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務高速增長的向好與隱憂
本報特約評論員
快遞業(ye) 務是一麵鏡子,既是消費市場的折射,也是經濟複蘇的映射。快遞業(ye) 走出疫情陰霾,實現高速增長,既體(ti) 現出中國經濟強勁的增長動力,也說明擴內(nei) 需促消費的各項政策發揮了實效。不過,我們(men) 在看到快遞業(ye) 務量高速增長喜人一麵的同時,也要關(guan) 注快遞業(ye) 發展後勁乏力的隱憂。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不斷改善消費環境,為(wei) 推動快遞業(ye) 繼續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做出不懈努力。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今年我國快遞業(ye) 務量已達500億(yi) 件,比2019年達到500億(yi) 件提前155天,比2022年提前27天。從(cong) 39天破100億(yi) 件,到5個(ge) 月破500億(yi) 件,快遞業(ye) 務量實現了月均“百億(yi) 級”的增長。快遞業(ye) 的火,尤其是和2019年同期相比,意味著快遞行業(ye) 走出了疫情陰霾,進入了高速增長的階段。快遞行業(ye) 體(ti) 現出的強勁的增長動力和發展韌性,說明擴內(nei) 需促消費的各項政策發揮了實效,意味著消費市場的需求得到了較好釋放,也是宏觀經濟充滿活力的標誌。
快遞業(ye) 的迅猛增長,也意味著快遞物流的梗阻因素消除,全國物流通道暢通無阻。除了這些客觀因素以外,最關(guan) 鍵的還是人的因素,即消費者有了能消費、敢消費和願消費的信心。這種信心也源自供給和消費兩(liang) 端,供給側(ce) 前景向好,既為(wei) 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商品,也對擴大就業(ye) 和增長收入是利好;消費端向好則直接和消費者密切相關(guan) ,消費者需求旺盛,就能形成消費對經濟拉動的加法效應,甚至會(hui) 通過量變形成質變。
今年快遞業(ye) 務量超前達到500億(yi) 件,且呈現月均“百億(yi) 級”增長,是國人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的現實寫(xie) 照。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是最重要的引擎。就此而言,1—5月份500億(yi) 件的快遞業(ye) 務單量中,直接體(ti) 現出每個(ge) 網購消費者對消費市場和宏觀經濟的貢獻。個(ge) 人的消費看似微不足道,但是當大量的消費者通過網購平台購物,就會(hui) 累積成宏大的消費數據,成為(wei) 匯聚起提振經濟的澎湃動力。因此,不要小看一張張物流單,每張單子上都反映出宏觀經濟和微觀民生血脈相連而且利益攸關(guan) 。
如今,網購已經成為(wei) 無可抵擋的一種購物方式,成為(wei) 消費的新常態。隻要快遞業(ye) 務量維持高速增長,就能給消費市場注入可持續的微循環動能,也能穩住宏觀經濟預期,確保經濟複蘇的動力不減。從(cong) 1—4月份的經濟數據看,消費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0.4%,增速比1—3月份加快3.1個(ge) 百分點;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wei) 24.8%,占比較1—3月份提升0.6個(ge) 百分點。
此外,6月份還會(hui) 迎來“6·18”網購旺季,以及“雙11”年底網購狂歡,因此快遞業(ye) 務單量還會(hui) 維持增長大勢。不過,在現有的消費模式下,網購消費品的範疇可能不會(hui) 有更多的拓展空間。即使平台和物流企業(ye) 通過技術升級提升了購物體(ti) 驗或者提高了快遞效率,網購單量的增長也有極限,網購零售額也有限度。所以,既要看到快遞業(ye) 務單量高速增長的“喜”,也要關(guan) 注快遞業(ye) 務潛在的市場之“憂”。
就好的方麵而言,快遞業(ye) 已經徹底擺脫了疫情時期的頹勢。被阻斷的產(chan) 銷通道被疏通,供需兩(liang) 端也被打通,線上線下也被連通,被抑製的網上消費動能被充分激活,這些都為(wei) 經濟複蘇提供了足夠的動力。然而,隨著被抑製的網購消費動能得到釋放,各項促消費的政策得到發揮之後,快遞業(ye) 務或麵臨(lin) 著後勁乏力的困難。簡言之,1—5月份快遞業(ye) 務量的大幅增長,雖然和經濟複蘇的基本麵相吻合,但更多是疫後快遞業(ye) 務的自然釋放和消費政策刺激的結果。
就憂的方麵而言,快遞業(ye) 務單量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雖然業(ye) 務量並未達到市場飽和,但發展空間依然具有局限性。而且,雖然一季度的GDP增速不錯,但是4月份經濟數據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表現在消費市場上,就是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仍待提升,消費環境還需改善,消費市場恢複的基礎仍需鞏固。折射到快遞業(ye) 務上,就會(hui) 對業(ye) 務單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快遞業(ye) 務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市場供需係統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任何短板要素,都會(hui) 引發供給側(ce) 和消費端的連鎖反應。
總之,快遞業(ye) 務是一麵鏡子,既是消費市場的折射,也是經濟複蘇的映射。我們(men) 在看到快遞業(ye) 務量高速增長喜人一麵的同時,也要關(guan) 注快遞業(ye) 發展後勁乏力的隱憂,推動快遞業(ye) 繼續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