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冠溯源不容政治操弄,這是對科學的褻瀆

發布時間:2023-04-11 10:51:00來源: 中國網

  雷鍾哲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4月8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國家疾控局副局長、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和有關(guan) 專(zhuan) 家介紹中國新冠溯源研究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沈洪兵表示,一些指使和參與(yu) 將溯源問題政治化、企圖抹黑中國的勢力和人物,都不要以為(wei) 全世界科學界的眼光會(hui) 被他們(men) 的拙劣操弄蒙蔽。奉勸世界衛生組織有關(guan) 人士回歸科學和公正的立場,不要主動或被迫成為(wei) 個(ge) 別國家將新冠溯源政治化的工具。

  就在不久前,美國總統拜登將“新冠病毒起源法案”簽署成法。3月2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hui) 上針對相關(guan) 提問嚴(yan) 正指出,中方堅決(jue) 反對任何形式的政治操弄。他說,美國有關(guan) 法案涉華內(nei) 容嚴(yan) 重歪曲事實,炮製虛假信息,在沒有任何證據情況下炒作所謂“實驗室泄漏論”,對中國進行抹黑攻擊。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堅決(jue) 反對。

  新冠疫情三年,美國卻交出讓世人咋舌的抗疫成績單。美國疾病控製和預防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29日,美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過108萬(wan) 人,其中2022年新冠死亡病例超過26萬(wan) 人。美國疾病控製和預防中心下屬全國健康狀況統計中心2022年8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至2021年,美國人均預期壽命下降了2.7歲至76.1歲,降至1996年來新低。其中非拉美裔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群體(ti) 的人均預期壽命降幅最大,達到了驚人的6.6歲。新冠疫情以及藥物濫用、槍支泛濫等,就是美國人均預期壽命減少的重要原因。

  不要小看人均預期壽命這個(ge) 指標,它也是衡量一個(ge) 國家發展狀況、文明程度的重要依據。德國《世界報》2023年1月15日刊文稱,人均預期壽命或許是衡量一個(ge) 國家生活質量的最重要標準。可遺憾的是,整天忙著窩裏鬥的美國政客,卻對此視而不見、諱莫如深,以至出現了和平時期人均預期壽命大幅下降這一極為(wei) 罕見的情形。無論是新冠死亡人數還是預期壽命下降,都是對“美式人權”的嘲諷。

  美國因新冠疫情造成的大量死亡,不僅(jin) 體(ti) 現出美國對疫情大流行的政策選擇和不當處理,也反映了幾十年來導致美國健康水平惡化的根深蒂固的原因。有評論稱,美式防疫讓疫情變得更加致命。

  中國和世界各國一樣,都是疫情受害者,都希望盡快找到病毒源頭阻斷疫情傳(chuan) 播。因此,中國始終支持和參與(yu) 全球科學溯源,在新冠病毒溯源問題上秉持一以貫之的立場。疫情初期,中國率先主動邀請世衛組織選派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ya) 等西方國家專(zhuan) 家組成的專(zhuan) 家組,兩(liang) 次來華合作開展溯源聯合研究,為(wei) 聯合溯源作了大量行政、技術、後勤保障工作。專(zhuan) 家實地參訪需求由專(zhuan) 家組自主提出,訪談對象和訪談內(nei) 容由專(zhuan) 家組現場自主確定,報告也由專(zhuan) 家組自行起草。試問這樣坦坦蕩蕩的胸懷、科學嚴(yan) 謹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態度,美國可曾有過?

  在世衛專(zhuan) 家組第一階段聯合研究過程中,專(zhuan) 家組將中國境內(nei) 2018年至2020年采集的38000多份的家禽家畜樣本及41000多份的野生動物樣本都進行了抗體(ti) 或者核酸檢測,科學家還對華南海鮮市場當時所有動物產(chan) 品上下遊供應鏈進行了追溯性調查,研究結果清清楚楚地寫(xie) 在《世界衛生組織召集的SARS-CoV-2新冠溯源研究:中國部分——世衛組織聯合研究報告》裏,後續眾(zhong) 多研究發現也進一步證實了第一階段的聯合研究結果。

  將新冠溯源政治化,是對科學的褻(xie) 瀆,是對科學家的冒犯,是科學界無法容忍、嗤之以鼻的鬧劇。科學就是科學,講究的是嚴(yan) 密、嚴(yan) 謹和嚴(yan) 肅,來不得半點的偏見與(yu) 操弄。美國若真心進行新冠溯源,就不要對自身存在的種種疑點和疑問保持緘默,對超過2500萬(wan) 中國民眾(zhong) 聯署要求調查德特裏克堡實驗室的呼籲置若罔聞,對國際社會(hui) 要求在世界多地多點開展溯源調查的呼聲裝聾作啞。

  多種疾病溯源的研究結果顯示,疫情的發現地並不等於(yu) 疫情的起源地,對其溯源應該秉承科學態度,向科學要答案。將溯源問題政治化,抹黑、炒作、操弄都會(hui) 離科學越來越遠。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