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第三屆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發展高層論壇舉行

發布時間:2023-06-05 16:35:00來源: 光明日報客戶端

  第三屆金融科技與(yu) 數字經濟發展高層論壇日前在北京師範大學舉(ju) 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金融科技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王守軍(jun)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趙維久、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曉燕、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許憲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等出席論壇。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yu) 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戚聿東(dong) 主持開幕式。

  王守軍(jun) 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北京師範大學依托北京校區和珠海校區一體(ti) 兩(liang) 翼的發展格局,加快布局數據科學、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數字經濟等學科領域,不斷深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的創新和探索,與(yu)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單位在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和師資隊伍建設方麵進行深入務實的合作。未來歡迎社會(hui) 各界力量進一步參與(yu) ,形成人才培養(yang) 的合力,多方聚力、多管齊下,構建起政產(chan) 學研用深度合作平台。

  趙維久闡述了麵對當前數字經濟和金融科技發展呈現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北京在金融科技方麵的發展實踐:一是貫徹落實好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堅持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加強數字技術和數據技術底層通用技術的研發以及相關(guan) 算力、算法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在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當中拓展應用;二是積極應用監管科技和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率先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實施穿透式監管,發展監管科技,提升金融風險預警的能力,同時重視發揮第三方組織的作用;三是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堅持科技引領、人才驅動,進一步提升產(chan) 業(ye) 服務平台的建設,支持市場主體(ti) 平等有序的競爭(zheng) ,營造公開透明公平一致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積極支持開展金融科技業(ye) 內(nei) 的交流活動。

  張曉燕指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為(wei) 中國在外部因素複雜、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提供了強勁的核心動能。大學是人才培養(yang) 的基地,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願意與(yu) 兄弟院校一起,發展金融科技理論,真正研究金融科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挑戰和機遇,多方解決(jue) 痛點難點,提升金融科技人才培養(yang) 質量。

  許憲春的發言題目是數字經濟發展給政府統計帶來的挑戰。數字經濟發展給政府統計帶來兩(liang) 大方麵挑戰:一是數據爆發式增長和數據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給政府統計帶來的挑戰,包括數據作為(wei) 一種新的產(chan) 品、新的資產(chan) 、新的生產(chan) 要素對政府統計帶來一係列挑戰。二是數字經濟測度給政府統計帶來一係列挑戰,包括數字經濟增加值的核算、數字經濟指標體(ti) 係的構建和數字經濟指數的編製以及數字經濟衛星賬戶編製等。這些問題都有待廣大學者、政府統計工作者和學生們(men) 進一步研究,也會(hui) 產(chan) 生一係列具有創新性和國際性的研究成果。

  陳道富的發言題目是數字時代推動金融演化。金融科技加速金融機構和業(ye) 務的邊界模糊。金融的本質是創造和使用人類普遍信任、實現跨時空和人群的經濟資源聚散再配置和社會(hui) 治理。金融的外部形態和載體(ti) 是不穩定的,但功能卻相對穩定。金融行為(wei) 背後是分析能力和信任,核心能力體(ti) 現在對數據和模型使用的判斷上。

  (通訊員陳夙 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靳曉燕)

  [ 責編:叢(cong) 芳瑤]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