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說走就走”的五一假期,防護仍不可掉以輕心

發布時間:2023-04-27 10:42:00來源: 新京報

  ■ 社論

  各地未雨綢繆,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方能確保大家“乘興(xing) 出遊,盡興(xing) 而歸”。

  4月26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chuan) 司副司長米鋒介紹,監測顯示,近期全國疫情總體(ti) 繼續保持平穩態勢。五一假期臨(lin) 近,人員流動增多,要按照“乙類乙管”要求落實防控措施,持續強化監測預警,密切跟蹤國內(nei) 外疫情動態和病毒變異情況,加強重點機構場所常態化疫情防控,方便群眾(zhong) 安全便捷出行,健康祥和過節。

  五一假期臨(lin) 近,相信不少人已經安排好了出遊行程,甚至已有人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旅途。根據各地披露的數據,有專(zhuan) 家預計今年五一假期,全國出遊人數會(hui) 超過2億(yi) 4千萬(wan) 人次,超過2019年4個(ge) 百分點,同時也會(hui) 創造1200億(yi) 消費。可見,今年五一假期是迎來“乙類乙管”之後,旅遊市場恢複的一個(ge) 轉折點,真正恢複到疫情前的水平。

  而前一段時間,部分網民自曝“二陽”,也令不少人擔憂,計劃好的五一出行是否會(hui) 受到影響。當此之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詳細介紹當前疫情情況,對各地提出保障服務的相關(guan) 要求,並倡導民眾(zhong) 做好個(ge) 人防護,既是及時回應民眾(zhong) 疑慮,也讓出遊多一份安心。

  可以想見的是,今年五一假期,伴隨大規模的人員流動,旅遊城市、熱門景區以及公共交通樞紐都將持續承壓,旅途勢必會(hui) 很擁擠,也增添了疫情傳(chuan) 播風險。各地未雨綢繆,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方能確保大家“乘興(xing) 出遊,盡興(xing) 而歸”。

  比如,加大客運場站、商場超市、旅遊景點室內(nei) 場館的通風換氣,適當增加公共用品和設施的消毒頻次,加強從(cong) 業(ye) 人員的健康監測和管理。

  此外,做好個(ge) 人防護,無疑是做好五一假期防疫的基礎。近期推出很多防疫新舉(ju) 措,比如新版口罩指引、入境人員抗原替代核酸檢測等,均與(yu) 個(ge) 人密切相關(guan) 。我們(men) 需要充分了解相關(guan) 政策措施,並將之落實到具體(ti) 行動上。畢竟,隻有身體(ti) 健康,才能吃好玩好。

  各地因地製宜,則是做好五一假期防疫的關(guan) 鍵。防疫的硬性要求不可違背,各地氣候等條件不同、疫情形勢有異、事情的發展演變有時會(hui) 超出意外,因此各地防疫既堅守原則,又不能失去應有靈活性。對一些兩(liang) 難的局麵,需要做好提前準備,既要防止放鬆心態,又要避免防控工作加碼;既要做好疫情防控預案,也要發展地方假期經濟。

  尤其要看到,當前已是腸道傳(chuan) 染病的高發期,疫情要防控,常見病也得做好保障,切不可顧此失彼。新動態監測疫情、兼顧好防疫和日常診療,確保醫療應急快速到位和急診24小時開放……這些基礎工作也不能出現絲(si) 毫馬虎。即便出現突發疫情,當地也能調配力量有效應對。

  社會(hui) 力量各司其職,人們(men) 才能健康過節、安全過節。假期疫情防控與(yu) 旅客分流、交通出行、生活保障、誌願服務等工作密不可分,是一個(ge) 係統工程。這就需要各地將防疫措施融入相關(guan) 工作當中,否則很可能顧此失彼,造成次生問題。比如,局部發生疫情後,倘若交通保障不力,人員疏散滯後,就可能因大量人員聚集而導致疫情擴散。

  五一假期是勞動者的節日,平時忙碌的勞動者可以借假期之機享受閑暇、調整狀態。而無論是旅遊休閑,還是回家探親(qin) ,都需要一份好心情,不讓疫情擾亂(luan) 行程,也是確保旅途順暢和節日祥和的關(guan) 鍵。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