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洱海經驗”走得更遠 生態紀實文學作品《海菜花開——洱海邊的重托與守望》在滬首發
中新網上海6月5日電 (記者 許婧)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生態紀實文學作品《海菜花開——洱海邊的重托與(yu) 守望》新書(shu) 發布暨出版座談會(hui) 在上海交通大學舉(ju) 行。
該書(shu) 講述了水生態環境學者孔海南奔赴洱海湖畔,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帶領團隊堅守一線十幾載,與(yu) 當地各族人民密切配合,讓曾經不堪重負的洱海逐漸恢複清澈的故事。
湖泊富營養(yang) 化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難題之一,以孔海南教授為(wei) 代表的一批學者從(cong) 20世紀90年代就投身湖泊治理,見證了我國在湖泊治理上理念與(yu) 政策的變遷和發展。
海菜花被譽為(wei) “環境監測員”,對生長環境的水質要求極高。20多年前,洱海的汙染差點讓海菜花湮滅在湖麵之下。近年來,隨著洱海生態保護力度加大,水質持續向好,海菜花一大片一大片盛開在洱海各個(ge) 湖灣中。海菜花隨之在社交網絡上走紅,許多遊客慕名來遊洱海,拍完照還要去附近的飯店點一道“水性楊花”。
海菜花能夠再次盛開,是以孔海南為(wei) 代表的一代代“治水人”為(wei) 中國的治水事業(ye) 接續奮鬥的結果。
孔海南50歲時從(cong) 日本回國,入職上海交大,為(wei) 學生教授治水知識。與(yu) 一般人印象中的科學家不同,孔海南並未久居研究所,而是走出學校,帶著學生深入鄉(xiang) 村一線,十幾年如一日,將學術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在孔海南的感召下,一批批科技工作者前赴後繼,與(yu) 大理當地的幹部和百姓共同進退,實現“將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團隊以保護、治理洱海為(wei) 主業(ye) ,並在產(chan) 業(ye) 升級、地區發展等方麵提供智力支持,幫助當地農(nong) 民種植低汙染高經濟價(jia) 值的農(nong) 作物,建議當地政府發展旅遊業(ye) 、會(hui) 展業(ye) 等,當地政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對“兩(liang) 山論”的深刻實踐。
資深報告文學作家、本書(shu) 作者朱大建介紹說,該書(shu) 創新報告文學表達形式,一邊講述感人故事,一邊根據故事發展,講述我國生態環境治理政策與(yu) 舉(ju) 措,用通俗的筆法講解汙染防治、生物習(xi) 性等水生態環境專(zhuan) 業(ye) 問題,以“水質試金石”海菜花的消失與(yu) 重現為(wei) 線索,將敘事與(yu) 科普相結合。同時,書(shu) 中插入大量實景照片與(yu) 資料圖片,還通過二維碼配合音視頻等多媒體(ti) 形式,立體(ti) 化呈現守護洱海的過程。
“孔海南自2013年心髒動過大手術之後,仍擔負著項目首席科學家的重任,他的故事令我感動。在治理洱海的漫漫歲月中,孔海南扮演著‘貢獻者、參與(yu) 者、見證者’的角色。”朱大建說,本書(shu) 主要講述以孔海南為(wei) 代表的科學家團隊如何實現“科技支撐”。受限於(yu) 采訪素材等,有些方麵無法做更多敘述,但也涉及到了。本書(shu) 前三章主要描畫作為(wei) “貢獻者”的孔教授,後三章中,孔教授以“參與(yu) 者”“見證者”的角色貫穿前後。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社長陳華棟說,策劃出版這本書(shu) ,是希望進一步傳(chuan) 播科學環保理念,而且,將把這本書(shu) 作為(wei) 中國優(you) 秀生態文學作品推介給世界,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環境保護的決(jue) 心和能力。
上海交大黨(dang) 委書(shu) 記楊振斌為(wei) 本書(shu) 作序。他在序言中表示,洱海的保護治理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多方協同配合。上海交大對口幫扶洱源縣,持續幫助滇西地區產(chan) 業(ye) 、教育、生態和醫療衛生事業(ye) 發展,在環境治理、汙染防治等學科領域提供智力支持,幫助當地引進低汙染、高產(chan) 值的經濟作物,指導科學培育種植海菜花,帶動當地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這一協同的過程也是生態發展觀念逐漸靠攏、趨向和諧的過程。隨著洱海治理被納入大理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和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規劃,洱海保護實現了從(cong) “一湖之治”向“全域之治”“生態之治”的轉變。當綠水青山重現,金山銀山也就有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楊振斌期待通過《海菜花開——洱海邊的重托與(yu) 守望》這本書(shu) ,能讓更多人認識、關(guan) 注、投身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讓我們(men) 的天更藍、雲(yun) 更白、山更綠、水更清。(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