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政務,讓群眾更暖心
規範網上辦事服務,合理配置資源、線上線下並行,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就近辦、網上辦、掌上辦”……針對服務中的難點,聚焦群眾(zhong) 辦事的痛點,各地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推動社會(hui) 治理邁向社會(hui) “智理”。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ti) 布局規劃》提出,推進數字社會(hui) 治理精準化。數字技術正賦能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為(wei) 中國發展注入新動能。
“自助導辦”不用來回跑
在上海市嘉定區行政服務中心政務大廳的主入口,“自助導辦”專(zhuan) 區集中擺放了數台高頻自助終端設備,方便了不少市民。劉先生來辦理出入境相關(guan) 手續,由於(yu) 材料較多,遺漏了社保單。他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通過自助終端設備很快完成打印。
高頻自助終端設備還提供不動產(chan) 登記查詢、醫保個(ge) 人信息查詢等服務,在完全不占用窗口資源的同時,快速協助辦事人員完成事項辦理。嘉定區行政服務中心窗口管理科工作人員陸女士說:“前不久我們(men) 投放‘無人值守工作台’高頻自助終端設備,市民隻要點擊要辦理的事項,設備上的視頻播放區域就會(hui) 播放實操步驟。”
在浙江,通過數字政府、數字政務改革,以“網辦優(you) 先、自助為(wei) 輔、窗口兜底”的政務服務新模式展現民生溫度。在江蘇,全國首個(ge) 以數字化手段實現多元化空地聯運功能的跨省城市航站樓日前在蘇州啟用,“一站式”功能讓旅客直呼便捷。
專(zhuan) 家認為(wei) ,要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ti) 係“兩(liang) 大基礎”,這是建設數字中國、提升社會(hui) 治理能力的兩(liang) 個(ge) 底座。
智慧平台“村村享”
建設數字農(nong) 村,是當前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數字中國建設整體(ti) 布局規劃》提出,深入實施數字鄉(xiang) 村發展行動,以數字化賦能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建設和鄉(xiang) 村治理。
在“中國蔬菜之鄉(xiang) ”山東(dong) 壽光,60萬(wan) 畝(mu) 蔬菜大棚成了一座座現代化的農(nong) 業(ye) 工廠,一台台機器人在各大棚內(nei) 自如“行走”,完成授粉、運輸、噴藥、巡檢、分揀等操作。“雲(yun) 端”種植使蔬菜產(chan) 量提升了10%,商品果率提升了15%至20%,為(wei) 農(nong) 民增產(chan) 增收拓寬了渠道。現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成為(wei) 農(nong) 民的新工具。
專(zhuan) 家認為(wei) ,以新一代數字技術為(wei) 支撐,聚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需求,加快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將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強大助力。
數字技術具有精準快速的優(you) 勢,能夠提升鄉(xiang) 村治理的科學性。重慶市渝北區整合基層黨(dang) 建、產(chan) 業(ye) 、鄉(xiang) 村旅遊、村民信息等數據,建立“村村享”智慧治理平台,解決(jue) 了群眾(zhong) 辦事門難找、跑路遠、環節多、手續繁等突出問題,讓村民辦事從(cong) “最多跑一次”到“跑也不出村”。浙江省德清縣“數字鄉(xiang) 村一張圖”歸集了當地58個(ge) 部門的282類基礎數據,全縣137個(ge) 行政村的數據都接入“德清城市大腦”,可以自動生成相關(guan) 數據報表和趨勢分析,供有關(guan) 部門研判決(jue) 策,指導各村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各地實踐表明,數字技術賦能,可以大幅提升鄉(xiang) 村治理的效率和精準度,不斷提升鄉(xiang) 村治理現代化水平。
“數字政府”探索空間大
近年來,數字化滲透到中國的千行百業(ye) ,多地做強做優(you) 做大數字經濟,支持數字企業(ye) 發展壯大。例如,深圳持續出台政策鼓勵供應鏈企業(ye) 提升數字化水平,截至2022年底,93%的深圳物流與(yu) 供應鏈企業(ye) 已開展數字化轉型。
專(zhuan) 家認為(wei) ,數字政府業(ye) 務應用趨於(yu) 高效協同,市場監管、社會(hui) 治理、政務服務等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政府機關(guan) 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信息技術拉動政府業(ye) 務流程改革優(you) 化;數據中台、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共性應用更加趨向敏捷賦能,雲(yun) 、網、端支撐能力效果顯著;數字政府與(yu)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協同發展,城市大腦已成為(wei) 賦能城市治理能力與(yu) 治理體(ti) 係現代化的重要底座。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目前數字政府建設尚處於(yu) 成長階段,數字政府建設體(ti) 係化布局凸顯,但技術標準、應用場景、配套機製等仍有待成熟,數字政府項目的運營機製、數據管理仍有較大探索空間。
山東(dong) 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亞(ya) 男認為(wei) ,建設公平規範的數字治理生態,為(wei) 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了健康可持續的國內(nei) 發展環境,數字中國建設具有廣闊的上升空間和發展潛力。(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