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直播相親別成“有償消費競價”

發布時間:2023-05-25 15:40: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眼下,直播相親(qin) 方興(xing) 未艾,但爭(zheng) 議之聲也不絕於(yu) 耳。公開報道顯示,今年大年初三到初六,某視頻平台在河北、山東(dong) 、吉林等8個(ge) 省份發起66場相親(qin) 直播。主播化身紅娘角色,在直播間內(nei) 撮合想“脫單”的用戶,每場平均觀看人次超1500萬(wan)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guan) 於(yu) 相親(qin) 直播間的投訴也不少:內(nei) 容涉及從(cong) 打招呼、表白牽手、交換聯係方式,每一環節都需要刷禮物才能繼續,有誘導消費的嫌疑。還有一些女嘉賓其實是“托兒(er) ”,幫紅娘騙完禮物,加上社交賬號後直接拉黑男嘉賓。(5月24日《法治日報》)

  刷禮物是粉絲(si) 向直播間主播表達喜愛和支持的一種主要方式,也是主播、直播間運營者、直播平台的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如今,這樣的互動關(guan) 係又複刻到了相親(qin) 直播間。

  由於(yu) 相親(qin) 直播間的女嘉賓明顯少於(yu) 男嘉賓,於(yu) 是按照紅娘的設計,女嘉賓成了直播間的“明星”,男嘉賓則要通過刷禮物的方式向女嘉賓“表誠意”,要通過“層層過關(guan) 式”刷禮物逐步獲取與(yu) 女嘉賓交往的信息和機會(hui) 。女嘉賓也在某種程度上成了被男嘉賓競價(jia) 追逐的“相親(qin) 商品”。有時,女嘉賓需要配合紅娘向男嘉賓要禮物,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女嘉賓是扮演“相親(qin) 托兒(er) ”,為(wei) 了收割禮物與(yu) 紅娘唱雙簧。男嘉賓可能刷了不少禮物,廢了不少勁,但最終還是落得一場空。

  顯然,靠刷禮物維持的直播相親(qin) 活動已經扭曲變味,成了一種有償(chang) 的消費競價(jia) 。這不僅(jin) 背離了相親(qin) 撮合服務的初衷,加重了相親(qin) 參與(yu) 者的經濟負擔,讓相親(qin) 參與(yu) 者感覺很別扭,還拉低了相親(qin) 服務市場的誠信度,甚至可能涉嫌欺詐,觸碰法律底線,侵犯了相親(qin) 參與(yu) 者的合法權益。

  直播相親(qin) 不能成為(wei) “直播相禮”,不能成為(wei) 紅娘主導的“刷禮物”遊戲。誠然,直播相親(qin) 活動具有商業(ye) 屬性,而刷禮物、打賞也在正常的直播盈利模式範圍內(nei) ,但刷禮物、打賞不能成為(wei) 直播相親(qin) 活動的競價(jia) 籌碼,不能成為(wei) 嘉賓聯係交往的過關(guan) 鑰匙,也不能成為(wei) 紅娘或平台薅嘉賓羊毛的利器,更不能成為(wei) 一種欺詐手段。

  監管部門、短視頻平台以及相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等有必要對直播相親(qin) 活動中的刷禮物亂(luan) 象加強治理,進一步完善直播相親(qin) 活動的規則,明晰各方的權利和義(yi) 務,給紅娘主播的言行套上法治“籠頭”。有必要劃清直播相親(qin) 的服務紅線和刷禮物的邊界,對誇大虛假宣傳(chuan) 、頻頻誘導刷禮物等問題采取關(guan) 鍵詞屏蔽、限製流量、關(guan) 停、封禁賬號、失信懲戒等措施,必要時依法啟動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追責程序,讓違法侵權的紅娘主播、“相親(qin) 托兒(er) ”等付出法律代價(jia) 。

  治理直播相親(qin) 活動中的刷禮物亂(luan) 象,讓直播相親(qin) 服務回歸正常軌道,確保相親(qin) 參與(yu) 者的刷禮物、打賞出於(yu) 真實自然的意願,確保紅娘主播、相關(guan) 平台獲得合法合理的相親(qin) 撮合服務收入,既有助於(yu) 維護直播相親(qin) 服務秩序,促進直播相親(qin) 活動的健康發展,也有助於(yu) 維護相親(qin) 參與(yu) 者的權益,能給相親(qin) 參與(yu) 者營造更加誠信、公平、安全的相親(qin) 服務環境,能提升相親(qin) 成功率。對此,各方應引起高度重視,達成治理共識,盡快拿出治理方案,並盡早付諸行動。

  李英鋒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