
李亮認為(wei) ,要實現終結結核病目標,需要從(cong) 策略、技術方麵進行革新。除了策略上要將篩查關(guan) 口前移,技術方麵也要加強新藥、新的診斷工具研發,讓新的技術造福結核病患者。
“現在醫院都可以做新冠檢測,還有艾滋病、肝炎,抽血就可以診斷,而且非常準確。但結核病現在的診斷工具其實還不是很滿意,我認為(wei) 技術方麵同樣也需要這種進步。”李亮說,隻有將這些問題統一在一起,才能實現從(cong) 量變到質變,最終實現終結結核病目標。
中國疾控中心結核病預防控製中心主任趙雁林認為(wei) ,多年來我國在結核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是距離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終結結核病流行策略目標還存在著一定差距,仍需要各界共同努力。
趙雁林表示,在形成全社會(hui) 參與(yu) 結核防治氛圍上,媒體(ti) 傳(chuan) 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jin) 可以全麵有效傳(chuan) 遞國家結核病防治策略和對策,推動形成全社會(hui) 參與(yu) 的防治格局,還能夠促進大眾(zhong) 了解結核病防治知識,增強健康防護意識。
北京大學新媒體(ti) 研究院副院長李瑋說,結核病對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盡管過去很多年我們(men) 已取得了重要進展,但結核病仍然是影響全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和貧困地區。為(wei) 應對這一局麵,需要采取一係列的措施,包括提高公眾(zhong) 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yang) 、加強醫療衛生服務、加強結核病防治健康傳(chuan) 播等等。
會(hui) 上,由北京大學社會(hui) 化媒體(ti) 研究中心開發的《結核病防治媒體(ti) 報道在線課程》同步發布,該課程旨在填補相關(guan) 領域線上培訓課程的空白、提升相關(guan) 媒體(ti) 從(cong) 業(ye) 者進行結核防治議題報道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