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罪錯未成年人回歸社會鋪路搭橋
各地加強專(zhuan) 門學校建設提升教育矯治效果
為(wei) 罪錯未成年人回歸社會(hui) 鋪路搭橋
□ 本報記者 董凡超
床頭平平整整的被子,桌上整齊劃一的洗漱用品……走進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陽光教育培訓中心,文明規範的新風正氣撲麵而來。
“隨著起床鈴聲響起,首批11名涉案未成年人起床、洗漱、整理內(nei) 務,從(cong) 這裏開始全新的一天。”該培訓中心負責人張誌保介紹說。
3月8日,這所占地1543平方米的教育培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配備1名負責人、5名教師、2名後勤保障人員,教室、宿舍、食堂、運動場等一應俱全,房屋、消防、技防、食品安全等全部通過相關(guan) 驗收,可滿足20餘(yu) 名學生的教學與(yu) 生活。
據介紹,該培訓中心以“做有溫度的教育,辦有情懷的學校,育有正氣的新人”為(wei) 根本出發點,堅持“德智體(ti) 美勞”五育並舉(ju) ,製定了循序漸進、全麵細致的六大“陽光課程”:“陽光之行”課程注重行為(wei) 習(xi) 慣養(yang) 成;“陽光之健”課程突出鍛煉強健體(ti) 魄;“陽光之心”課程關(guan) 注心理健康疏導;“陽光之藝”課程強調陶冶藝術情操;“陽光之智”課程明確提升文化知識;“陽光之創”課程發展專(zhuan) 業(ye) 技能培訓。
“以前連被子都不疊,現在一點點做,覺得生活越來越有意思了。”正在接受教育的小江(化名)表示,以前他對什麽(me) 都提不起興(xing) 趣,在這裏,他找到了自己喜歡幹的事情,感覺生活也充實了。
“除了樹立學生正確的政治觀、增強守法意識和培養(yang) 良好的生活習(xi) 慣外,我們(men) 還通過文化課程和專(zhuan) 門技術技能培訓課程,糾正學生厭學、惰學等不良學習(xi) 習(xi) 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xi) ,鼓勵勸導學生重返校園或者就近務工。”張誌保介紹說,同時通過“一對一”談心談話、心理輔導等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感變化,幫助學生進行心理創傷(shang) 救治和恢複,引導學生逐步構建起一個(ge) 健康、積極、穩定的心理環境,更好地回歸社會(hui) 、融入社會(hui) 。
專(zhuan) 門教育是國民教育體(ti) 係的組成部分,是對有嚴(yan) 重不良行為(wei) 的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和矯治的重要保護處分措施。專(zhuan) 門學校則是矯治有嚴(yan) 重不良行為(wei) 未成年人的有效場所。
近年來,為(wei) 堅決(jue) 遏製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多發態勢,幫助涉案未成年人改過自新,多地政法機關(guan) 探索推動建立專(zhuan) 門學校,並與(yu) 專(zhuan) 門學校在罪錯未成年人行為(wei) 矯治等方麵建立配套銜接工作機製,深度合作,為(wei) 涉罪未成年人教育、矯治、觀護工作探索出一條有效路徑。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探索建立檢察機關(guan) 與(yu) 專(zhuan) 門學校的工作銜接機製。檢察機關(guan) 幹警與(yu) 誌願者、學校教師、監護人組成幫教小組,根據每名罪錯未成年人性格特征、行為(wei) 表現、身心狀況等不同情況,共同製定有針對性的幫教計劃,加上檢察機關(guan) 定期入校巡查機製等,取得較好效果。
廣東(dong) 省廣州市針對具有一般不良行為(wei) 或嚴(yan) 重不良行為(wei) 的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或免予起訴的涉罪未成年人和正在服刑的未成年犯三種不同教育矯治對象,正在探索建設不同類型的專(zhuan) 門學校精準施策分類矯治。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教授、罪犯危險評估與(yu) 項目矯正研究中心主任翟中東(dong) 指出,專(zhuan) 門教育是針對有嚴(yan) 重不良行為(wei) 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所在學校無力管教或者管教無效者而設置的教育形式。專(zhuan) 門學校可以保障入校未成年人繼續接受文化教育,學有所長,又可以對其不良行為(wei) 進行集中管束,開展有針對性的矯治,有效避免“一關(guan) 了之”“一放了之”。
“目前,有關(guan) 法律在此方麵僅(jin) 作了原則性的規定。為(wei) 切實落實罪錯未成年人教育矯治,建議進一步完善專(zhuan) 門學校立法,出台專(zhuan) 門教育實施細則,增加專(zhuan) 門學校數量,健全專(zhuan) 業(ye) 人員培養(yang) 方案,規範教育教學內(nei) 容,確保專(zhuan) 門教育質量和成效。”翟中東(dong) 說。(法治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