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疆唐王城遺址考古發掘文物首展 500餘件文物見證曆史

發布時間:2023-05-19 10:4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新疆圖木舒克5月18日電 (崔顯朝 高磊 張樹飛)近40件從(cong) 新疆唐王城遺址考古發掘出的文物18日首次亮相展出,展示了唐宋時期,西域與(yu) 中原文明的交融碰撞以及繁榮的生活生產(chan) 場景。

  中國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唐王城遺址考古發掘工作自2022年6月開展以來,共發掘出文物500餘(yu) 件。每一件從(cong) 土裏發掘出來的陶片,經考古工作人員分類、挑選、拚接、補配、著色等一係列修複步驟後,重新煥發生機,以最好狀態展現在世人麵前。

  唐王城遺址位於(yu) 新疆圖木舒克市城北,又被當地民眾(zhong) 稱為(wei) “托庫孜薩熱依”,是依山傍水的重要軍(jun) 事要塞,新疆古絲(si) 綢之路上的一個(ge) 重要古城遺址。

  在這座已被風沙掩埋的古城中,曾經有著繁榮的市集和大量軍(jun) 事設施,因而唐王城遺址具有極高的考古價(jia) 值,2001年6月被中國國務院核定為(wei)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看到,在新疆圖木舒克市考古成果展廳,展示有銅鏡、銅環、錢幣、佛像、陶缽等出土文物,還有眾(zhong) 多造型生動的陶塑,讓人眼前一亮。

  更為(wei) 難得的是,展出的首飾中有穿孔孔徑不足1毫米的玻璃串珠,這充分反映了當時該區域精湛的工藝水平;展出的乾元重寶、開元通寶、喀喇汗錢幣等多種幣種,展現了該區域在唐宋時期就與(yu) 中原地區有密切的商貿往來。

  展覽還采用圖片映襯的方式,詳細介紹唐王城曆史沿革、學術意義(yi) 及發掘經過,對於(yu) 公眾(zhong) 進一步了解曆史上當地發展、民族融合以及與(yu) 中原地區交流有著重要意義(yi) 。

  此次展覽是中國國家文物局唐王城遺址考古發掘成果的一個(ge) 集中展示,展現了唐宋時期該區域重要發現,承載著重要的曆史文化信息和科學內(nei) 涵。

  “唐王城遺址作為(wei) 漢唐時期西域重要的屯墾戍邊古城遺址,蘊含著豐(feng) 富的曆史信息,見證了漢唐絲(si) 綢之路的發展和繁榮,通過500餘(yu) 件的文物考古發掘,使遺址的形製更加清晰。”圖木舒克市文化體(ti) 育廣電和旅遊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李大偉(wei) 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