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第133屆廣交會為中國外貿注入“強心劑”

發布時間:2023-05-06 11:2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廣州5月5日電 題:第133屆廣交會(hui) 為(wei) 中國外貿注入“強心劑”

  中新社記者  程景偉(wei)

  “這屆廣交會(hui) 我們(men) 公司拿到的意向訂單金額有100多萬(wan) 美元。無論是成交量,還是來洽談的采購商數量,都好於(yu) 預期。”浙江溫州蔻克鞋業(ye) 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智通告訴中新社記者。

  第133屆廣交會(hui) 5日在廣州閉幕。本屆廣交會(hui) 是新冠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時隔三年首次全麵恢複線下辦展,於(yu) 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舉(ju) 辦。這也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廣交會(hui) ,線下參展企業(ye) 近3.5萬(wan) 家,展覽麵積約150萬(wan) 平方米。

  本屆廣交會(hui) 為(wei) 中國外貿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多家中國企業(ye) 表示,此次參展效果超出預期,使得開拓國際市場信心更加堅定。

  記者連日來在廣交會(hui) 展館看到,各國采購商匯聚這裏,形成了萬(wan) 商雲(yun) 集的盛況。據中國對外貿易中心統計,截至5月4日,本屆廣交會(hui) 累計進館人流量達283.7萬(wan) 人次。

  作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出口產(chan) 品之一,中國鞋產(chan) 品依然具有較強的出口競爭(zheng) 力。本屆廣交會(hui) 上,大批中國製鞋企業(ye) 展出設計新穎、質量上乘的鞋品,吸引了眾(zhong) 多境外采購商駐足洽談、下單。

  “中國鞋業(ye) 具有十分成熟、完備的產(chan) 業(ye) 鏈,這是很大的優(you) 勢,是越南、印度等國家難以達到的條件。”袁智通認為(wei) ,在國內(nei) 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情況下,中國製鞋企業(ye) 不能再依靠價(jia) 格優(you) 勢取勝,而是要在設計創新、品牌營銷以及新興(xing) 市場開拓等方麵下功夫,以獲得更高的產(chan) 品附加值和更大的主動議價(jia) 權。

  參展中國企業(ye) 收獲滿滿。“廣交會(hui) 三期頭三天,我們(men) 就收到了來自中東(dong) 、俄羅斯、歐洲等地的采購商詢盤,達成意向訂單金額約40萬(wan) 美元。”浙江湖州譜拉歌世服飾有限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稱,不少采購商還將前往其工廠考察。

  服裝、家電、家具,曾經被稱為(wei) 中國外貿出口“老三樣”。如今,隨著中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以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為(wei) 代表的“新三樣”成為(wei) 中國出口的明星產(chan) 品。

  本屆廣交會(hui) 增設了工業(ye) 自動化及智能製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智慧生活,以及孕嬰童用品等6個(ge) 新題材的展區與(yu) 專(zhuan) 區,“新三樣”產(chan) 品集中亮相,展示中國產(chan) 業(ye) 升級、貿易轉型和科技創新成果。

  車內(nei) 無方向盤、沒有駕駛艙、沒有刹車踏板……本屆廣交會(hui) 期間,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展出自動駕駛小巴。該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張羽雪稱,今年該公司將在阿聯酋、沙特等國家開展市場推廣,希望與(yu) 這些國家的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推動自動駕駛解決(jue) 方案“走出去”。

  作為(wei) 中國外貿“晴雨表”和“風向標”,廣交會(hui) 見證了無數“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形成出口新動能的故事。本屆廣交會(hui) 上,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等達到了5700家,當中就有不少通過技術升級實現“蝶變”的企業(ye) 。

  從(cong) 原材料供應商轉型升級為(wei) 智能製造企業(ye) 並催生出口業(ye) 務,廣東(dong) 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該公司展出的一款智能移動機器人,可托舉(ju) 近百噸貨物。“截至4月初,今年我們(men) 公司兩(liang) 款明星產(chan) 品出口訂單規模同比增長15%。”該公司營銷總監遊建文稱,希望通過廣交會(hui) ,進一步擴大出口。

  “本屆廣交會(hui) 讓我們(men) 更有底氣與(yu) 信心。”廣東(dong) 陽江市宇中日用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李鋒稱,該公司將擴大生產(chan) 規模,滿足客戶需求。

  67年來,中國各類產(chan) 品通過廣交會(hui) 源源不斷走向世界。各國企業(ye) 也積極借助該平台開拓中國市場。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儲(chu) 士家表示,廣交會(hui) 要持續提升國際化、專(zhuan) 業(ye) 化、市場化、數字化水平,全力打造成為(wei) 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促進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聯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平台。(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