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生態資源 重慶鄉村蹚出“興”村路
中新網重慶6月12日電 題:活化生態資源 重慶鄉(xiang) 村蹚出“興(xing) ”村路
作者 楊夢逸
三峽庫區地處四川盆地與(yu) 長江中下遊平原的結合部,跨越鄂中山區峽穀及川東(dong) 嶺穀地帶,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山多、林多,生態資源豐(feng) 富。位於(yu) 三峽庫區的重慶區縣鄉(xiang) 村如何活化庫區生態資源,將產(chan) 業(ye) 與(yu) 生態有機結合,將生態資源轉化為(wei) 經濟效益,壯大集體(ti) 經濟和增加農(nong) 民收入?
連日來,記者走進重慶市萬(wan) 州區地寶土家族鄉(xiang) 的裴家村,廣袤茶山上,茶壟連綿起伏。雖然已過了春茶采摘季,但滿山的青翠依舊讓人心曠神怡。
2018年,從(cong) 事萬(wan) 州至浙江客運的裴家村人孫顯富決(jue) 定返鄉(xiang) 創業(ye) ,結束了他多年的務工生涯。
在從(cong) 事客運期間,孫顯富發現,消費者對浙江安吉白茶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回到家鄉(xiang) 後,在“萬(wan) 企興(xing) 萬(wan) 村”行動的引領下,孫顯富成立重慶庭涵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將該村荒廢的老茶基地改造成白茶基地,並從(cong) 浙江安吉引進白茶、黃金芽、黃金葉等優(you) 質品種種植,茶園規模已達350畝(mu) 。
“我們(men) 的茶樹都栽種不久,樹齡較小,暫時還隻能采摘春茶,年產(chan) 量在3000斤左右,再過兩(liang) 年就可以多次采摘,產(chan) 量會(hui) 大幅增加。”孫顯富說。目前,公司生產(chan) 出的茶葉在浙江等地有固定銷售渠道,供不應求。
現年60歲的黃永鬆在萬(wan) 州城區某家具廠做庫管多年,在聽說同村的孫顯富在村裏開辦公司後便辭去了庫管工作,來到該公司成為(wei) 一名管理人員。“在這裏務工的工人平時約30人,基本都是當地60多歲的土家族農(nong) 村婦女,以務農(nong) 為(wei) 主。現在這裏上班每天有70元左右的工資,還有交通車免費接送。3-4月采茶季,有近200名當地村民在這裏采茶,每天有近200元工資。”黃永鬆說,周邊村民不僅(jin) 在孫顯富開辦的公司裏務工,還將家中荒廢的老茶地租給公司種植白茶,每年還能再獲得一筆租金收入。
近年來,萬(wan) 州區地寶土家族鄉(xiang) 利用當地生態資源,積極爭(zheng) 取中央、市級和區級少數民族發展(配套)資金510萬(wan) 元,實施產(chan) 業(ye) 項目4個(ge) ,並在產(chan) 業(ye) 推進中融入民族元素,大力借鑒田園綜合體(ti) 項目,將地域特色和人文環境有機結合,持續壯大茶葉生產(chan) 、黃桃種植、生豬養(yang) 殖三大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2022年全年銷售白茶2000公斤、黃桃100萬(wan) 餘(yu) 斤,出欄生豬1萬(wan) 餘(yu) 頭,年產(chan) 值達1000萬(wan) 元。
和萬(wan) 州區地寶土家族鄉(xiang) 一樣,位於(yu) 三峽庫區的城口縣北屏鄉(xiang) ,充分利用其生態資源,蹚出了一條“興(xing) ”村路。
2017年,外出務工的城口縣本地人敖長龍回到家鄉(xiang) ,開辦城口縣嶸彬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充分利用城口縣主要核桃、板栗等幹果的修枝整形、高嫁換種後的廢料和雜木疏林的副產(chan) 物進行食用菌人工種植,實現了資源共享、循環利用和高效利用。
“通過‘企業(ye) +基地+培訓+就業(ye) ’模式,我們(men) 公司定期舉(ju) 辦技術培訓,同時提供長期穩定的食用菌訂單生產(chan) ,幫助所聯係村的農(nong) 戶就地就近就業(ye) ,實現廣大農(nong) 戶穩定增收。”敖長龍說,公司主要負責提供種源、技術服務、產(chan) 品回收、銷售,由農(nong) 戶負責生產(chan) 。目前,公司在城口縣沿河、龍田、高觀、北屏等8個(ge) 鄉(xiang) 鎮建有16個(ge) 食用菌種植基地,其中公司與(yu)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合作建有食用菌種植基地14個(ge) ,自有食用菌種植基地2個(ge) ,發展帶動農(nong) 戶3677戶種植食用菌,實現戶均增收1.8萬(wan) 餘(yu) 元。
北屏鄉(xiang) 月峰村村民黃秋霞2022年開始來到城口縣嶸彬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務工。“早年在外務工,離家太遠,心裏總牽掛著年邁的父母。現在在家門口打工,每個(ge) 月收入近4000元,還能照顧父母。”黃秋霞說。
城口縣委統戰部副部長、縣工商聯黨(dang) 組書(shu) 記王超介紹,城口縣於(yu) 2021年11月正式啟動“萬(wan) 企興(xing) 萬(wan) 村”行動以來,已有227家企業(ye) 參與(yu) 到行動中來。目前,城口縣形成了產(chan) 業(ye) 帶動型、農(nong) 產(chan) 品助銷型、就業(ye) 幫扶型、實物捐贈型、混合驅動型等多種“萬(wan) 企興(xing) 萬(wan) 村”行動模式,利用生態資源,蹚出了屬於(yu) 重慶鄉(xiang) 村的振興(xing) 路。(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