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O重量級過渡拳王張誌磊:十年磨一劍,我該出鞘了
十年磨一劍,我該出鞘了
中國河南重量級拳手張誌磊戰勝對手拿到WBO(世界拳擊組織)重量級過渡拳王金腰帶,這是中國人在世界職業(ye) 重量級拳擊比賽中獲得的第一條金腰帶。張誌磊的這場勝利,可以說是創造了曆史,意義(yi) 重大,國內(nei) 網友掀起了慶祝熱潮。張誌磊這個(ge) 名字,不再僅(jin) 僅(jin) 被拳擊迷們(men) 所熟悉,而是進入了大眾(zhong) 視野。1983年出生的張誌磊,即將迎來自己40歲的生日,這個(ge) 年齡在職業(ye) 拳擊選手中已經不算年輕,張誌磊卻依然鬥誌昂揚,向著重量級拳王的目標邁進。4月24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對張誌磊進行了專(zhuan) 訪,2008年他在北京奧運會(hui) 上拿到拳擊比賽銀牌,2014年轉戰職業(ye) 拳壇。張誌磊告訴記者,自己“十年磨一劍”,就是為(wei) 了站在拳壇之巔,他很渴望接下來對戰WBO正式拳王烏(wu) 西克,對比賽充滿期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xi) 記者 陳燃
在倫(lun) 敦成“過渡拳王”實現了職業(ye) 生涯小夢想
在倫(lun) 敦賽場上戰勝喬(qiao) 伊斯後,張誌磊取代了對方WBO重量級過渡世界冠軍(jun) 的身份,同時也獲得了強製挑戰WBO正式拳王烏(wu) 西克的權利。根據規則,過渡世界冠軍(jun) 是指拳擊組織的正式拳王因為(wei) 某種特殊情況,短時間內(nei) 不能接受該組織指定的挑戰者的挑戰,那麽(me) 該組織可以指定該協會(hui) 排名前兩(liang) 位的選手,進行一場爭(zheng) 霸賽,勝者成為(wei) 該組織的“過渡拳王”。
24日上午,正在泰國一家酒店休息的張誌磊,接受了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的采訪,他正在等待辦理去美國訓練的簽證。回顧起剛過去不久的比賽,張誌磊少了剛贏得比賽的興(xing) 奮,顯得很平靜,“當時取得勝利的時候,內(nei) 心也沒什麽(me) 想法,就感覺這是必然的結果。我所做的努力加上教練團隊、技術團隊和經紀人都付出了很多辛苦,能得到這個(ge) 結果,我們(men) 都很欣慰。”
張誌磊告訴記者,自己當時麵對的37歲英國名將喬(qiao) 伊斯是一個(ge) 非常強勁的對手,“他是本土作戰,在他的心中可能覺得拿下這場比賽沒問題,也是抱著必勝的心態吧。”不少人賽前也很看好比張誌磊更為(wei) 年輕的喬(qiao) 伊斯,並且喬(qiao) 伊斯的WBO排名是第一名,世界綜合排名在第四,而張誌磊當時大概處於(yu) 世界排名第二十幾位。
“我從(cong) 來不關(guan) 心排名,隻要你實力達到了,排到100多位都無所謂。比賽前我沒有刻意去調整什麽(me) 心態,我把需要做的東(dong) 西都做完了,信心非常足。臨(lin) 近比賽時我身體(ti) 的競技狀態已經達到最佳,精神狀態也非常好,非常放鬆,等待享受比賽。”張誌磊微笑著向記者說道,“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強大了,然後麵對什麽(me) 樣的對手都無所畏懼。”張誌磊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和喬(qiao) 伊斯的正式比賽開始後,張誌磊在前兩(liang) 個(ge) 回合就表現出色,多次重擊喬(qiao) 伊斯,將其打得有些搖晃。張誌磊回憶道:“當時他基本上就快倒了那種感覺,但是我教練平時訓練和我說,在把對方打晃了、暈了時,不要急於(yu) 進攻,要找準機會(hui) 後再二次進攻,否則急於(yu) 打亂(luan) 拳會(hui) 失去沉穩冷靜。”
十年成為(wei) 奧運會(hui) 亞(ya) 軍(jun) ,訓練、比賽磨煉膽量與(yu) 意誌
“我最終的目標就是拳王金腰帶。從(cong) 我2014年轉職業(ye) 拳擊手到現在,就為(wei) 了這一目標走了將近十年,馬上就快完成了。俗話說‘十年磨一劍’,我馬上就要‘出鞘’了。”張誌磊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現在所取得的成績,來自於(yu) 早前在業(ye) 餘(yu) 時期打下的堅實基礎。他將自己1998年開始學拳擊到2008年登上奧運會(hui) 奪得亞(ya) 軍(jun) 作為(wei) 第一個(ge) 十年,不停激勵著自己去完成下一個(ge) 十年的奇跡。
張誌磊的老家在河南周口沈丘,上初中時,他被縣體(ti) 校招進了劃船隊。原本張誌磊可能會(hui) 在劃船上麵堅持訓練下去,無奈的是當他12歲身高將近1米9時,就不再適合劃船這種有身高限製的運動了。因為(wei) 身體(ti) 好,他被推薦去學拳擊或散打,“我和我爸就來到當時河南省隊大樓前找到了拳擊教練,沒想到教練相中了我。”
他開始了日複一日的枯燥訓練。對著全身鏡一站就是幾個(ge) 小時,不斷糾正拳擊姿勢。有時候站得兩(liang) 條腿都麻了,足足站了幾個(ge) 月,才完成了最初的定型練習(xi) ,隨後加上腳步挪動、出拳的動作。“第一次戴上拳擊手套正式打比賽,對手是河南省冠軍(jun) 。上台後,我腦袋是蒙的,隻好硬著頭皮上,打了兩(liang) 分鍾,就累得躺在拳台上了,但我整個(ge) 過程中沒有表現出害怕,教練後來跟我說,這次是為(wei) 了試試我的膽量,覺得我心理素質還不錯。”
2001年,張誌磊拿了第九屆全運會(hui) 91公斤以上級拳擊季軍(jun) ,2005年是第十屆全運會(hui) 的冠軍(jun) 。2008年,他參加了北京奧運會(hui) ,拿到男子拳擊超重量級銀牌,“算是我國家運動員生涯的巔峰了。我本來想衝(chong) 擊2012年倫(lun) 敦奧運會(hui) 冠軍(jun) ,但是輸了。參加完2013年全國運動會(hui) 後,我決(jue) 定退役。”
轉戰職業(ye) 選手諸多不易,過往的經曆教會(hui) 他永不言棄
2014年,張誌磊選擇到國外成為(wei) 了職業(ye) 拳擊選手,靠打拳來養(yang) 活自己和團隊,同時衝(chong) 擊更高的拳擊殿堂。談及原因,張誌磊說:“我參加過兩(liang) 屆奧運會(hui) ,眼界開闊了,加上當初練拳時就是看著泰森、劉易斯這些拳王比賽長大的,所以我就想,如果這一生不去感受一下職業(ye) 拳擊,對我來講會(hui) 是一輩子最大的遺憾。”
不過在美國的日子,並沒有想象的那麽(me) 順利,“剛來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奧運會(hui) 銀牌選手,但實際上大家並不太在意這些成績,隻看賽場上誰的拳頭更硬。”
新的十年,張誌磊過得並不容易,從(cong) 國家隊不愁吃穿專(zhuan) 心訓練到成為(wei) 職業(ye) 拳手,自己養(yang) 活一隊人的轉變讓張誌磊也有過很久的不適應。“職業(ye) 拳手的錢都是從(cong) 每一場比賽中來的,剛參加的時候出場費很低,我隻能盡可能多地去比賽。我最難的時候,車貸、房租都交不起。”
而比賽的出場費並不是一下子就很多的,根據比賽等級——由對手、回合數、比賽的影響力來綜合決(jue) 定。因為(wei) 花銷很多,所以他平時都很節省,“有一次比賽受傷(shang) ,眉骨縫針拆線,為(wei) 了省錢,就買(mai) 小剪刀回家自己拆線。”
過往的不易在張誌磊眼中變得稀鬆平常,他向記者講述自己對拳擊的熱愛,卻很少說自己在練拳上吃過的苦。但其實,這些年他是落下了一身傷(shang) 痛的。眉弓縫過差不多20多針,肘關(guan) 節也做過幾次手術,膝關(guan) 節受過傷(shang) 。
過往種種,時常還會(hui) 浮現在眼前,但如今的張誌磊談起這些時顯得風輕雲(yun) 淡,“不容易的時間段有些忘記了,有些記得很深,我把它們(men) 都當作寶貴的人生經曆,激勵我一切向前看。”
揚子晚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