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死水、管汙水、引活水,棗陽統籌治理“四河”——“旱包子”上建起“水立方”
一河碧水穿城過,兩(liang) 岸花香撲麵來。
全長80公裏的沙河,發源於(yu) 隨州,自東(dong) 向西流淌,奔湧入漢江,孕育了百萬(wan) 棗陽人民。
多年來,母親(qin) 河的默默奉獻,支撐棗陽不斷進位“全國百強”。但與(yu) 經濟增長相伴而生的是,沙河變成了臭水溝。
挽救沙河,刻不容緩。
不臨(lin) 江,不靠海,有著鄂北“旱包子”之稱的棗陽,深入實施流域綜合治理,統籌一盤棋,治死水、管汙水、引活水,做好“四河”文章。
襄陽市委常委、棗陽市委書(shu) 記孟豔清表示,4年來,該市累計投入40多億(yi) 元,建設了一批打基礎、管長遠的環境治理重點項目,織起一張立體(ti) 水網,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新畫卷,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四河連通”完成“大手術”
6月5日傍晚,沙河畔綠意蔥蔥、繁花錦簇。水中鳥兒(er) 盡情歡唱,兩(liang) 岸遊人如織,樂(le) 曲聲、歡笑聲不斷。
“以前,河裏到處是垃圾,臭味熏天,連窗戶都不敢開。”家住沙河邊的市民陳星說,現在環境好了,河邊住戶紛紛敞開大門,在一起聊天、下棋,十分愜意。
棗陽市水利局副局長李文介紹,隨著城市社會(hui) 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汙水、垃圾直接排入河內(nei) ,導致河道淤塞,環境惡化。政府苦於(yu) 財力所限,一直未敢動“大手術”。2017年,沙河被監測為(wei) 劣五類水質。
“同命運”的還有護城河、東(dong) 冷水溝、西冷水溝,護城河呈C字形貫穿老城區與(yu) 沙河相連,東(dong) 冷水溝和西冷水溝分布於(yu) 沙河兩(liang) 側(ce) ,也成了“斷流”的水溝。
群眾(zhong) 對美好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水域治理,迫在眉睫。
2019年,棗陽市啟動沙河流域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投入10.6億(yi) 元,實施“四河連通”工程。
先截汙,後清淤,改善水質量;種花草樹木、建公園步道,提升城市品位;建水閘泵站,打通四條河,盤活城區水係……經過3年多的努力,“四河”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城區綠化麵積近1900萬(wan) 平方米,建設公園近60個(ge) 、遊步道10餘(yu) 公裏,城區重現“河水潺潺、鳥語花香”新畫卷。
“沙河漂亮了,我們(men) 從(cong) ‘最差社區’變成‘最好社區’,大家每天在河邊跳廣場舞。”緊鄰沙河的北園社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熊如巧說,今年,該社區申請老舊小區連片改造,6000多居民全部通過,無一反對。
“治好一條河,改變一座城。如今的棗陽城,就像一座美麗(li) 的‘水立方’公園!”住在護城河邊的市民李曉虎感慨。
管好每一個(ge) 汙水口
6月4日,棗陽市第二汙水處理廠的控製室屏幕上,跳躍著pH值、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等一組組數據。
每天,近萬(wan) 噸汙水經過沉澱、酸化、過濾……達標後排入500米外的沙河。
該汙水處理廠建於(yu) 2019年,處理棗陽經濟開發區內(nei) 37家企業(ye) 排放的汙水,其中化工企業(ye) 12家。“化工企業(ye) 是一企一管接入,企業(ye) 先處理達標後,汙水處理廠再接收處理。”棗陽市城市建設與(yu) 環境保護開發有限公司副經理王青華說,數據實時傳(chuan) 送給環保部門,決(jue) 不讓一滴汙水流入沙河。
水環境汙染,問題在水裏,根子在岸上。隻有管住了汙水口,才能保證一河清水長流。
近年來,負責處理城區生活汙水的棗陽市第一汙水處理廠擴產(chan) ,日處理能力從(cong) 6萬(wan) 噸提升至9萬(wan) 噸。啟動了雨汙分流工程,打通背街小巷、老舊小區生活汙水排放“毛細血管”,全市已建成雨汙分流主管網344公裏,實現汙水應收盡收。
統籌資金10.7億(yi) 元,建成24個(ge) 鄉(xiang) 鎮汙水處理廠,日處理生活汙水1.7萬(wan) 噸左右,其中約一半生活汙水經過處理後,達標排入沙河、滾河,每年減少了近700萬(wan) 噸生活汙水,水質得到了強有力保障。
環保部門在沙河、滾河等重要河流斷麵設置了8個(ge) 水質自動監測站,監測數據一旦超標,自動預警,工作人員及時處理。同時,還配套人工巡河,加強日常管護。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棗陽市1個(ge) 省控斷麵、2個(ge) 市控斷麵水質滿足Ⅲ類標準,11個(ge) 城鄉(xiang)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
引活水為(wei) “四河”護航
“今年從(cong) 西冷水溝取水灌溉,確保小麥豐(feng) 收。”6月2日,剛剛完成小麥收割的棗陽市環城辦事處劉橋村村民寧萬(wan) 雙喜笑顏開。
劉橋村屬於(yu) “鄂北崗地”,缺水嚴(yan) 重,至少要打120米深的井才能取到水,成本昂貴。此前,村民們(men) 可從(cong) 比鄰的西冷水溝取水灌溉,但2000年之後,西冷水溝因垃圾增多、河道淤塞,水量大幅減少,失去了排放灌溉功能。
西冷水溝重新發揮作用,得益於(yu) 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一期(簡稱鄂北工程)的建成使用。
鄂北工程在棗陽境內(nei) 設有8個(ge) 分水口,設計分水量3.64億(yi) 立方米/年,占工程每年總調水量的43%,可補充解決(jue) 棗陽60萬(wan) 人生活、80萬(wan) 畝(mu) 農(nong) 業(ye) 灌溉和工業(ye) 、生態用水。
今年,該市從(cong) 鄂北工程調水2800萬(wan) 立方米,其中一半直接用於(yu) 農(nong) 業(ye) 灌溉,800萬(wan) 立方米補充到城區第二水廠水源地,剩餘(yu) 部分主要用於(yu) 生態補水。治理後的西冷水溝引水31萬(wan) 立方米,解決(jue) 疏通沿線環城辦事處、琚灣等鄉(xiang) 鎮“最後一公裏”用水問題。
棗陽市水利部門介紹,該市通過從(cong) 鄂北工程、唐河取水、調水,有效補充了全市22座大中型水庫的水量。其中,沙河水庫、大黃河水庫及時向沙河補水,確保沙河、護城河、東(dong) 冷水溝水量充足。
棗陽市市長孔令波表示,“十四五”期間,該市將再投資20多億(yi) 元,建設水環境綜合治理、水生態修複等重點項目21個(ge) ,進一步改善城鄉(xiang) 水環境質量,為(wei) 棗陽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