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卷才藝,還是長技能?幼兒園究竟應該教什麽?

發布時間:2023-06-02 12: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韋香惠 實習(xi) 生 王禕昕)“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真的不一樣。”一位網友在看完一則幼兒(er) 園小朋友技能展示短視頻後,如此留言。

  視頻發布者是山東(dong) 諸城青藍大風車幼兒(er) 園園長王豔青,賬號關(guan) 注數量目前已有17.5萬(wan) 。今年“六一”兒(er) 童節前,王豔青發布了一則短視頻,主題為(wei) “全網最火的幼兒(er) 園六一是怎麽(me) 過的呢”,一些網友在下麵表示“羨慕”,甚至自己的家鄉(xiang) 也能有一所這樣的幼兒(er) 園。

  諸城青藍大風車幼兒(er) 園的走紅與(yu) 其教學內(nei) 容有關(guan) 。從(cong) 過往的短視頻可以看到,裏麵的小朋友會(hui) 編製、會(hui) 縫補、會(hui) 廚藝……因此也被網友稱為(wei) “幼兒(er) 職業(ye) 技術學校”。

  幼兒(er) 園生活技能教學走紅 網友:畢業(ye) 即就業(ye)

  公開信息顯示,諸城青藍幼兒(er) 園位於(yu) 山東(dong) 省濰坊市,創建於(yu) 2003年3月。

  “大家可能給我們(men) 取了一個(ge) 名字叫幼兒(er) 職業(ye) 技術學院,感覺孩子的動手能力特別強。”王豔青告訴中新網,短視頻中展示的技能實際上是幼兒(er) 園每日一小時區域自主遊戲的活動內(nei) 容。

  她介紹,剛開始是由大班一位老師教小朋友編馬紮,很受小朋友歡迎,於(yu) 是她考慮與(yu) 區域活動相結合,並逐漸擴充類別,在全園進行推廣。

  據了解,目前每個(ge) 班至少有五個(ge) 遊戲區,囊括了縫紉、編織、烹飪、建築、生活技能等方麵。幼師們(men) 也可自行安排,其中大部分幼師為(wei) “90後”“00後”。使用設備和材料大多由學校提供。

  最初,老師會(hui) 進行集體(ti) 教學,等孩子們(men) 都掌握相關(guan) 技能後,就由孩子們(men) 自主活動,他們(men) 在一旁提供指導和保障孩子安全。“有些孩子一兩(liang) 天就能學會(hui) 繡自己的名字。”王豔青說,這些活動後,許多孩子越來越自信。

  王豔青分享的幼兒(er) 短視頻引得不少網友點讚。“畢業(ye) 即就業(ye) ”“神仙幼兒(er) 園”“這所幼兒(er) 園的孩子肯定沒空吵架”……一些網友在評論區留言。

  糾正幼兒(er) 園教育“小學化” 家長:童年體(ti) 驗更重要

  諸城青藍幼兒(er) 園受到網友們(men) 認可實際上與(yu) 近幾年大家對幼兒(er) 園“卷才藝”現象的隱憂有關(guan) 。尤其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許多幼兒(er) 園強調戲劇、樂(le) 器、球類運動、圍棋等才藝課程特色。曾經有網友分享過幼兒(er) 園大班孩子準備的升小學簡曆,上麵各種鋼琴、舞蹈等比賽經曆豐(feng) 富。然而,這些課程背後不菲的價(jia) 格和需要投入的精力也讓許多家長感到壓力。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看來,幼兒(er) 園的教學活動安排不同於(yu) 中小學課程。“按照一定規範編製的知識學習(xi) 程序才叫課程,幼兒(er) 園孩子不能過早進入到這個(ge) 體(ti) 係中。”他表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幼兒(er) 園教育出現“小學化”現象,提前教小學內(nei) 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等。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幼兒(er) 園“小學化”專(zhuan) 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用一年左右的時間,按全麵部署、自查摸排、全麵整改、專(zhuan) 項督查四個(ge) 階段,完成以嚴(yan) 禁教授小學課程內(nei) 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解決(jue) 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等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專(zhuan) 項治理工作。

  儲(chu) 朝暉介紹,幼兒(er) 園的技能教學實際上是一種單元活動,即分成各個(ge) 單元的遊戲操作。早在2016年,教育部發布的《幼兒(er) 園工作規程》就規定,幼兒(er) 園教育應以遊戲為(wei) 基本活動,寓教育於(yu) 各項活動之中;應當將遊戲作為(wei) 對幼兒(er) 進行全麵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一些幼兒(er) 家長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適當的遊戲活動可以啟發孩子的興(xing) 趣,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與(yu) 專(zhuan) 注力,同時讓孩子多體(ti) 會(hui) 各行各業(ye) 的工作,能夠增強他們(men) 的責任感。

  “沒必要真的訓練出一些成績,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一個(ge) 豐(feng) 富的童年。”一位家長表示,要警惕這樣的趣味課程造成另一種比拚和競爭(zheng) ,最後成了留給家長的手工作業(ye) 。

  專(zhuan) 家:幼兒(er) 園教學需遵循童性 鼓勵兒(er) 童自主遊戲

  今年5月,東(dong) 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於(yu) 冬青在《中國教育學刊》上刊發《遵循童性的幼兒(er) 園課程設計》一文。於(yu) 冬青在文中指出,幼兒(er) 園課程應能夠確認兒(er) 童的主體(ti) 身份,激發兒(er) 童的興(xing) 趣和動機,使兒(er) 童主動參與(yu) 到活動中,並從(cong) 活動中獲得自己獨特的體(ti) 驗。

  文章解釋,確認主體(ti) 身份實質就是創設一種情境。在兒(er) 童一日生活中,各種就餐、遊戲等環節是幼兒(er) 真實生活的反映,是兒(er) 童全身心投入的生活過程,這些現場情境就是教師要順應與(yu) 促進兒(er) 童發展的過程。

  儲(chu) 朝暉認為(wei) ,幼兒(er) 園開發自主遊戲讓孩子掌握生活技能值得鼓勵,但設計上需要考慮難度,教師的角色至關(guan) 重要。“在引導兒(er) 童自主遊戲過程中,既要充分發揮兒(er) 童的自由自主性,又要讓幼兒(er) 在自主中養(yang) 成規則意識,具有建立規則、遵守規則的能力。”

  他表示,孩子在玩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再想辦法玩,既能讓他們(men) 玩得更開心,也能培養(yang) 他們(men) 獨立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