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焦慮?三腳凳模型幫你調整心態
心理學中,身體(ti) 冷靜、思維自信、精神專(zhuan) 注共同構建的三腳凳模型適用於(yu) 所有的考試。
——————————
夏日的熏風不僅(jin) 送來了花香與(yu) 蟬鳴,也送來了高考衝(chong) 刺的號角,高三學生正在爭(zheng) 分奪秒地備考。考生期望自己能夠胸有成竹地踏入考場,但考前難免焦慮。如何應對考前焦慮,調整好心態,在高考中發揮出應有水平呢?
以往的國內(nei) 研究發現,46%-59%的高三學生會(hui) 在高考前出現中等以上程度的考前焦慮,也就是說高三學生普遍存在比較明顯的焦慮情緒。過高的考前焦慮會(hui) 使學生的學習(xi) 效率降低,思維受阻,甚至導致神經衰弱、自我封閉。那麽(me) ,如何幫助高三學生緩解高考前焦慮呢?想要調整高考前的焦慮狀態,高三學子可以運用“三角凳理論”認識和應對焦慮。
在幾何學中,三角形具有穩定、堅固、耐壓的特性;而在心理學中,身體(ti) 冷靜、思維自信、精神專(zhuan) 注共同構建的三腳凳模型適用於(yu) 所有的考試。有些學生在考試來臨(lin) 時很緊張,難以放鬆,甚至手抖到握不住筆,這就是身體(ti) 冷靜這一條凳子腿很弱的表現;有些學生認為(wei) 自己能力不足,容易為(wei) 失敗氣餒,這就是思維自信方麵較弱;有些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複習(xi) 或考試,或者注意力容易分散,會(hui) 分神擔心考差了怎麽(me) 辦,則是精神不專(zhuan) 注。考生可以從(cong) 自己最薄弱的方麵入手,而在這方麵付諸的努力也會(hui) 與(yu) 另外兩(liang) 方麵相關(guan) 聯,使整個(ge) 三腳凳得到強化,幫助全麵調整考試心態。
《戰勝考試焦慮》一書(shu) 提到,三腳凳的每個(ge) 方麵都可以先從(cong) 覺察入手,再應用三種工具分別針對性地讓自己保持冷靜、自信和專(zhuan) 注。具體(ti) 而言,如果想提升身體(ti) 冷靜,考生要學會(hui) 覺察自己的身體(ti) 狀態,了解考前焦慮時身體(ti) 會(hui) 出現哪些跡象,如屏住呼吸或呼吸紊亂(luan) 、感覺不踏實、感官關(guan) 閉等。不冷靜的表現因人而異,但都像指示牌一樣在向你傳(chuan) 遞信息。培養(yang) 對自身敏銳的覺察力有助於(yu) 控製應激水平,也能更好地運用讓自己冷靜下來的3種工具:一是進行腹式呼吸,用鼻子深深地吸氣,感受空氣下沉到腹部,再用嘴呼氣,感受氣體(ti) 自然釋放,重複三次調整呼吸;二是使用著陸技術,感受雙腳踩在地麵的感覺,以及地麵為(wei) 雙腳的支撐,或者抓握一個(ge) 物品,感受其溫度與(yu) 觸感,再張開手指,放鬆手部,感受手指末端的感覺;三是充分調動感官,如環顧四周,無聲地快速報出看到的事物,擴展視野,與(yu) 感官建立聯結,幫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當下,遠離焦慮。
上述工具不僅(jin) 可以用於(yu) 調整考前焦慮,在考試中也適用,比如去年高考數學“難上熱搜”,有考生在考數學時大腦一片空白,甚至在考下一科目時依然焦慮。在這些情況下都可以嚐試腹式呼吸、著陸技術和充分調動感官,讓自己盡快冷靜下來,繼續解題。
有些考生平時刻苦鑽研,認真上課並完成練習(xi) 題,明明在考前作好了充分的準備,遇到大考時成績卻不如平時看起來遊手好閑的同學,陷入自我懷疑的他們(men) 在下一次考試時腦海裏就開始自動播放:你不如別人天才,你複習(xi) 的不是考試的知識點,你做不對這道題的……這些考生缺乏信心,被消極的自我評價(jia) 束縛了手腳,需要加強思維自信。這些考生可以在考前進行自我對話,探究瓦解自信的消極觀念:你對自己的表現抱有哪些否定的想法?比如我不是天才;你能想象到考試最糟糕的結果是什麽(me) ?比如多科不及格,高考落榜;如果你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哪些人會(hui) 對你感到失望,他們(men) 會(hui) 說些什麽(me) 做些什麽(me) ?比如父母會(hui) 數落你辜負了他們(men) 的辛勤付出;當你陷入自我懷疑時,你處於(yu) 什麽(me) 狀態?比如思維混亂(luan) ,無法解題。這些消極觀念就像默認歌單,會(hui) 在考試挑戰來臨(lin) 時自動開啟循環播放。當我們(men) 認清了這些歌曲的套路,就可以在它唱響時按下暫停鍵。我們(men) 要告訴自己: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未來臨(lin) ,我們(men) 不必在悔恨的過去與(yu) 想象的糟糕未來之間反複橫跳,你完全可以在當下采取行動。
具體(ti) 而言,書(shu) 中介紹了3種建立自信的工具:一是傾(qing) 吐,想象你值得信賴的密友(好朋友、親(qin) 人、偶像、寵物、你自己)在你麵前,你把所有的想法,包括前麵總結的消極觀念,都一股腦兒(er) 地吐露出來,而你的密友對你的吐槽不帶評判地照單全收。傾(qing) 吐就像呼吸,釋放濁氣,才能吸入新鮮空氣。傾(qing) 吐完畢後,二是反饋,想象密友聽完之後對你回應,比如“你能力很強,成功離你不過咫尺之遙,隻要大膽放手去做就行了”。聆聽並接納積極的反饋就好像品嚐營養(yang) 豐(feng) 富的精神食糧。三是設想,仔細設想可以打破消極觀念的每一件事,想象自己做好了這些事。比如你準備看完這一章的知識點,並在看完後合上資料進行回顧。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缺乏自信的人隻要朝困境外踏出一小步,就能朝目標不斷前進。
在精神專(zhuan) 注維度,同樣需要先覺察自己的分心活動,可以列成一份清單,詳細分析自己會(hui) 把時間花在哪些計劃外的事情上,如發呆,玩遊戲,四處溜達,轉筆……當你發現自己正在做這些事情,就要意識到分心了,捫心自問:分心時你有哪些感覺?如緊張、迷茫、精神不振。如果在分秒必爭(zheng) 的考場中,我們(men) 經常分心,或者無法迅速收心,隨著時間流逝,焦慮情緒會(hui) 不斷滋長。所以,我們(men) 要提前在考前發現自己的壞習(xi) 慣,並做出轉變。
保持專(zhuan) 注也有三種工具:工具一是停止,想象自己正在為(wei) 下周的考試複習(xi) ,而你忽然分心,想拿手機玩遊戲,這時候請你提醒自己:我偏離了學習(xi) 目標,玩遊戲能幫助我實現目標嗎?答案是不能,所以要停止分心。工具二是傾(qing) 聽,傾(qing) 聽內(nei) 心的聲音:當你讓自己停止分心時,需要做什麽(me) 來實現你的目標?或許你內(nei) 心在說“繼續複習(xi) 剛剛的章節”。工具三是踐行,去做內(nei) 心讓你做的事情,馬上行動,不要給自己抵抗或拖延的時間。容易分心的人還可以把自己的目標放到顯眼的位置時刻提醒自己,如把手機桌麵設為(wei) 自己的理想大學。
高考是一次重要的考試,但高考之後,人生中更多無法避免的“考試”會(hui) 一一揭開序幕,我們(men) 學會(hui) 運用這些工具,也能讓我們(men) 在人生的各種嚴(yan) 峻考驗中保持冷靜、自信、專(zhuan) 注,在未來道路上遇見更高層次的自己。
黃彬彬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