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邁向“第一人口大國”,印度“人口紅利”如何實現?

發布時間:2023-04-20 16:5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國際觀察)邁向“第一人口大國”,印度“人口紅利”如何實現?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電 題:邁向“第一人口大國”,印度“人口紅利”如何實現?

  中新社記者 薄雯雯

  印度具體(ti) 何時會(hui) 成為(wei) “第一人口大國”?自聯合國去年7月發布《世界人口展望2022》預測“印度將於(yu) 2023年成為(wei)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以來,這一問題便備受關(guan) 注。

  4月19日,多家外媒援引聯合國數據報道稱,印度人口將有望在今年年中達全球第一。此前,聯合國經濟和社會(hui) 事務部人口司主管報告出版的Bela Hovy曾向中新社記者表示,鑒於(yu) 現有數據的限製,無法確切得知此事的發生時間,並表示該機構正在為(wei) 此準備簡報,預計將於(yu) 4月下半月發布。

  無論何時發生或官宣,如何化“數量”為(wei) “質量”、實現真正的“人口紅利”,應是印度在邁向“全球人口第一”道路上必須直麵的課題。

  邁向“人口第一”喜憂參半

  對於(yu) 印度來說,有望成為(wei) 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可謂喜憂參半。

  可喜之處在於(yu) ,印度擁有充沛的年輕勞動力資源。過去三十年中,印度的生育率較高,嬰兒(er) 死亡率有所下降,人口呈年輕化特點。數據顯示,印度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為(wei) 28歲,三分之二的印度人口在35歲以下。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戎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印度目前正處於(yu) 經濟上升期,發展速度較快,需要大量勞動力作為(wei) 補充,擁有充足的年輕勞動力是利好消息。

  英國廣播公司同樣認為(wei) ,三分之二的印度人出生在20世紀90年代初印度經濟自由化後,這一代年輕人將成為(wei) 知識與(yu) 網絡經濟中最大的消費者和勞動力來源。

  不過,人口過於(yu) 龐大的弊端同樣顯而易見。周戎表示,印度人口與(yu) 中國相當,但國土麵積卻不足中國的三分之一,稠密的人口使消除貧困與(yu) 饑餓、健全醫療與(yu) 教育體(ti) 係的難度顯著增加。“盡管印度人口增速在下降,但廣大農(nong) 村地區的基礎設施跟不上人口增速,脫貧壓力將會(hui) 持續增大。”

  釋放“人口紅利”道阻且長

  何謂“人口紅利”?聯合國人口基金的定義(yi) 是“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可能產(chan) 生的經濟增長潛力”,當一國勞動年齡人口(15至64周歲)比例大於(yu) 非勞動年齡人口時,最容易獲得。

  聯合國人口基金還指出,若一個(ge) 國家在一段時間內(nei) 勞動年齡人口擁有良好健康、優(you) 質教育和體(ti) 麵就業(ye) ,同時少兒(er) 撫養(yang) 比重較低,有助於(yu) 家庭為(wei) 孩子的教育發展投入更多,女性有更多自由從(cong) 事正式工作,家庭也能為(wei) 養(yang) 老積累更多儲(chu) 蓄,這時國民經濟便能得到巨大回報,實現“人口紅利”。

  可見,能否實現“人口紅利”並將其轉變為(wei) 經濟增長動力,不僅(jin) 在於(yu) 人口規模,更在於(yu) 如何保障醫療、教育、就業(ye) 等領域的健康公平發展。

  “目前印度的產(chan) 業(ye) 結構與(yu) 人口素質製約著‘人口紅利’的釋放。”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亞(ya) 太與(yu) 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小雪向記者分析,印度服務業(ye) 占GDP比重50%以上,而製造業(ye) 占比僅(jin) 15%,以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的服務業(ye) 無法提供大量就業(ye) 崗位。同時,印度基礎教育薄弱,導致合格勞動力缺乏。

  周戎認為(wei) ,想要提升教育水平、培養(yang) 高素質人口,印度“恐怕有漫長的路要走”。

  “人口紅利”如何變現?

  為(wei) 推動實現“人口紅利”,印度政府已采取一些舉(ju) 措。劉小雪介紹,印度總理莫迪2014年上台後推出“印度製造”計劃,旨在將製造業(ye) 占印度GDP的比重從(cong) 15%提升至25%。“印度近些年大力發展本土製造業(ye) ,通過推出產(chan) 業(ye) 政策,鼓勵與(yu) 吸引外國投資設廠,減少進口依賴,擴大本國就業(ye) 。”

  劉小雪認為(wei) ,對印度而言,目前最緊要的問題是如何創造就業(ye) 。“發展出口導向型的製造業(ye) 能夠提供大量就業(ye) 崗位,也能快速推進經濟增長。同時,人口素質也要跟上經濟發展的需求。”

  教育與(yu) 醫療問題也愈發受到印度政府重視。劉小雪說,“莫迪政府不斷推動初等、高等和醫學教育的建設發展。此外,受新冠疫情影響,印度對健康的投入也在增加。”

  在周戎看來,印度應加大政策傾(qing) 斜,縮小城鄉(xiang) 差距,消除性別歧視,確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與(yu) 就業(ye) 機會(hui) 。同時,應采取措施減少人才外流,並吸引在海外生活工作的印度人回國參與(yu) 建設。(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