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業界專家青島共研大數據賦能海洋科探
中新社青島4月26日電 (蔡亞(ya) 群)“第八屆科學數據大會(hui) 暨CODATA中國全國委員會(hui) 學術年會(hui) ”26日在山東(dong) 青島啟幕。會(hui) 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等近30位中國相關(guan) 領域頂尖專(zhuan) 家與(yu) 會(hui) ,共同圍繞大數據賦能海洋科學探索與(yu) 創新展開深入研討。
大會(hui) 執行主席、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王凡介紹說,此次會(hui) 議重點圍繞科學數據有效管理、集成整合、開放共享和驅動創新等方麵的政策標準、基礎設施以及新方法、新技術和新應用等問題展開,旨在加速科學數據驅動科研新範式的變革,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的發展。
會(hui) 上,知名海洋遙感專(zhuan) 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德爐認為(wei) ,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環境、建設海洋強國,需打通海洋信息的“大動脈”,以“信息流”帶動“業(ye) 務流”,建設智慧海洋助推海洋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
潘德爐表示,當前中國智慧海洋建設在科學數據領域麵臨(lin) 的主要難點是“實時海洋環境基礎背景場建設的關(guan) 鍵技術突破”,而這依賴於(yu) “空間+環境”數據。因此,他建議加強遙感大數據的基礎投入,建設海洋大數據中心,助推智慧海洋建設,同時促進海洋“雙碳”科技創新發展。
中國第一顆海洋衛星的創造者之一、海洋衛星地麵應用係統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興(xing) 偉(wei) 表示,近年來,中國在海洋數據的獲取、處理整合、應用等方麵均取得長足進步,但也存在“數據自主獲取能力與(yu) 海洋強國建設不匹配”“尚未形成海洋數據整合與(yu) 共享合力”“關(guan) 鍵技術和核心裝備自主研發能力不足”等問題。他建議強化頂層設計,探索建立國家海洋綜合管理機製,統籌推動海洋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並加強關(guan) 鍵技術與(yu) 裝備自主研發。
在當日的主旨演講環節,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進行了“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海洋建設”“海洋科學大數據與(yu) 海洋強國”“透明海洋與(yu) 海洋數字孿生”“科學數據安全理解與(yu) 思考”等研討。
本屆大會(hui) 為(wei) 期3天,以“科學數據與(yu) 科研新範式”為(wei) 主題,由國際數據委員會(hui) (CODATA)中國全國委員會(hui) 主辦,設“科學數據賦能數字經濟”“科學數據驅動科研新範式”“科學數據關(guan) 鍵技術及應用”“科學數據政策與(yu) 基礎設施”四個(ge) 議題,共35個(ge) 分會(hui) 。大會(hui)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宜瑜擔任大會(hui) 主席,吸引了來自中國國內(nei) 科研院所、高校及企業(ye) 的800餘(yu) 名嘉賓參會(hui) 。
科學數據大會(hui) 由CODATA中國全國委員會(hui) 於(yu) 2014年發起,已舉(ju) 辦七屆,推動了科學數據的發展與(yu) 基礎設施共性技術的創新應用,同時為(wei) 該領域提供了一個(ge) 成果展示和交流的開放平台。(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