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為文物“發聲”的基層代表王曉毅:做好文物保護傳承者

發布時間:2023-05-23 16: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5月23日電 題:為(wei) 文物“發聲”的基層代表王曉毅:做好文物保護傳(chuan) 承者

  作者 高雨晴 楊傑英

  “做好文物保護的傳(chuan) 承者。”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曉毅說,作為(wei) 一名從(cong) 文物行業(ye) 走出的人大代表,他要為(wei) 文物“發聲”,為(wei) 文物保護建言獻策。

  由山西省人大常委會(hui) 組織開展的“三晉人大代表采風行”活動近日在太原舉(ju) 行。活動期間,太原市人大代表王曉毅向采風團一行介紹自己的考古生涯和履職故事。

  1997年從(cong) 大學畢業(ye) 後,王曉毅便進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開始自己的考古生涯。該機構負責山西境內(nei) 地下文物的考古調查、發掘、研究和保護等工作,承擔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實證、黃河文化、“一帶一路”考古重點課題研究等。

  二十餘(yu) 年來,王曉毅始終將保護理念貫穿於(yu) 考古工作中,其參與(yu) 或主持的考古項目多達幾十項。其中,由他擔任領隊的“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和“山西興(xing) 縣碧村遺址”兩(liang) 個(ge) 項目分別入選2016年度、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1年起,王曉毅先後當選迎澤區人大代表、太原市人大代表,新的身份賦予他新的使命。

  王曉毅告訴記者,履職期間,他主要將目光投向文物保護,並多次深入基層,征詢群眾(zhong) 意見。在他看來,作為(wei) 一名從(cong) 文物行業(ye) 走出的人大代表,應該為(wei) 文物“發聲”,為(wei) 文物保護建言獻策。

  “迎澤區是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分布密集區域,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幾乎占到太原市的四分之一,希望政府部門在編製國土空間規劃時,充分考慮文物保護的需求。”近日舉(ju) 行的太原市迎澤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第十六次會(hui) 議上,王曉毅發表了上述意見。

  履職兩(liang) 年以來,他先後提出《關(guan) 於(yu) 發揮文廟資源優(you) 勢,開展中小學傳(chuan) 統文化教育》《關(guan) 於(yu) 加強鄭村遺址保護》《加強紅色遺址保護利用,傳(chuan) 承弘揚革命精神》等多個(ge) 建議和議案。其中,《加強紅色遺址保護利用,傳(chuan) 承弘揚革命精神》議案已列入2023年太原市人大常委會(hui) 的立法計劃。

  此外,王曉毅一直致力於(yu) 傳(chuan) 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近年來,他組織舉(ju) 辦《文耀金泉——張頷先生的古幣文世界》《安辨雄雌——山西出土兔文物展》等多個(ge) 特色展覽,讓觀眾(zhong) 了解文物背後的文化內(nei) 涵。其開設的“考古雲(yun) 講堂”“裏仁學堂”等課堂,深受文物工作者及愛好者喜愛。

  多年來,王曉毅始終把“保護”二字放在工作首位,保持著一名考古人的初心。“考古是文物行業(ye) 的根基。要帶著溫度和感情,才能做好文物保護工作。”他呼籲更多的人參與(yu) 到文物保護中來,做文物保護的傳(chuan) 承者。(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