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百元一首歌 誰會為數字音樂買單

發布時間:2023-04-07 10:53:00來源: 北京商報

  中國搖滾樂(le) 標誌性人物竇唯的最新數字專(zhuan) 輯於(yu) 日前全網上架,售價(jia) 100元、不提供試聽片段,且整張專(zhuan) 輯僅(jin) 有一首時長66分鍾的《離騷2023》。無獨有偶,2021年竇唯發布的數字專(zhuan) 輯《離騷》,在曲風、時長上,與(yu) 此次的新專(zhuan) 輯基本一致,除了對混音進行了調整升級外,最大的差異就是價(jia) 格,三年前的《離騷》僅(jin) 售10元。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對於(yu) 擁躉而言,這張專(zhuan) 輯保留了竇唯的風格,並在品質上得到了升級。而對於(yu) 另一部分樂(le) 迷來說,聽過之後在專(zhuan) 輯評論區直言“不值”。

  有人連聲讚有人說不值

  截至記者發稿,QQ音樂(le) 、網易雲(yun) 音樂(le) 兩(liang) 大平台銷售數據顯示,《離騷2023》上線9天,總計售出309張,總銷售額超3萬(wan) 元。該專(zhuan) 輯售價(jia) 100元,內(nei) 含一首時長66分的歌曲,且不提供購前試聽片段。

  在樂(le) 評人粒子看來,這是一張“粉絲(si) 向”的專(zhuan) 輯,“自專(zhuan) 輯《雨籲》起,竇唯已轉變風格,嚐試以搖滾的樂(le) 器來演繹國風音樂(le) 。歌曲《離騷2023》與(yu) 其同名專(zhuan) 輯的上線,也同樣延續了這一創作思路”。

  就目前的市場行情,對於(yu) 數字專(zhuan) 輯而言,100元的售價(jia) 實屬不低。那究竟誰在買(mai) 單?

  對於(yu) 發燒友級的樂(le) 迷Allen來說,“買(mai) 與(yu) 不買(mai) 量力而行即可,本來就是小眾(zhong) 口味的曲風,粉絲(si) 喜歡這種風格所以消費,也是對偶像音樂(le) 事業(ye) 的支持。而且竇唯這種曲風目前音樂(le) 圈裏也沒有‘平替’,就是再漲一波價(jia) 也會(hui) 支持的,希望後續還能有實體(ti) 專(zhuan) 輯可以作為(wei) 收藏品購入”。

  “多年的老粉了,看到‘竇唯’倆(lia) 字就盲入了,價(jia) 格真不算低了,而且整個(ge) 作品跟之前的版本差別真是不大,有點失望,但還是會(hui) 繼續支持。”樂(le) 迷蔡誌談道。

  此外,《離騷2023》消費群也不乏年輕的“90後”群體(ti) ,消費者李然談及購買(mai) 該專(zhuan) 輯的原因時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我真的是被這100元的售價(jia) 吸引了。就是抱著一種嚐鮮的心態,想知道裏麵到底是什麽(me) 。雖然有些聽不懂,但是感覺特別安靜,確實不浮躁。要是能便宜點就好了。”

  調混音就貴10倍?

  2021年,竇唯也曾發布過一張名為(wei) 《離騷》的數字專(zhuan) 輯,北京商報記者在音樂(le) 平台同時購買(mai) 了這兩(liang) 張數字專(zhuan) 輯,但無論風格還是時長,《離騷》與(yu) 《離騷2023》有諸多相似之處,但當時的售價(jia) 僅(jin) 10元。

  據《離騷2023》專(zhuan) 輯簡介,與(yu) 售價(jia) 10元版本的區別在於(yu) ,對混音進行了重新調整,並引入了女聲演繹。

  “混音作為(wei) 音樂(le) 製作中的一個(ge) 步驟,主要工作是把不同樂(le) 器、人聲等多種來源的聲音處理優(you) 化之後,整合至立體(ti) 音軌中,目前國內(nei) 唱片級混音製作成本最高價(jia) 格在8000元到1萬(wan) 元之間。”明白音樂(le) 娛樂(le) 創始人王毅如是說。

  北京商報記者也聯係到某混音工作室,製作人Jerry Chen介紹,針對非廠牌和商業(ye) 公司的混音製作,混音+母帶處理,在難度和要求適中的情況下,每首歌5000元起或每幀200元起計算,REAMP、吉他代錄、吉他和貝斯的剪輯另外計算,分軌母帶處理也按照2000元額外收費。

  對比其他作品,《離騷2023》將數字專(zhuan) 輯的最貴售價(jia) 帶到了全新的高度。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底,Taylor Swift《Midnights》曾以35元的售價(jia) ,創下當時國內(nei) 音樂(le) 平台所售數字專(zhuan) 輯價(jia) 格的曆史新高,並因定價(jia) 問題在社交平台引發討論。

  王毅指出,數字專(zhuan) 輯的定價(jia) 主要基於(yu) 企劃、作品創作及錄音音視頻製作等成本,及預期銷售的利潤率和品牌溢價(jia) 來確定。此外,對於(yu) 粉絲(si) 與(yu) 受眾(zhong) 的消費意願和購買(mai) 力的考察也會(hui) 計入其中。而數字專(zhuan) 輯的平台分賬方麵,主要基於(yu) 與(yu) 音樂(le) 公司或音樂(le) 人的分賬協議,一般情況下以銷售總收入刨除宣推等渠道成本,進行“五五”分成。

  數字專(zhuan) 輯的風光與(yu) 無奈

  縱觀音樂(le) 行業(ye) 發展,從(cong) 黑膠唱片到實體(ti) 專(zhuan) 輯,再到流媒體(ti) 與(yu) 數字專(zhuan) 輯,幾乎每個(ge) 10年都有新技術入場,在行業(ye) 內(nei) 引發變革。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我國網絡音樂(le) 用戶規模已達6.84億(yi) 。另據《2021-2022年中國數字出版產(chan) 業(ye) 年度報告》,2021年國內(nei) 數字音樂(le) 市場規模為(wei) 790.68億(yi) 元。不久前,IFPI國際唱片工業(ye) 協會(hui) 2022年全球專(zhuan) 輯實銷年榜發布,周傑倫(lun) 最新專(zhuan) 輯《最偉(wei) 大的作品》斬獲冠軍(jun) ,他也成為(wei) 第一位憑借中文專(zhuan) 輯拿下全球銷量榜冠軍(jun) (實體(ti) 專(zhuan) 輯+數字專(zhuan) 輯)的華語歌手。

  樂(le) 評人周琳談到,隨著數字音樂(le) 技術的發展,音樂(le) 資源相較於(yu) CD時代變得更易獲取,但也讓盜版資源橫生,進而實體(ti) 專(zhuan) 輯銷量下跌。數字專(zhuan) 輯相當於(yu) 流媒體(ti) 平台提供的一個(ge) 規範化的音樂(le) 服務,通過付費模式為(wei) 音樂(le) 製作方開辟了新的盈利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發售還不足10天的《離騷2023》已經出現了盜版網站破解版,僅(jin) 輸入歌名,便可播放整首歌曲,點擊廣告彈窗後,還提供MP3格式的下載服務。

  “版權問題是音樂(le) 等內(nei) 容生產(chan) 者的共性煩惱,盜版是對音樂(le) 人和音樂(le) 市場的傷(shang) 害。”周琳談道,隨著用戶的音樂(le) 消費習(xi) 慣從(cong) “擁有”轉向“服務”,黑膠等實體(ti) 唱片成為(wei) 小眾(zhong) 愛好,數字專(zhuan) 輯的收益基本占到了音樂(le) 人創作收入和出品公司營收的全部,打擊盜版不僅(jin) 是在維護音樂(le) 人的權利,也是音樂(le) 產(chan) 業(ye) 鏈搭建和商業(ye) 價(jia) 值開發的關(guan) 鍵節點。

  北京商報沸點調查小組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