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深耕“試驗田”南京科創“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3-04-26 11:1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京4月25日電 (徐珊珊)從(cong) 1G到5G,不斷發展的通信技術給人類社會(hui) 帶來巨大變革。6G在未來有哪些應用場景和需求?6G和5G最本質的區別是什麽(me) ?目前攻克了哪些關(guan) 鍵核心技術?在位於(yu) 南京市江寧區的紫金山實驗室,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答。

  近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chuan) 播局指導,江蘇省委網信辦、上海市委網信辦、浙江省委網信辦、安徽省委網信辦和人民網共同主辦的“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南京,探訪紫金山實驗室等地,見證這塊“試驗田”裏的創新發展。

  作為(wei) 江蘇省、南京市共建的重大科技創新平台,紫金山實驗室成立以來,持續開展網絡通信與(yu) 安全領域的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guan) ,在新型網絡架構與(yu) 核心技術方麵取得了多項國際先進重要突破。當下最引人注目的當數其去年發布的6G核心技術創新成果。

  6G實際應用的空間有多廣闊?紫金山實驗室講解員張義(yi) 濤現場描繪了一個(ge) 場景:“6G時代到來以後,我們(men) 坐遊輪出海或去比較偏僻的沙漠,手機都可以無障礙使用,實現‘空天地海一體(ti) 化’全覆蓋。”

  “6G時代預計在2030年左右到來。在現有成果基礎上實現整個(ge) 領域的世界領先,這是我們(men) 下一步的目標。”紫金山實驗室科研部部長齊望東(dong) 表示,紫金山實驗室裏包括網絡領域、通訊領域、網絡安全領域在內(nei) 的三大團隊都是瞄準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選定科研課題。

  可以說,紫金山實驗室是科技體(ti) 製機製改革的“試驗田”。而在南京江北新區,同樣作為(wei) “試驗田”的江蘇省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江蘇產(chan) 研院”)裏,科技創新與(yu) 製度創新正在“雙輪驅動”,讓創新成果產(chan) 業(ye) 化動力十足。

  江蘇產(chan) 研院副院長、長三角國創中心主任助理郜軍(jun) 介紹,江蘇產(chan) 研院的核心使命是為(wei) 江蘇現有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持續提供技術供給,支撐服務產(chan) 業(ye) 創新生態建設。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江蘇產(chan) 研院截至目前已建有專(zhuan) 業(ye) 研究所等各類研發載體(ti) 72家,與(yu) 約150家海內(nei) 外高校機構、260餘(yu) 家江蘇龍頭企業(ye) 建立戰略合作,研發人員超12000人,轉化成果7000多項,衍生孵化企業(ye) 1200多家,服務企業(ye) 超20000家。

  “下一步,我們(men) 將充分發揮科技體(ti) 製改革‘試驗田’的優(you) 勢,以初步構建的集創新資源、研發載體(ti) 、產(chan) 業(ye) 需求於(yu)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創新體(ti) 係,以及包含人才生態、空間生態和金融生態的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生態為(wei) 基礎,為(wei)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作出新貢獻。”郜軍(jun) 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