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過勞肥”大腦機製揭示

發布時間:2023-06-12 15:12: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普基地】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當人感到“壓力山大”時,一份高卡路裏的零食似乎是一種慰藉,但這樣的“搭配”並不利於(yu) 健康。據發表在最新一期《神經元》雜誌上的論文,澳大利亞(ya) 悉尼加文醫學研究所科學家揭示了導致這種“過勞肥”的大腦機製。

  雖然一些人有壓力時沒什麽(me) 胃口,但大多數人會(hui) 比平時吃得更多,且會(hui) 選擇高熱量、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為(wei) 了解是什麽(me) 驅使了這些飲食習(xi) 慣,研究小組在小鼠模型中調查了大腦不同區域在不同飲食下對慢性壓力的反應。

  研究發現,在短期高脂肪飲食的小鼠體(ti) 內(nei) ,有一個(ge) 被稱為(wei) 外側(ce) 韁核的區域非常活躍,它通常會(hui) 抑製大腦獲得獎勵信號的反應,從(cong) 而避免動物暴飲暴食。然而,當小鼠受到長期的壓力時,大腦的這一部分保持沉默,因此允許獎勵信號保持活躍,鼓勵為(wei) 快樂(le) 而進食,不再對飽腹感調節信號作出反應。

  研究表明,吃高脂肪食物的有壓力小鼠比沒有吃這些食物的小鼠體(ti) 重增加了一倍。體(ti) 重增加的核心是NPY分子,這是大腦在應對壓力時自然產(chan) 生的。NPY是來自激活高脂肪飲食的受壓小鼠的側(ce) 腦細胞,當阻止NPY時,小鼠攝入的高脂肪食物較少,體(ti) 重增加也較少。

  研究人員接下來進行了“三氯蔗糖偏好測試”,即讓小鼠選擇喝水還是喝添加甜味劑的水。

  結果發現,吃高脂肪食物且壓力大的小鼠消耗的三氯蔗糖是隻吃高脂肪食物的小鼠的3倍,這表明壓力不僅(jin) 會(hui) 在進食時激發更多的獎勵,也會(hui) 驅使小鼠對甜味可口食物的渴望。

  這項研究表明,壓力是飲食習(xi) 慣的關(guan) 鍵調節器,可能會(hui) 超過大腦平衡能量需求的自然能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