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海外華文媒體赴重慶參訪:發掘巴渝山水之美 探尋“雙城”發展新機

發布時間:2023-04-17 11: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4月16日電 (記者 劉相琳)“行走中國·2023海外華文媒體(ti) 高層川渝行”重慶段行程15日在重慶榮昌結束。過去一周時間裏,來自21個(ge) 國家的28家海外華文媒體(ti) 赴重慶,旨在發掘巴渝山水別樣之美,探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機遇,向世界講述重慶高質量發展故事。

  此次活動由重慶市委統戰部、重慶市委宣傳(chuan) 部、四川省委統戰部、四川省委宣傳(chuan) 部和中國新聞社聯合主辦。活動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參訪重慶江北區、兩(liang) 江新區、潼南區、榮昌區,實地了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chan) 業(ye) 布局、工業(ye) 現代化、科技創新、營商環境、特色文化旅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內(nei) 容。

  重慶兩(liang) 江新區具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國首批雙創示範基地、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ye) 基地等“國字號”招牌,已形成兩(liang) 江協同創新區、禮嘉智慧公園、兩(liang) 江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園等創新平台。約30平方公裏的重慶兩(liang) 江協同創新區,是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平台。50家國內(nei) 外高校院所遍布區域內(nei) ,已建成科技研發平台140餘(yu) 個(ge) ,聚集院士團隊25個(ge) ,導入高端研發人才2900餘(yu) 人。

  參觀完重慶兩(liang) 江協同創新區後,加拿大紅楓林傳(chuan) 媒集團總編輯姚風明感慨道,在這麽(me) 小的區域內(nei) ,聚集如此多的高校和科研團隊,讓他仿佛置身東(dong) 部沿海地區。他認為(wei) ,這裏聚集的智慧能量,今後將會(hui) 產(chan) 生眾(zhong) 多創新成果,進而帶動區域發展。

  重慶江北區正持續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選區建設,以“夜經濟”“四首經濟”等為(wei) 切入點,實現新經濟、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競相湧現,經濟發展總量、質量、結構、效益全麵躍升,將消費玩出了“國際範兒(er) ”。

  澳大利亞(ya) 澳華電視傳(chuan) 媒副總編輯楊軍(jun) 說,無論是人潮如織的“觀音橋商圈”活躍度,還是酒肆林立的“大九街”時尚度,都集中表現了重慶這座山城的人文“辣度”,完美呈現出重慶外向型而新潮的“包容度”。而上述場景與(yu) 人文底蘊疊加,必將形成重慶江北“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選區”的“加速度”。

  重慶潼南區地處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nong) 業(ye) 帶的一軸一帶(成渝主軸、渝遂綿示範帶)核心位置,是重慶的農(nong) 業(ye) 大區、川渝核心保供基地、全球頂級檸檬產(chan) 區,擁有全國首批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區等20餘(yu) 個(ge) 國家級“金字招牌”。

  “潼南農(nong) 業(ye) 企業(ye) 科技含量很高,尤其是檸檬產(chan) 業(ye) 。潼南的檸檬不僅(jin) 是原始生產(chan) ,還包括了深加工、育苗等全產(chan) 業(ye) 鏈,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將大有可為(wei) 。”走出潼南檸檬脫毒種苗繁育中心,阿聯酋《迪拜新聞網》總編輯楊誌紅對記者說。

  重慶榮昌區有折扇、夏布、陶器三大國家級非遺。近年來,榮昌因地製宜發展“特色小鎮”,以榮昌特色文化賦能旅遊發展,打造以夏布文化為(wei) 代表的夏布小鎮、以榮昌陶文化為(wei) 代表的安陶小鎮,以及以移民文化為(wei) 代表的萬(wan) 靈古鎮等重點景區。

  “榮昌陶製作精美,讓人歎為(wei) 觀止。作為(wei) 海外華文媒體(ti) ,我們(men) 要把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推向世界。”《德國僑(qiao) 報》總編輯劉貴江說,德國的瓷器非常有名,希望榮昌陶器和德國瓷器將來能相互交流學習(xi) ,讓榮昌陶產(chan) 業(ye) 更好地發展。

  中國新聞社重慶分社社長李安江表示,海外華文媒體(ti) 是聯通中外的友誼橋梁、文化紐帶,為(wei) 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傳(chuan) 播新時代中國聲音作出了獨特貢獻。“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ti) 高層重慶行”從(cong) 2015啟動以來,已舉(ju) 行了七屆。此次活動,大家滿懷期待而來,期盼滿載而歸。相信動人的川渝故事將在海外華文媒體(ti) 的報道,特別是融媒體(ti) 報道中生動精彩。

  據了解,在結束了重慶參訪行程後,參訪團一行將繼續深入四川,參訪四川省自貢市、宜賓市、雅安市、成都市。(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