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門聯合印發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
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央宣傳(chuan) 部、教育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推動部署“十四五”期間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
《方案》指出,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認真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圍繞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的精神內(nei) 涵和時代價(jia) 值,充分發揮其作為(wei) 中華文明寶庫“鑰匙”的獨特作用,加大中醫藥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和傳(chuan) 播推廣力度,推動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融入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為(wei) 中醫藥振興(xing) 發展厚植文化土壤,為(wei) 健康中國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為(wei) 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貢獻力量。
《方案》提出到2025年,中醫藥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更為(wei) 優(you) 質豐(feng) 富,中醫藥博物館事業(ye) 加快發展,中醫藥文化傳(chuan) 播體(ti) 係趨於(yu) 健全,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yang) 水平提升至25%左右,中醫藥“走出去”步伐更加堅實。
《方案》明確了12項重點任務,包括挖掘整理中醫藥蘊含的中華文化內(nei) 涵元素,加強研究並凝練中醫藥文化精神標識;鼓勵引導對中醫藥文化內(nei) 涵理念進行時代化、大眾(zhong) 化、創新性的闡釋,推出一批麵向不同受眾(zhong) 的精品圖書(shu) 和數字讀物;充分發揮中醫藥典籍的文化載體(ti) 作用,係統保護、研究和利用中醫藥古籍;推動中醫藥博物館事業(ye) 發展,加強中醫藥博物館和文化場館建設;打造中醫藥文化傳(chuan) 播平台,遴選建設中醫藥文化宣傳(chuan) 教育基地和中醫藥文化體(ti) 驗場館,加大對傳(chuan) 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保護傳(chuan) 承力度;加大中醫藥文化活動和產(chan) 品供給,每年度打造一組中醫藥文化傳(chuan) 播專(zhuan) 題活動,支持中醫藥動漫精品創新,引導中醫藥題材文藝作品創作;豐(feng) 富中小學中醫藥文化教育校園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有關(guan) 中醫藥文化的常識;廣泛開展中醫藥科普工作,方便群眾(zhong) 便捷獲取正確、規範的中醫藥養(yang) 生保健知識;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yang) 調查製度,為(wei) 中醫藥健康文化的傳(chuan) 播推廣提供數據支撐;推動中醫藥醫教研產(chan) 彰顯文化特色,加強對中醫藥從(cong) 業(ye) 人員文化熏陶,將中醫藥文化融入現代生產(chan) 生活;培養(yang) 建立中醫藥文化傳(chuan) 播隊伍,構建能力突出、結構合理、梯次分明的人才體(ti) 係;促進中醫藥文化海外交流,提增中醫藥在海外認可度和接受度。
《方案》指出,開展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實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重要舉(ju) 措,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投入力度、做好評估考核,保障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落實。
(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