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領悟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意蘊
作者:高正禮(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
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men) 黨(dang) 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不僅(jin) 推動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wei) 大飛躍,而且促進了人類文明進步,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具有極高的文明意蘊。
發展了人類社會(hui) 新型的精神文明
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且創新發展了人類社會(hui) 新型精神文明。馬克思主義(yi) 經典作家曾構想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能夠創造比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更高的精神文明。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基本完成後,黨(dang) 明確提出我們(men) 國內(nei) 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yu) 建立先進的工業(ye) 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nong) 業(ye) 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yu) 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據此明確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實現國家工業(ye) 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並把“科學技術現代化”納入“四個(ge) 現代化”目標任務。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誌提出“我們(men) 要建設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兩(liang) 手抓”“兩(liang) 手都要硬”。之後,黨(dang) 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總體(ti) 布局的認識從(cong) “兩(liang) 位一體(ti) ”“三位一體(ti) ”“四位一體(ti) ”拓展到“五位一體(ti) ”,精神文明建設始終是其中的“一位”。資本主義(yi) 及其之前的社會(hui) 都是統治階級“支配著精神生產(chan) ”的社會(hui) ,“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和“精神力量”都是“統治階級的思想”,其不僅(jin) 是唯心的、迷信的、盲從(cong) 的,而且是社會(hui) 極少數人享有、絕大多數人受禁錮和奴役的思想文化。而我們(men) 要建設的精神文明是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是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滿足廣大人民生活需要的精神文明,目的是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yan) 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yang) ,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zhong) 的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是人類社會(hui) 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積極進取、樂(le) 觀向上、科學健康的精神文明。
開辟了人類現代化的文明道路
現代化既是人類從(cong) 傳(chuan) 統社會(hui) 轉化為(wei) 現代社會(hui) 的結果,本身也是轉化的過程。資本主義(yi) 現代化,特別是老牌資本主義(yi) 國家的現代化,都是通過對內(nei) 壓榨勞苦大眾(zhong) ,對外發動戰爭(zheng) 、販奴、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的,“從(cong) 頭到腳,每個(ge) 毛孔都滴著血和肮髒的東(dong) 西”。這是一條給本國人民和亞(ya) 非拉被壓迫民族人民帶來深重苦難的現代化道路,是一條充滿血腥罪惡、受到道義(yi) 譴責的野蠻道路。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和推進,始終緊緊依靠國內(nei) 人民的辛勤勞動和創新創造實現自身的發展壯大。在對外交往方麵,新中國成立伊始就實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創立並堅持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與(yu) 國之間的關(guan) 係,並且明確地把發展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合作確立為(wei) 外交工作的立足點,始終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地促進世界和平與(yu) 發展,積極援助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邁向現代化,走的是一條全新的和平發展、占據人類道義(yi) 製高點的文明現代化道路。因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不走殖民掠奪的老路,不走國強必霸的歪路,走的是和平發展的人間正道。”廣大發展中國家同中國國情相近,都有獨特悠久的文化傳(chuan) 統、曾經遭受西方殖民掠奪的痛苦經曆、人民渴望和平並提高生活水平的現實訴求等。所以,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成就和寶貴經驗,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wei) 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wei) 解決(jue) 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現代轉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也蘊藏著解決(jue) 近代以來人類社會(hui) 所麵臨(lin) 種種問題和挑戰的思想智慧。在百餘(yu) 年奮鬥曆程中,我們(men) 黨(dang)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思想,堅持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尋找源頭活水,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探索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文明倡導的天下為(wei) 公、民惟邦本、革故鼎新、自強不息、親(qin) 仁善鄰等宇宙觀、天下觀、社會(hui) 觀、道德觀等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智慧源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裏有什麽(me) 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men) 今天這麽(me) 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我們(men) 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把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同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定不移地傳(chuan) 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大力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之與(yu) 現代文化、時代精神相融相通,賦予新的時代內(nei) 涵,創造新的表現形式,“用馬克思主義(yi) 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曆經幾千年創造的偉(wei) 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推動實現向現代文明轉型,國際傳(chuan) 播力影響力顯著增強,必將繼續為(wei) 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提供精神動力。
促進了人類文明的交流互鑒
資本主義(yi) 現代化奉行零和博弈、自我中心、現代化=西方化、文明優(you) 劣和衝(chong) 突等文化觀、文明觀,一直把西方的價(jia) 值理念、文化習(xi) 慣等當作所謂“普世價(jia) 值”強行向發展中國家推行,認為(wei) 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變甚至取代其他文明,給眾(zhong) 多文明的生存和賡續造成極大破壞。“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不竭動力;文明隻有民族特色、區域影響、形式表現之分,沒有高低優(you) 劣之別,人類“創造的各種文明,都閃爍著璀璨光芒,為(wei) 各國現代化積蓄了厚重底蘊、賦予了鮮明特質”。因此,中國式現代化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chong) 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you) 越”。新中國成立以來,黨(dang) 領導人民既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汲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智慧,又大膽借鑒一切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同包括資本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在內(nei) 的世界各國開展文化交流、對話與(yu) 合作,不僅(jin) 繁榮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而且為(wei) 人類文明交流互鑒、進步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23年3月,在出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重視文明傳(chuan) 承和創新”“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向國際社會(hui) 充分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價(jia) 值,共同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大道上闊步前進。
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人類曾創造多種文明形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既是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dang) ,也是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的政黨(dang) ,始終堅持胸懷天下,把中國人民的命運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緊緊聯係在一起,把實現全人類自由而全麵發展的共產(chan) 主義(yi) 社會(hui) 作為(wei) 遠大目標。黨(dang) 領導人民探索、開創、推進和拓展的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人口規模巨大、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等中國特色,遵循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等本質要求,代表了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於(yu) 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jia) 值觀、曆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wei) 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中國式現代化作為(wei) 人類文明新形態,與(yu) 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鑒,必將極大豐(feng) 富世界文明百花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