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民網評:以夢為舟 奔向星辰大海

發布時間:2023-06-05 16:17:00來源: 人民網

  清晨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朝霞滿天。這片寂靜遼遠的土地,今日因迎接英雄凱旋而沸騰起來。

  在中國空間站出差180多天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dong) 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五號飛行任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後一棒,也是空間站應用與(yu) 發展階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可以說,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組成的“圓夢乘組”,以出色的表現交出了一份滿分答卷。

  “圓夢乘組”這個(ge) 稱謂,當然與(yu) 夢想有關(guan) 。這份夢想,有費俊龍17年後“重返太空”的壯誌豪情,有鄧清明“準備了24年10個(ge) 月”的執著堅守,有張陸“期待在地球400公裏之上的太空歌唱”的極致浪漫……它同時也寄托著中國人築夢九天、人類探索無盡蒼穹的熾熱期盼。

  夢想結出的果實格外甜美。“圓夢乘組”的成績有目共睹,3名航天員在軌駐留期間,完成大量空間科學實(試)驗,進行了4次出艙活動,圓滿完成艙外擴展泵組安裝、跨艙線纜安裝接通、艙外載荷暴露平台支撐杆安裝等任務,配合完成空間站多次貨物出艙任務,為(wei) 後續開展大規模艙外科學與(yu) 技術實驗奠定了基礎。

  夢想之所以珍貴,往往在於(yu) 顛覆想象和突破創新。神舟十五號乘組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個(ge) 乘組出艙活動次數的紀錄,見證了中國空間站全麵建成的曆史時刻,向全世界展現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卓越能力,踐行了把夢想變成現實的使命初心。

  敢於(yu) 有夢,更要勇於(yu) 追夢、勤於(yu) 圓夢。

  盡管神十五乘組是目前執行空間站任務平均年齡最大的航天員乘組,卻憑借驚人的付出和努力,讓自己的“飛行本領一直保持在青春狀態”。每一步出艙動作的舉(ju) 重若輕,離不開數十年不厭其煩的反複練習(xi) ;每一句“感覺良好”的淡定從(cong) 容,背後是不屈不撓愈挫愈勇的骨氣誌氣。夢想的力量不容小覷。在追夢圓夢的驅使下,猶記得費俊龍為(wei) 了夢想“17年體(ti) 重浮動不超過1斤”的嚴(yan) 格自律;鄧清明訓練時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再來一次”;張陸在深水裏一待就是五六個(ge) 小時,癢了痛了都隻能咬牙堅持。

  “圓夢乘組”捧出的航天碩果,既有航天員個(ge) 人艱苦卓絕的付出,還有千萬(wan) 航天人的密切配合與(yu) 無私奉獻,離不開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e) 30餘(yu) 年的深厚積澱,更有新型舉(ju) 國體(ti) 製的巨大托舉(ju) 。“順利回到祖國,我們(men) 感覺良好”“能被祖國需要就是最幸福的”“眼有星辰大海,胸懷赤膽忠心”……這是神舟十五號3名航天員剛剛回到地球懷抱,麵對全國人民發出內(nei) 心最真摯的感慨。

  此時此刻,神舟十六號已接過神舟十五號傳(chuan) 遞的夢想“接力棒”。前不久,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首次公開亮相,對青少年朋友殷切寄語,要“敢於(yu) 有夢、勇於(yu) 追夢、勤於(yu) 圓夢”。這12個(ge) 字,其實就是航天人拚搏努力的真實寫(xie) 照,是航天事業(ye) 屢創佳績的製勝法寶,也應當成為(wei) 奮鬥者樹立的精神旗幟。

  航天夢連著中國夢,神舟十五號3名航天員的圓夢之旅也再次證明了一個(ge) 道理:這是有夢者的新天地,這是追夢者的新時代,這是圓夢者的新征程!廣大航天人要敢於(yu) 做夢,勇於(yu) 追夢,勤於(yu) 圓夢,麵向中國空間站應用與(yu) 發展階段,在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中,踔厲奮發,敬業(ye) 實幹,努力在浩瀚宇宙書(shu) 寫(xie) 更多中國傳(chuan) 奇。(人民網-觀點頻道 劉詩瑤)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