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間產品期貨推動期市彎道超車

發布時間:2023-04-06 15:28:00來源: 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突出精細化發展,樹立係統思維,成為(wei) 各行業(ye) 一個(ge) 共識,這在期貨業(ye) 表現愈發鮮明。

  在期貨業(ye) ,我國期市交易品種已過百,形成以銅為(wei) 代表的有色產(chan) 業(ye) 、以鐵礦石螺紋鋼為(wei) 代表的鋼鐵產(chan) 業(ye) 、以油脂油料為(wei) 代表的壓榨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以原油為(wei) 代表的能源產(chan) 業(ye) 等多條產(chan) 業(ye) 鏈品種體(ti) 係,基本涵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領域。除了成品油這一大項外,其他國際上主要期貨品種,我國都已擁有。

  另外,從(cong) “人有我優(you) ”的角度看,中間產(chan) 品期貨已成為(wei) 我國期貨市場的重要創新,映襯了中國經濟“精細化”發展趨勢。中間產(chan) 品期貨的發展,不僅(jin) 體(ti) 現了我國期市從(cong) 複製到原創、從(cong) “跟跑”到“領跑”的足跡,還將是我國期市提升定價(jia) 影響力的發力點和突破口。

  中國特色的品種創新

  我國已連續13年成為(wei) 全球規模最大的商品期貨市場。在不平凡的發展曆程中,我國期市呈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表現之一就是推出中國特色期貨品種,尤其是依托我國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發掘了國民經濟重要產(chan) 業(ye) 鏈的中間產(chan) 品,上市了大量以PTA、燃料油、塑料等品種為(wei) 代表的中間產(chan) 品期貨,受到了境內(nei) 外市場的廣泛關(guan) 注,在服務保供穩價(jia) 、增強產(chan) 業(ye) 鏈韌性等方麵能量初現。

  什麽(me) 是中間產(chan) 品期貨?作為(wei) 業(ye) 內(nei) 最早關(guan) 注“中間產(chan) 品期貨”概念的提出者,鄭商所組織各方研究力量對此進行了深入、係統的研究。鄭商所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綜合境內(nei) 外期貨市場發展實踐看,“中間產(chan) 品期貨”中的“中間產(chan) 品”,通常處於(yu) 較長的產(chan) 業(ye) 鏈上,是從(cong) 初級產(chan) 品轉化成最終產(chan) 品的過渡形態或中間產(chan) 物,是產(chan) 業(ye) 鏈承上啟下的關(guan) 鍵。中間產(chan) 品往往是初級產(chan) 品或其他中間產(chan) 品經過深加工,自身屬性發生了化學變化,從(cong) 而產(chan) 生有效價(jia) 值增值的產(chan) 品。

  中間產(chan) 品期貨方興(xing) 未艾。國際期貨業(ye) 協會(hui) (FIA)2021年公布的全球53家交易所中,有19家上市了中間產(chan) 品期貨,而在2010年之前,還隻有9家。

  當前,全球36家衍生品交易所上市的123種不重複商品期貨品種中,中間產(chan) 品期貨品種有48種,占比接近40%。而在2000年前,燃料油期貨還是全球僅(jin) 有的中間產(chan) 品期貨。在這48個(ge) 中間產(chan) 品期貨中,我國已上市25個(ge) ,占據一半。

  從(cong) 成交量看,2021年全球中間產(chan) 品期貨成交量約占全球商品期貨總成交量的42.19%,已接近初級產(chan) 品期貨的成交水平。我國的市場表現更優(you) 秀。統計顯示,2021年我國中間產(chan) 品期貨成交量占同期全球中間產(chan) 品期貨成交量的93.92%,市場份額顯著高於(yu) 境外。

  為(wei) 何中間產(chan) 品期貨在我國“風景這邊更好”?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這主要是因為(wei) 深植於(yu) 我國厚實的實體(ti) 經濟土壤。

  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葉燕武認為(wei) ,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和第一製造業(ye) 大國,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且規模最大的工業(ye) 體(ti) 係、強大的生產(chan) 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研究統計,在全球16個(ge) 製造業(ye) 行業(ye) 中,我國擁有全球“最長”產(chan) 業(ye) 鏈的行業(ye) 達12個(ge) ,製造業(ye) 總產(chan) 值占世界總產(chan) 值的比重在35%左右,中國製造業(ye) 增加值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深度參與(yu) 全球經濟,形成了巨大的經濟規模效應、產(chan) 業(ye) 集群優(you) 勢和物流網絡體(ti) 係,在各類產(chan) 業(ye) 鏈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已經成為(wei) 全球生產(chan) 網絡的重要樞紐。”葉燕武說。

  中間產(chan) 品方麵,我國在生產(chan) 、消費等產(chan) 業(ye) 鏈環節表現出明顯的規模優(you) 勢。諸多中間產(chan) 品產(chan) 量位居世界首位,例如2020年我國PTA產(chan) 量4975萬(wan) 噸,占全球產(chan) 量的64%。

  而作為(wei) 銜接上下遊的關(guan) 鍵環節,中間產(chan) 品的供需,事關(guan) 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穩定和韌性。由於(yu) 較大的經濟規模和產(chan) 能體(ti) 量,我國中間產(chan) 品相關(guan) 企業(ye) 在定價(jia) 、風險管理等方麵的需求更為(wei) 迫切,也對中國期貨市場的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是我國中間產(chan) 品期貨高速發展的產(chan) 業(ye) 底色。

  過去,中國期貨市場長期以來都在向境外市場學習(xi) ,標的也大都聚焦在農(nong) 產(chan) 品、能源等初級產(chan) 品。中間產(chan) 品領域幾乎無人涉足。這也意味著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參考。近年,期貨研發人員加強調查研究,問需於(yu) 實體(ti) 經濟、問計於(yu) 產(chan) 業(ye) 企業(ye) ,經過大膽探索,我國境內(nei) 已上市25個(ge) 中間產(chan) 品期貨,其中19個(ge) 中間產(chan) 品期貨為(wei) 全球獨有品種。比如甲醇期貨是境內(nei) 全球首發中間產(chan) 品期貨。

  在製度設計上,我國期貨市場為(wei) 中間產(chan) 品期貨做了更具中國特色的安排。例如,麵對甲醇等易燃易爆、不易儲(chu) 存或持有成本較高的危險化工品,境外市場出於(yu) 結算效率、運營成本等考慮,傾(qing) 向使用現金交割的方式進行結算。而我國期貨市場現貨設施基礎好,采用實物交割方式,更好促使期現貨價(jia) 格回歸和功能發揮。

  服務產(chan) 業(ye) 規模化

  對於(yu) 中間產(chan) 品期貨對實體(ti)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聚酯行業(ye) 在PTA期貨上體(ti) 會(hui) 尤為(wei) 深切。PTA是精對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的英文縮寫(xie) ,是重要的大宗有機原料之一,其主要用途是生產(chan) 聚酯纖維(滌綸)、聚酯瓶片和聚酯薄膜,PTA期貨在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上市。

  “它是應對風險挑戰的‘穩定器’”。恒力集團恒力化工學院主任魏一凡告訴經濟日報記者,2022年,受俄烏(wu) 衝(chong) 突影響,原油價(jia) 格上漲引發下遊聚酯行業(ye) 成本上升,從(cong) 而擠壓了聚酯企業(ye) 的利潤。在需求走弱的情況下,企業(ye) 通過賣出PTA期貨套保,一方麵可以保護現金流,另一方麵對衝(chong) 需求減弱引發的庫存貶值風險。由於(yu) 功能發揮良好,PTA這一“上承”石油、“下啟”聚酯的中間產(chan) 品期貨得到了業(ye) 內(nei) 的廣泛認可。目前,已參與(yu) PTA期貨交易的16家PTA生產(chan) 企業(ye) ,合計產(chan) 能占全國總產(chan) 能的94%。

  同時,我國PTA期貨也是一個(ge) 國際化品種,英國石油、摩科瑞等境外企業(ye) 積極參與(yu) 我國PTA期貨。2021年以來,在國際原油價(jia) 格大幅波動的背景下,PTA價(jia) 格漲幅相比國際原油低了22.8個(ge) 百分點,一定程度緩衝(chong) 了上遊價(jia) 格上漲對下遊聚酯產(chan) 業(ye) 和紡織產(chan) 業(ye) 的衝(chong) 擊。

  在調研中,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中間產(chan) 品期貨還是實體(ti) 規模化發展的“助推器”。比如,通過煉油和化學品生產(chan) 相結合的煉化一體(ti) 化,企業(ye) 可以將原油“吃幹榨淨”,提升企業(ye) 競爭(zheng) 力。但由於(yu) 石化產(chan) 業(ye) 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產(chan) 業(ye) ,大型一體(ti) 化生產(chan) 線投資巨大,同時從(cong) 建設到實際投產(chan) ,市場形勢通常會(hui) 出現變化,因此穩定的生產(chan) 加工利潤,是企業(ye) 實現一體(ti) 化發展的基礎。正是有了PTA期貨,石化企業(ye) 在穩定加工利潤的基礎上,就敢於(yu) 向一體(ti) 化發展大膽進發。目前,恒力集團已成為(wei) 擁有全球單體(ti) 產(chan) 能最大的PTA工廠、全球產(chan) 能最大的功能性纖維生產(chan) 基地和織造企業(ye) ,成功打造從(cong) “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

  如今,PTA期貨價(jia) 格成為(wei) 國內(nei) 現貨貿易的定價(jia) 基準,95%的現貨貿易按照“PTA期貨價(jia) 格+升貼水”的方式定價(jia) ,降低了上下遊企業(ye) 在貿易中的對抗性,助力實現產(chan) 業(ye) 鏈整體(ti) 穩定。PTA期貨的初步成功,讓業(ye) 內(nei) 人士對聚酯領域的產(chan) 品創新有了更多期待。

  比如,PX(對二甲苯)是PTA的上遊產(chan) 品。新鳳鳴集團總裁助理章四夕認為(wei) ,隨著國內(nei) 供應的增長,PX對外依存度明顯下降,但我國在PX上沒有相匹配的定價(jia) 話語權。國內(nei) PTA工廠也缺乏相應的風險管理工具,使得原料采購困難。“聚酯產(chan) 業(ye) 鏈的期貨品種僅(jin) 有PTA、乙二醇和短纖,還比較少,企業(ye) 需要更多工具來應對市場波動和不穩定性,如PTA主要原料PX的期貨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下遊的瓶片、長絲(si) 的期貨產(chan) 品等,行業(ye) 內(nei) 都非常期待。”

  恒逸國際貿易研究總監王廣前告訴記者,目前新加坡交易所的PX紙貨流動性偏低。為(wei) 鎖定原料成本,PTA工廠隻能通過流通性更好的上遊石腦油等工具進行鎖定,而這肯定沒有直接運用PX期貨等工具鎖定原料價(jia) 格效果好,“希望我國PX期貨早日上市”。

  乘勢而上提升定價(jia) 力

  我國已成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費國和貿易國。提高大宗商品定價(jia) 影響力,事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是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下的一個(ge) 重要課題。從(cong) 中間產(chan) 品期貨突破,增強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全球競爭(zheng) 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商品定價(jia) 中心,成為(wei) 我國期貨業(ye) 的發力點。

  由於(yu) 曆史原因,倫(lun) 敦、紐約、芝加哥已經成為(wei) 全球三大大宗商品定價(jia) 中心,且主要集中在能源、農(nong) 產(chan) 品、礦產(chan) 品等初級產(chan) 品方麵。歐美發達期貨市場在初級產(chan) 品方麵的優(you) 勢地位,更多源自先發優(you) 勢和曆史積累。我國要在這方麵縮小差距,仍要保持曆史耐心、付出艱苦努力。

  “相比之下,我國在中間期貨方麵的比較優(you) 勢,則值得重視和關(guan) 注。”廣州期貨董事長肖成認為(wei) ,我國中間產(chan) 品期貨的影響力逐年提升,應該乘勢而上,擴大品種,實現期市在中間產(chan) 品期貨方麵的彎道超車。

  當下,貿易保護主義(yi) 蔓延,歐美等主要經濟體(ti) 紛紛出台製造業(ye) 回遷計劃,我國一些產(chan) 業(ye) 鏈的部分環節也在加速向越南、印度等要素成本更低的國家轉移,專(zhuan) 家表示,這些因素可能影響我國中間產(chan) 品期貨的比較優(you) 勢。南華期貨董事長羅旭峰表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之下,境外交易所也開始在中間產(chan) 品期貨方麵積極發力,並就此投入更多的資源。由於(yu) 他們(men) 國際化程度高,國際投資者群體(ti) 廣泛,具有更好的國際市場拓展基礎。如果我們(men) 不持續發力,他們(men) 就可能迅速縮小與(yu) 我們(men) 的差距,甚至被迎頭趕上。羅旭峰認為(wei) ,我國更應該時不我待,加快發展中間產(chan) 品期貨。

  如何進一步發揮我國中間產(chan) 品期貨的比較優(you) 勢?肖成建議,要立足我國實體(ti) 經濟實際需要,沿產(chan) 業(ye) 鏈持續精細化拓展,推動更多產(chan) 業(ye) 中間產(chan) 品期貨上市;要以產(chan) 業(ye) 實際需要為(wei) 導向,不斷完善期貨合約和規則體(ti) 係,著力降低交易成本,持續保持已上市中間產(chan) 品期貨的全球領先地位。“要不斷以特定品種對外開放為(wei) 契機,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產(chan) 業(ye) 企業(ye) 參與(yu) 我國中間產(chan) 品期貨,在進一步擴大開放中,鞏固提升我國中間產(chan) 品期貨的國際定價(jia) 影響力。”羅旭峰建議。

  祝惠春(經濟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