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飲食實操指南,趕快學起來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成人糖尿病食養(yang) 指南(2023年版)》。該指南充分發揮現代營養(yang) 學和傳(chuan) 統食養(yang) 的中西醫優(you) 勢,將食藥物質融入合理膳食中,輔助預防和改善糖尿病。
糖尿病和我們(men) 日常飲食的關(guan) 係到底是怎樣的?麵對日益大眾(zhong) 化的糖尿病,我們(men) 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飲食才能保證身體(ti) 健康呢?下麵兩(liang) 篇文章就為(wei) 大家解讀糖尿病患者到底應該怎麽(me) 吃。
這3種食物糖尿病人往往不敢吃,但萬(wan) 萬(wan) 不能少
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也會(hui) 導致糖尿病的發生,對於(yu) 糖尿病患者來說,一提到某些食物就提心吊膽不敢吃,實際上這也是一些誤區,比如下麵這三大類食物,就是典型的“日常不敢吃,但萬(wan) 萬(wan) 不能少”的食物。
第一種:主食不能少
即使對於(yu) 糖尿病患者,主食也是一個(ge) “好幫手”,而非“破壞王”。
沒有主食,能量就有一個(ge) 大的缺口。主食是糖尿病人的朋友而不是敵人。主食是糖尿病患者的能量基礎。隻有把主食吃對吃好了,血糖才能控製住。
為(wei) 什麽(me) 這樣說呢?
因為(wei) 如果沒有主食做保護,熱量就主要來源於(yu) 脂肪和蛋白質,很多蛋白質會(hui) 像柴火一樣被燃燒掉,起不到營養(yang) 作用,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往往不敢多吃,本來蛋白質就可能攝入不足,再被用來供能,長期如此,會(hui) 帶來脫發、皮膚狀態變差、肌肉鬆弛、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那麽(me) ,吃哪些主食對血糖控製有利呢?
必須和大家說明的是,沒有食物具有直接降血糖的作用,食物本身具有能量,在被人體(ti) 消化吸收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hui) 導致血糖升高。
不過,有的食物升血糖快,而一些主食升糖幅度比較小,比較平緩,更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全穀物和雜豆類等含膳食纖維豐(feng) 富的主食,消化速度和升糖速度都比較慢。
如果習(xi) 慣吃大米,可在米飯中適當加點紅豆、綠豆、芸豆、燕麥米、蕎麥等食材,這樣不僅(jin) 升糖速度變慢,營養(yang) 也更豐(feng) 富。
第二種:水不能少
一些糖尿病患者會(hui) 有意識減少飲水,在他們(men) 看來,“多飲”會(hui) 造成“多尿”。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糖尿病的多飲是由於(yu) 血糖濃度過高,迫使身體(ti) 增加尿量以排出過多的糖分,而尿排得多,身體(ti) 丟(diu) 失水分過多,才不得不多喝水,這是身體(ti) 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
簡而言之,是“多尿”引發“多飲”,而非“多飲”導致“多尿”,搞清了這兩(liang) 者的關(guan) 係,自然也就會(hui) 走出“害怕飲水”的誤區了。
糖尿病患者也應養(yang) 成定時、定量飲水的好習(xi) 慣。
心腎功能正常、沒有特殊禁忌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飲水量不要低於(yu) 1500毫升。如果糖尿病患者處於(yu) 缺水狀態,血糖可能因此大幅度升高,導致血漿滲透壓增高,其結果是高滲性尿量增多,致使身體(ti) 內(nei) 的水分進一步丟(diu) 失,形成惡性循環。
喝什麽(me) 水最好?毫無疑問,最佳飲品就是白開水。
大量研究表明,白開水的安全性、純淨度、穿透性都很好,希望大家都以白開水作為(wei) 飲品的一個(ge) 最主要的來源。
第三種:水果不能少
水果中有三寶:維生素、無機鹽、膳食纖維。鼓勵人人食用,包括糖尿病人。
對於(yu) 患糖尿病的朋友,吃水果需要遵循以下2個(ge) 基本原則。
基本原則一:血糖平穩
如果空腹血糖控製在7毫摩爾以下,餐後兩(liang) 小時的血糖控製在11毫摩爾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控製在7.0%以下。這三個(ge) 條件滿足的時候,那麽(me) 享受水果的前提就成立了。
相反,如果近期血糖控製不夠平穩,忽高忽低,經常波動,則不具備吃水果的前提。
基本原則二:控製好量
糖尿病人吃水果要選擇好種類。對於(yu) 糖分在15%以下的水果,可適量選用:如西瓜、甜瓜、草莓、櫻桃、蘋果、雪花梨、柑橘、柚子、桃子、李子、杏、哈密瓜、獼猴桃、菠蘿等。
其實,大部分水果都處於(yu) 低血糖負荷,即使患糖尿病的朋友,在血糖平穩的基礎上,可以放心作為(wei) 加餐食用。吃的時候必須控製好量。每天吃水果的量最好控製在150-200克之間,並且要放在兩(liang) 餐之間吃。
文/於(yu) 康(北京協和醫院臨(lin) 床營養(yang) 科教授)
知識鏈接
控製血糖,飲食牢記“四個(ge) 要”
要控製血糖,應該吃什麽(me) ?怎麽(me) 吃才科學?應急總醫院(原煤炭總醫院)內(nei) 分泌科主治醫師韓暘來支招。
每日要規律吃三餐 可加餐2-3次預防低血糖
糖友一定要飲食規律,定時定量。一天至少吃三餐,兩(liang) 餐之間的間隔應該是4-5個(ge) 小時。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或易發生低血糖的患者,需要在三主餐之間加餐2-3次,可從(cong) 三主餐中取出部分食物進行加餐,這是預防低血糖的有效措施。
並且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咽,有利於(yu) 消化吸收。早餐建議早晨6-8時進食,因為(wei) 早晨8點以後所有的升糖激素開始作用,對血糖影響很大。睡前如果餓了,可定時小吃,防止夜間低血糖發生。注意不要隨意加餐,在總量不變的前提下,加餐宜選用低糖蔬菜,比如黃瓜、西紅柿等,餐後血糖控製在10mmol/L內(nei) 的糖友可以適當進食水果,時間選擇在兩(liang) 餐之間進食。一定要吃新鮮應季水果,也不要榨汁,因為(wei) 果汁纖維素含量低,不僅(jin) 沒有飽腹感,還會(hui) 迅速升高血糖。
水果攝入總量要控製在每天100-200g以內(nei) ,相當於(yu) 普通人水果攝入量的一半。加餐零食也可適量吃一些堅果,如核桃、杏仁、開心果、扁桃仁等,以每天30-50g為(wei) 宜,計算好總能量,同時減少正餐中油脂的攝入。
食物要多樣 避免偏愛某一種食物
糖友一定要做到飲食多樣化,不能偏愛某一種食物,否則長期會(hui) 導致血糖逐步升高,也會(hui) 出現營養(yang) 不良。按照合理比例,要廣泛攝入各類食物,包括穀類、動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類、奶類和油脂,才能達到營養(yang) 均衡,滿足人體(ti) 各種營養(yang) 需求。具體(ti) 來說,每日食譜可細化成——
每日1袋牛奶、200-250g碳水化合物(包括穀類、水果、蔬菜、豆類);
每天3個(ge) 單位優(you) 質蛋白(1個(ge) 優(you) 質蛋白=豬肉1兩(liang) =魚2兩(liang) =雞蛋1個(ge) );
每天500g蔬菜;
多攝入雞蛋、牛奶、豆製品,最好每天都不要缺;
每日攝入約50克瘦肉;
每周進食2-3次海魚,這些食物都含有豐(feng) 富的優(you) 質蛋白質。
研究發現,如果想控製好血糖,蛋白質的攝取非常重要。血糖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吃水果,宜選擇蘋果、梨、橘子等含糖量相對較低的水果,少吃香蕉、大棗、荔枝、柿子等含糖量相對較高的水果。黑色食物也是糖友的首選,比如烏(wu) 雞低脂肪、低糖、高蛋白,很適合體(ti) 質弱且畏寒怕冷的糖友食用。還有香菇和黑芝麻,硒含量豐(feng) 富,而硒有著與(yu) 胰島素相同的調節糖代謝的生理活性,有助於(yu) 降低血糖。
碳水化合物要選擇複合型 每餐主食不超過100克
每餐主食不要超過100克,多吃玉米、紅薯等粗糧,在控製總熱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應占總熱量的60%左右。在日常飲食中,糖友應選擇複合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富含高纖維的蔬菜、豆類和全穀物。糖友主食特別推薦紅薯或紫薯,大米飯升糖指數為(wei) 87,而紅薯升糖指數為(wei) 54。和同等重量大米相比,紅薯熱量隻有大米29%,膳食纖維約是大米的2倍。紅薯替代米飯能減少熱量攝入,減少血糖波動。雜糧飯也是糖友很好的主食,因為(wei) 雜糧飯富含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及礦物質元素,咀嚼感強,有助於(yu) 平穩血糖,控製體(ti) 重。煮雜糧飯(1:2)要比煮白米飯(1:1-1.3)多加些水,煮出來的米飯體(ti) 積更大,同樣的一碗飯,攝入的能量會(hui) 更小。像紅豆(雜豆)、糙米等吸水慢的穀物,需要提前1小時浸泡。
食物要清淡 吃油建議選擇植物油
糖友的飲食原則以清淡易消化為(wei) 主,選擇少油少鹽的清淡食物。烹飪宜選用植物油,如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這些質量較好的植物油中都含有較豐(feng) 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這些脂肪酸能夠幫助膽固醇的正常運轉,避免膽固醇的沉積,對控製血糖有積極作用。另外,還有一些清淡飲食的注意事項要提醒大家:
一定要限製鹽的攝入,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應限製6g以內(nei) ,6g一般指一個(ge) 啤酒瓶蓋鋪平的量;
多吃綠葉蔬菜,比如菠菜、油菜、青菜等,以及胡蘿卜、洋蔥等,堅持每天吃500克以上;
不要吃油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油條、油餅、麻辣燙都不要吃;
盡量不要吃地瓜、土豆、粉條、芋頭等含澱粉很多的食物;
盡量控製無糖糕點的攝入量,雖然這類食物不含蔗糖,但是蛋糕是澱粉做的,製作過程中會(hui) 用很多油,也會(hui) 產(chan) 生熱量,不能隨便多吃。
文/莫鵬(應急總醫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