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專家學者“把脈”滇池文旅:綠色生態優先 在地文化賦能

發布時間:2023-06-06 15: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昆明6月5日電 (熊佳欣)“環滇池文旅開發要堅持綠色生態優(you) 先,堅持整體(ti) 性文化空間布局,激活獨具特色的在地文化,通過藝術融合、IP打造等方式為(wei) 文旅產(chan) 業(ye) 賦能。”5日,清華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院長胡鈺在調研滇池沿岸文旅產(chan) 業(ye) 後如是表示。

  當日,來自清華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雲(yun) 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等多位專(zhuan) 家學者走進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調研滇池沿岸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挖掘當地曆史文化,研討如何以文化助力滇池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

  “從(cong) 古滇國悠遠而神秘的曆史,到近代西南聯大弦歌不輟的佳話,滇池沿岸豐(feng) 富的文化資源是實現文旅產(chan) 業(ye) 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胡鈺表示,滇池文化具有獨特、深厚的在地性,需要在保護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其內(nei) 涵。外來的創意資本能為(wei) 滇池文旅帶來符合時代潮流的生機與(yu) 活力,但最終必須以在地文化為(wei) 依托才能在文旅市場中形成差異化優(you) 勢,讓滇池文旅產(chan) 業(ye) 真正“活起來”。

  雲(yun) 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副主席、雲(yun) 南省美術家協會(hui) 主席羅江說,從(cong) 古至今,滇池都是藝術家的靈感沃土,保護好滇池生態環境是所有發展的基礎。他建議充分發揮藝術的作用促進滇池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在滇池沿岸打造一批獨立美術館,主題環境與(yu) 當地曆史、民俗、非遺充分互動,通過舉(ju) 辦不同的展覽吸引藝術家與(yu) 相關(guan) 愛好者前來創作、打卡,並同藝術類院校開展合作,為(wei) 學生提供研究、創作與(yu) 社會(hui) 實踐的機會(hui) ,在“雙向奔赴”中為(wei) 文旅產(chan) 業(ye) 賦能。

  “在調研中我們(men) 了解到,海晏村等滇池沿岸村莊頗受年輕人歡迎,這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展現了滇池文旅在年輕客群中的吸引力。”清華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博士研究生陳詩麗(li) 建議,在滇池沿岸打造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基地,通過課題研究、文化調研等方式從(cong) 專(zhuan) 業(ye) 角度梳理文化脈絡,吸引更多富有知識的年輕人參與(yu) 到滇池沿岸文旅構思、實踐之中,並廣泛邀請留學生參與(yu) ,匯聚國際力量講好滇池文旅的新生代故事。(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