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進一步保護“地球之腎” 最高法發布濕地生態保護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2023-06-01 12:4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31日電(記者 張素)《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實施一周年來臨(lin) 之際,5月31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濕地生態保護典型案例,旨在凝聚珍愛濕地、保護濕地的社會(hui) 共識,並進一步加強濕地司法保護。

  濕地發揮著涵養(yang) 水源、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被譽為(wei) “地球之腎”。濕地保護法是中國首次專(zhuan) 門針對濕地生態係統進行立法保護,該法於(yu) 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記者從(cong) 最高法獲悉,本次發布的12件濕地生態保護專(zhuan) 題典型案例,包括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訴訟等不同訴訟類型,涉及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大江大河和重點湖河濕地灘塗保護等多方麵內(nei) 容。

  典型案例保護範圍涉及黑龍江興(xing) 凱湖濕地、江蘇鹽城沿海灘塗濕地、上海長江河口灘塗濕地、浙江杭州灣濕地、福建泉州灣河口濕地、廣東(dong) 海珠濕地等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的濕地保護區。這些濕地重點保護且被大眾(zhong) 熟知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包括丹頂鶴、麋鹿、中華白海豚、中華鱘等數十種。

  此次發布了“韓某輝等二十二人非法狩獵案”。案情顯示,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魏某晏聯絡黃某、姚某飛進行銷售,韓某輝負責運輸、發貨。韓某輝、魏某晏等二十名被告人共計非法獵捕野生動物27319隻,黃某、姚某飛合計收購非法獵捕的野生動物10602隻。

  黑龍江省密山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wei) ,韓某輝等二十二名被告人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yan) 重,其行為(wei) 構成非法狩獵罪。本案係共同犯罪,根據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起主、次要作用,分別認定了主犯、從(cong) 犯;並根據各被告人的自首等情節及犯罪危害程度,對各被告人分別判處拘役六個(ge) 月至有期徒刑兩(liang) 年九個(ge) 月不等的刑罰,依法追繳非法所得共計396600元人民幣,並沒收犯罪工具。

  有評論認為(wei) ,本案中,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全案二十二名被告人非法狩獵行為(wei) 的刑事責任,對破壞濕地生態環境的行為(wei) 進行全鏈條打擊,是司法部門在環境生態保護領域貫徹最嚴(yan) 格製度最嚴(yan) 密法治的鮮活案例。(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