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機關整治醫美行業亂象 推動“顏值經濟”健康發展
政法機關(guan) 多舉(ju) 措助力整治醫療美容行業(ye) 亂(luan) 象
能動履職推動“顏值經濟”健康發展
編者按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美容行業(ye) 蓬勃興(xing) 起,但非法行醫、虛假宣傳(chuan) 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也隨之而來。
為(wei)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維護醫療美容行業(ye) 市場秩序,各級政法機關(guan) 針對醫美行業(ye) 亂(luan) 象,加大懲治力度,提升履職水平,強化源頭治理,保障人民群眾(zhong) 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護航新興(xing) 行業(ye) 健康發展。本報今天特刊發一組相關(guan) 報道,敬請關(guan) 注。
□ 本報記者 董凡超
非法行醫、虛假宣傳(chuan) 、假貨頻現……近年來,伴隨“顏值經濟”蓬勃增長,一些不法機構打出了醫療美容的幌子,致使醫美行業(ye) 亂(luan) 象頻出。
自2022年9月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11部門開展全國醫療美容行業(ye) 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治理行動。各地政法機關(guan) 在有力整治醫美行業(ye) 虛假宣傳(chuan) 、非法行醫、假貨頻現、價(jia) 格欺詐等違法違規問題的同時,助力進一步健全監管規則,提升醫療美容行業(ye) 發展質量,努力讓“顏值經濟”合規發展、讓人民群眾(zhong) “美得放心”。
依法打擊違法違規行為(wei)
一個(ge) 非法郵寄的快遞包裹牽出一起特大生產(chan) 銷售偽(wei) 劣醫美產(chan) 品案……2022年初,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某快遞包裹內(nei) 有違反國家進出口管理規定的物品,隨即順藤摸瓜,查出以方某為(wei) 首進行生產(chan) ,劉某、陳某進行銷售的非法產(chan) 銷偽(wei) 劣醫美產(chan) 品犯罪團夥(huo) 。該團夥(huo) 利用合法公司作掩護,在廣東(dong) 廣州、浙江寧波、江蘇淮安等地生產(chan) 用於(yu) 醫療美容行業(ye) 的假劣玻尿酸等產(chan) 品,並通過網絡渠道出售至吉林市等多地,形成了上遊生產(chan) 、中遊代理、下遊銷售的犯罪鏈條。
鎖定犯罪團夥(huo) 後,吉林市公安局立即成立專(zhuan) 案組開展偵(zhen) 查工作,逐步摸清了該團夥(huo) 的人員組成及藏匿窩點並開展收網行動,共抓獲涉案嫌疑人72名,查處窩點9處,繳獲偽(wei) 劣肉毒素2400餘(yu) 支、玻尿酸1.2萬(wan) 餘(yu) 支,扣押生產(chan) 器械若幹,凍結涉案資金1000餘(yu) 萬(wan) 元。
這是政法機關(guan) 能動履職、依法打擊醫美行業(ye) 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一個(ge) 縮影。
自全國醫療美容行業(ye) 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治理行動開展以來,各地各有關(guan) 部門持續加大執法力度,從(cong) 嚴(yan) 從(cong) 重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wei) ,辦理了涉醫美藥品、醫療器械、虛假廣告等一係列案件。
河北省出動衛生監督執法人員5788人次、執法車輛923台次,檢查各類醫療美容機構324家,立案40起,已結案33起,罰款40餘(yu) 萬(wan) 元。江西省高效建立全省專(zhuan) 項治理工作“三清單一台賬”,構建互聯網平台監測模型,強化聯動執法,排查醫療美容相關(guan) 主體(ti) 1997家、生活美容機構1947家,檢查覆蓋率達100%。重慶市對醫美主體(ti) 集中、違法線索量大的中心城區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各部門立案199件,其中刑事案件3件,川渝兩(liang) 地聯合曝光違法醫美廣告典型案例4件,重慶專(zhuan) 班專(zhuan) 題曝光醫療美容典型案例10件。
加強監管擠壓犯罪空間
2022年2月,湖北省武漢市礄口區人民檢察院在開展醫療美容行業(ye) 公益訴訟專(zhuan) 項監督中,發現轄區兩(liang) 家規模較大的醫療美容機構存在未嚴(yan) 格執行藥品養(yang) 護管理製度、藥品與(yu) 非藥品混放等違法行為(wei) ,增加了用藥安全隱患。
就此,礄口區檢察院向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督促整治醫療美容機構藥品儲(chu) 存不規範等問題,並開展全麵排查整治。
收到檢察建議後,礄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上述兩(liang) 家醫療美容機構進行檢查,並依法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shu) 》。此外,該局還圍繞藥品購進管理、藥品儲(chu) 存管理、特殊藥品管理等明確責任分工,分階段開展醫療機構自查、現場監督檢查等工作。檢察機關(guan) 在對該案開展“回頭看”時,發現涉案違法行為(wei) 均已整改到位,兩(liang) 家醫療美容機構也建立了較為(wei) 完善的藥品管理製度。
據介紹,武漢市檢察機關(guan) 在開展醫療美容行業(ye) 公益訴訟專(zhuan) 項監督中,走訪調查各類醫療美容機構200餘(yu) 家,立案辦理醫療美容領域公益訴訟案件68件,集中梳理了醫療美容機構藥品管理、醫療器械、醫療廣告等方麵12個(ge) 具體(ti) 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武漢市人民檢察院向該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檢察建議,促推全市範圍開展醫療美容行業(ye) 專(zhuan) 項整治。
“接下來,我們(men) 還將積極利用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與(yu) 公益訴訟檢察建議轉化銜接工作機製,匯聚整治合力,堵塞監管漏洞,促進行業(ye) 規範運行,以檢察履職守護人們(men) ‘顏值’安全。”武漢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副主任趙春蕾說。
醫療美容兼具醫療屬性和消費屬性,涉及監管部門多,直接關(guan) 係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健康安全,醫療美容行業(ye) 的持續健康發展更離不開規範高效的行業(ye) 監管。
今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ye) 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ye) 監管工作,規範和促進醫療美容行業(ye) 發展提出一係列針對性舉(ju) 措。
“《意見》對強化醫美行業(ye) 監管作出了較為(wei) 全麵的規範,明確規定醫療美容服務屬於(yu) 醫療活動,必須遵守衛生健康有關(guan) 行業(ye) 準入的法律法規。”中國政法大學傳(chuan) 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意見》有針對性地糾正了過往在醫美與(yu) 生活美容管理上的一些誤區,有利於(yu) 規範醫療美容服務行為(wei) 。
“此外,《意見》著重強調跨部門綜合監管,從(cong) 登記管理、資質審核、‘證’‘照’信息共享、通報會(hui) 商、聯合抽查檢查、協同監管、行刑銜接等多個(ge) 維度同時發力,構建了貫通協同、高效聯動的監管體(ti) 係。”朱巍說,接下來,各有關(guan) 部門應嚴(yan) 格落實《意見》要求,持續加強對相關(guan) 醫療美容機構、生活美容機構等單位、場所的現場檢查,加大查處力度,加強行刑銜接,進一步擠壓違法違規行為(wei) 空間。
警惕“容貌焦慮”現象
“平價(jia) 醫美組合,‘學生黨(dang) ’看過來”“少女感真的是玻尿酸給的”“大學生醫美初嚐試”……打開某知名網絡社交平台,輸入“醫美”等關(guan) 鍵詞,各類整形醫美營銷筆記、宣傳(chuan) 廣告令人目不暇接,許多麵向“低齡求美者”的引導營銷也密集出現在評論區。
不依賴傳(chuan) 統媒體(ti) 打廣告,不靠線下渠道攬客,通過在網絡社交媒體(ti) 製造“容貌焦慮”、誇大醫美效果,再引流到線下機構。這種套路已成為(wei) 一些不法機構的慣用招式,其背後暗藏的亂(luan) 象已嚴(yan) 重危害群眾(zhong) 身心健康,引發大量消費糾紛,有的還釀成了醫療事故。
“虛假宣傳(chuan) 、誇大醫美效果、對手術風險警示不足等,都是當前醫美行業(ye) 存在的典型問題。”朱巍表示,在行業(ye) 魚龍混雜的情況下,消費者自身也需要增強風險意識,還可以通過衛生部門的官方網站,查驗醫美機構相關(guan) 經營證件、醫師證件等是否合規、有效,可以通過藥監部門的官方網站,判斷藥物、器械等產(chan) 品生產(chan) 渠道是否正規,是否有潛在風險。
朱巍認為(wei) ,未成年人因為(wei) 閱曆不足更容易上當受騙,今後應在未成年人保護相關(guan) 立法中增加禁止性規定,各有關(guan) 部門應嚴(yan) 格限製經監護人同意的醫美項目,履行嚴(yan) 格限製性程序和條件,並開展有針對性的監督檢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