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史綱要》首發出版 旨在構建中國特色的世界史知識體係
中新網北京6月11日電 (記者 應妮)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社會(hui) 科學部共同舉(ju) 辦的“探索中國世界史研究與(yu) 寫(xie) 作的新思路”研討會(hui) 暨《新世界史綱要》新書(shu) 發布會(hui) 日前在京舉(ju) 行。
北京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孫慶偉(wei) 在致辭中指出,錢乘旦教授及其作者團隊完成的《新世界史綱要》,是北京大學承接的諸多教育部人文社會(hui) 科學重大專(zhuan) 項課題項目中率先完成的項目之一,初步構建起了以馬克思“世界曆史的形成”理論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思想為(wei) 指導的新的世界史知識體(ti) 係框架,對於(yu) 糾正長期以來人們(men) 對世界曆史的認識偏差和書(shu) 寫(xie) 短板,具有重大的示範意義(yi) ,並且在傳(chuan) 播正確的世界史觀和世界史知識方麵具有重大的價(jia) 值。
作者團隊依次介紹了《新世界史綱要》的創作過程。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錢乘旦作為(wei) 主編談及該書(shu) 的寫(xie) 作緣由。
他表示,中國的世界史學科體(ti) 係深受外來學術傳(chuan) 統的影響,無論是英美還是蘇聯來源,都有缺陷,對此必須有所認識,加以糾正。構建中國自己的知識體(ti) 係、學科體(ti) 係是幾代世界史學人共同的夙願。《新世界史綱要》的創新之處在於(yu) :重新發掘長期被忽視的馬克思關(guan) 於(yu) “世界曆史形成”的理論,承接以吳於(yu) 廑先生為(wei) 代表的幾代中國世界史學人的探索,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的世界史知識體(ti) 係。
他指出,人類曆史發展存在兩(liang) 條線,一條是從(cong) 低級向高級的發展,另一條是從(cong) 分散到整體(ti) 的融合,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兩(liang) 條線交叉並舉(ju) 、交融共進。本書(shu) 努力展現這樣一個(ge) 複雜的過程,以事實說話,同時要糾正在“西方中心論”影響下把世界史看作是少數幾個(ge) 西方大國曆史的錯誤傾(qing) 向,寫(xie) 一部真正的“世界史”。
北大曆史學係副教授李隆國和北大曆史學係教授黃春高提到,寫(xie) 作過程中的最大難點是如何把專(zhuan) 業(ye) 知識與(yu) 宏大的曆史見識相結合,不僅(jin) 要史實準確,還要讓曆史院係以外的非專(zhuan) 業(ye) 讀者接受。寫(xie) 世界史、世界文明史,應該有中國視野。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圍繞《新世界史綱要》一書(shu) 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點評。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國家統編高中《曆史》教材總主編徐藍教授指出,“無通則無專(zhuan) ,先通則後專(zhuan) ”。本書(shu) 的重要任務是“通”。世界曆史書(shu) 寫(xie) 中仍然需要宏大敘事,尤其要為(wei) 世界史教科書(shu) 的編寫(xie) 提供框架。本書(shu) 從(cong) 理論的高度來設計,從(cong) 世界曆史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的兩(liang) 大脈絡中抽象出五大時段、多條大線索、多個(ge) 大主題和多個(ge) 大概念,就體(ti) 例、框架而言是獨創的。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英國史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孟廣林認為(wei) ,構建中國特色的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最終依賴的還是自主知識體(ti) 係的建構,這是基礎性的工作,而本書(shu) 正是中國世界史學科自主知識體(ti) 係建設的拓荒之作。
現場嘉賓為(wei) 《新世界史綱要》新書(shu) 揭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