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首筆林果樹碳匯貸成功落地 開辟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新路徑
中新網6月7日電 題:江蘇首筆林果樹碳匯貸成功落地,開辟金融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路徑
中新財經記者 夏賓
江蘇省首筆“林果樹碳匯貸——梨園貸”7日在鹽城市大豐(feng) 區落地。郵政儲(chu) 蓄銀行大豐(feng) 支行向鹽城市時鳴現代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大豐(feng) 區大中街道精品梨園”項目授信2億(yi) 元,貸款期限10年。
據悉,該筆梨園貸,以梨樹種植產(chan) 生的減碳量、固碳量遠期收益權為(wei) 切入點,將碳匯質押作為(wei) 增信手段,解決(jue) 融資困難問題,打通了金融支持林果樹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綠色通道”。
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wei) 碳水化合物固定在植被與(yu) 土壤當中,從(cong) 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在調節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方麵起著極為(wei) 重要的作用。與(yu) 現行的人工生態林碳匯項目相比,林果樹種植麵積更加廣泛,具有顯著的生態調節作用。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崔榮華在提案中建議,將林果樹納入“碳匯交易”市場,不但有利於(yu) 發展農(nong) 業(ye) 經濟,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還可挖掘碳匯潛力,推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
為(wei) 此,人民銀行大豐(feng) 支行在鹽城市中心支行全程指導下,先行先試,推動郵政儲(chu) 蓄銀行大豐(feng) 支行在“大豐(feng) 區大中街道精品梨園”項目中,創新地將碳匯質押作為(wei) 重要增信手段,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當日碳排放交易價(jia) 格為(wei) 依據,以該項目實施後產(chan) 生的碳匯量遠期收益權為(wei) 質押,並通過人民銀行動產(chan) 融資統一登記公示係統進行質押權利登記和公示,成功地破解了該項目前期由於(yu) 有效擔保不足而陷入困境的難題。
據黃海濕地研究院測算,精品梨園項目實施後產(chan) 生的碳匯量顯示,在貸款期限內(nei) ,該項目累計減碳、固碳17.37萬(wan) 噸。
該項目通過整合鹽城市大豐(feng) 區大中街道早酥梨種植資源,由鹽城市時鳴現代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負責統一實施,整合後梨樹種植麵積約1.9萬(wan) 畝(mu) ,規模化效應顯著。預計帶來包括項目自身的銷售收入15000萬(wan) 元;當地農(nong) 民的土地流轉收入1930萬(wan) 元和用工收入2000萬(wan) ;旅遊觀光和采摘收入500萬(wan) 元的經濟效益。
“梨園貸”的成功落地,將進一步提升大中街道早酥梨的品牌形象,帶動早酥梨產(chan) 業(ye) 一體(ti) 化發展,促進文旅、農(nong) 旅一體(ti) 化發展,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充實當地農(nong) 民的“錢袋子”,富民增收效應凸顯。
此次在大豐(feng) 落地的全省首單“林果樹碳匯貸——梨園貸”,是大豐(feng) 繼去年8月推出的全國首單基於(yu) 自然保護的濕地修複碳匯貸、今年1月推出的全省首單“海洋藍色碳匯貸——紫菜貸”後,聚焦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領域推出的又一款碳金融創新產(chan) 品。
未來,人民銀行大豐(feng) 支行將堅定充當金融“碳”路先鋒,繼續推動轄內(nei) 金融機構加大“碳”金融創新力度,深入挖掘轄內(nei) 碳匯“聚寶盆”,持續擴大碳匯創新運用成果,全力服務濕地保護、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領域,為(wei) 構建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雙贏新格局貢獻金融智慧和金融力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