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鬥衛星家族又上新 “吉”星飛天再高照

發布時間:2023-05-17 15:1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昌5月17日電 題:北鬥衛星家族又上新 “吉”星飛天再高照

  中新網記者 郭超凱 馬帥莎

  時隔千日,北鬥衛星家族又上新。5月17日,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第56顆衛星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的托舉(ju) 下,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這顆衛星將運行在地球上方36000公裏的地球靜止軌道。作為(wei) 北鬥家族的第4顆GEO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在全方位升級後,這顆衛星的本領“青出於(yu) 藍而勝於(yu) 藍”。隨著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顆新星將在太空中大顯身手。

  承繼“五大”本領

  此次發射的第56顆北鬥衛星,繼承了前序GEO衛星“力大本領強”的鮮明特點。在北鬥三號衛星係統中,GEO衛星雖然數量不多,但承擔著“為(wei) 北鬥導航係統的技術指標提升提供增強服務”的重任,它也被人們(men) 親(qin) 切地稱為(wei) “吉星”。

  這顆北鬥衛星具備北鬥三號係統的鮮明特色,即具備無線電導航、無線電測定、精密單點定位、星基增強、站間時間同步和定位五大本領,可為(wei) 中國及周邊地區用戶提供導航及增強服務。

  研製團隊針對任務需求,結合載荷國產(chan) 化研製能力的精進,在這顆衛星上進行了部分單機的升級換代,著力提升星上硬件能力,顯著增強導航信號功率與(yu) 信息速率、進一步提高上行注入連續性和穩定性,將為(wei) 用戶帶來更快、更精準、更穩定的定位服務體(ti) 驗。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總體(ti) 主任設計師馮(feng) 文婧指出:“這顆衛星的‘上天’,係統精密單點定位服務就像從(cong) ‘三通道’拓寬為(wei) ‘四通道’,服務能力也隨之變得更強。”

  經受“三載”考驗

  研製立項之初,這顆衛星就被確定為(wei) “備份星”。作為(wei) “小老弟”,這顆衛星雖然與(yu) “哥哥姐姐們(men) ”在同一階段生產(chan) ,但注定要比“哥哥姐姐們(men) ”經受更多考驗和磨練。

  自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以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向全世界提供著高穩定、高可靠、高安全、高質量的時空信息服務。3年來,係統運行穩定,定位導航授時服務質量廣獲全球用戶好評。

  天上的“在軌星”運行得好,讓研製團隊相對心安;但相應的,地上的“備份星”發射入軌的需求不那麽(me) 迫切,則給研製隊伍帶來了考驗。按照總體(ti) 策略,衛星必須時刻在地麵待命,隻等一聲令下,便要在“兩(liang) 個(ge) 月內(nei) 具備隨時出廠的條件”。發射時間不確定,保障方案就難以確定;在地麵長期存貯與(yu) 天上環境不同,需要識別和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

  由於(yu) 發射時間不確定,研製隊伍難以在開展存貯之初,就對發射流程計劃有清晰把握。為(wei) 此,研製隊伍對地麵存貯薄弱環節和敏感要素進行了深入分析論證,以半年為(wei) 單位,製定了為(wei) 滿足不同可能發射時間的多個(ge) 地麵存貯方案。

  與(yu) 此同時,地麵環境與(yu) 空間環境也存在顯著差別。在地麵對衛星進行長時間存貯,產(chan) 品狀態可能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測試團隊結合地麵存貯試驗結果,條分縷析不同階段存貯對單機、元器件可能造成的影響,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完備、穩定有序的性能測試。據統計,該星的整星加電測試時間超過2000小時,較前序衛星多出近1000小時。在出廠前,測試團隊以更高標準、更嚴(yan) 要求對衛星補做了測試項目。

  淬礪“千日”升華

  與(yu) 國外衛星導航係統不同,中國的北鬥三號係統采用混合星座模式,由MEO衛星(中圓地球軌道衛星)、IGSO衛星(傾(qing) 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GEO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三種不同軌道的衛星組成。

  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第55顆衛星順利入軌,北鬥三號係統正式完成由3顆GEO衛星、3顆IGSO衛星、24顆MEO衛星組成的混合星座建設,提前半年完成組網任務。同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正式開通,麵向全世界提供服務。

  在那之後,北鬥衛星研製隊伍沉下心來,持續苦練內(nei) 功,認真做好北鬥備份星有關(guan) 工作。一千多個(ge) 日夜之後,他們(men) 再次進駐發射場,助力中國北鬥再上新。

  “名為(wei) 備份星,實為(wei) 主力軍(jun) ”。這顆北鬥衛星在“入列”之時即會(hui) 發揮作用,將有效擴大短報文服務區域,提高精密單點定位能力,肩負起提升係統服務連續性和健壯性的重任,支撐係統穩定運行。

  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北鬥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邁出了新的堅實一步,拉開了中國導航事業(ye) 發展新階段的序幕。(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