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助力鮮花飄香海外 點亮“花卉經濟”致富密碼
中新網濟南6月2日電 (呂妍)近年來,隨著民眾(zhong) 消費水平和審美需求的不斷提升,鮮切花市場逐步闊大,“互聯網+鮮花”模式興(xing) 起,助力“鮮切花”飄香海外,點亮“花卉經濟”致富密碼。
在山東(dong) 省菏澤魯西新區嶽程街道西孟莊村的鮮花溫室大棚裏,芍藥挺拔秀麗(li) 、嬌豔奪目,記者在現場看到幾十位花農(nong) 在花田裏用尺子和剪刀測量好,切下長短相同的芍藥花苞,然後迅速送往預處理車間。
菏澤百藝牡丹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郝海雷介紹,近年來,他借助“互聯網+鮮花”模式,助力鮮切花銷量連年攀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種植花卉行列,讓民眾(zhong) 實現了家門口就業(ye) ,助推了鄉(xia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發展。由互聯網平台提供前台的數據和分析,他們(men) 再通過反饋的數據來改進生產(chan) 。在花田旁的預加工中心裏,機器不停運轉,芍藥被火速送到生產(chan) 線,工人們(men) 按照大小、品種分類,進行捆紮、衝(chong) 洗、消毒、打包,讓生產(chan) 更加規範。
郝海雷表示,隨著航空綠色通道的開通,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鮮切花運輸時間從(cong) 5天變成了48小時,不僅(jin) 節約了成本,也保障了切花的新鮮度。百藝芍藥基地積極走出國門,出口到荷蘭(lan) 、美國、澳大利亞(ya) 等國家和地區,今年跨境電商銷售達到5萬(wan) 支。
鮮切花在海外市場廣闊,廣受歡迎的鮮切花還有牡丹。泰安市泰山區省莊鎮孛家店村村民焦聖興(xing) 種植牡丹多年,有豐(feng) 富的種植和營銷經驗,回鄉(xiang) 創業(ye) 後,他於(yu) 2022年投資600餘(yu) 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種植了牡丹1萬(wan) 株,鮮切花產(chan) 業(ye) 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的經濟增長點。
焦聖興(xing) 表示,隨著鮮花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銷售渠道也不斷成熟,鮮切花產(chan) 品從(cong) 這裏種植、采摘,不斷走進歐盟及東(dong) 南亞(ya) 等國家和地區。鮮切花一項每畝(mu) 地每年產(chan) 生的經濟效益在2萬(wan) 元至10萬(wan) 元之間,棚內(nei) 經濟效益每畝(mu) 在15萬(wan) 元至40萬(wan) 元之間。同時還可以衍生旅遊觀光,以及附加值更高的相關(guan) 牡丹產(chan) 品,如牡丹茶,食品,化妝品等,發展潛能巨大。
而位於(yu) 棗莊市台兒(er) 莊區澗頭集鎮橋頭村的山東(dong) 十芳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種植菊花,麵向日本、韓國等國家出口,每畝(mu) 經濟效益在4萬(wan) 元左右,同時帶動周邊勞動力就業(ye) 崗位120個(ge) 。
以上隻是台兒(er) 莊發展花卉產(chan) 業(ye) 的縮影。近年來,台兒(er) 莊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把花卉產(chan) 業(ye) 作為(wei) “一鎮一業(ye) 、一村一品”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重點發展,以花卉產(chan) 業(ye) 興(xing) 農(nong) 富農(nong) ,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當地把基地種植、種苗引進與(yu) 開發繁育、花卉進出口貿易融為(wei) 一體(ti) ,扶持農(nong) 民種植訂單花卉,通過冷鏈物流,打通和整合上遊種植基地和下遊銷售渠道的整條產(chan) 業(ye) 鏈,達到各環節的高度協同操作,將鮮花保鮮從(cong) “源頭”貫徹到“消費者手中”。
進入6月,隨著300畝(mu) 的鮮切花陸續走向市場,聊城市茌平區愛琴海鮮花種植基地迎來了繁華過後的平靜,工人們(men) 在地裏有序地除草、施肥,靜待秋後花苗走出國門。“花苗出口最好的季節是等天冷後水分回到根部,那時候能賣出好價(jia) 錢,”愛琴海鮮花基地負責人郭洪海說。
郭洪海介紹,在國外,中國特有的牡丹和芍藥花苗很受歡迎,他們(men) 基地種植的40多個(ge) 品種的牡丹和20多個(ge) 品種的芍藥,曾銷往荷蘭(lan) 、日本、俄羅斯等11個(ge) 國家。
而位於(yu) 菏澤市定陶區的黃店鎮,素來有種植玫瑰的傳(chuan) 統,已形成富有特色、底蘊豐(feng) 厚的玫瑰文化。
菏澤市定陶區黃店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穀雲(yun) 嬌介紹,目前,該鎮從(cong) 業(ye) 人員1.3萬(wan) 餘(yu) 人,從(cong) 業(ye) 農(nong) 戶6000多戶,玫瑰加工企業(ye) 30餘(yu) 家,除鮮切花外,還生產(chan) 玫瑰茶、玫瑰醬、玫瑰糕點等產(chan) 品,年加工玫瑰產(chan) 品8000多噸,年均銷售收入2.3億(yi) 元。
“我們(men) 要加強玫瑰花新品種的培育,大力發展國產(chan) 優(you) 質品種,采取標準化種植模式,提高鮮切花質量,樹立玫瑰品牌意識,推動玫瑰鮮切花市場‘出圈’。”穀雲(yun) 嬌表示,還將加大設施栽培力度,延長花期,提高玫瑰品質,利用跨境電商平台拓寬銷售渠道,讓玫瑰香飄海外。(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