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加強思政課建設是解決教育根本問題關鍵途徑
【光明論壇】
作者:楊禮銀(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ti) 學習(xi) 時指出,“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並進一步回答了這個(ge) 根本問題,規劃了這個(ge) 核心課題的實施方略。這是對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落實與(yu) 深化,為(wei) 全麵推進教育現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南。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加強思政課建設,是解決(jue) 教育根本問題最直接最關(guan) 鍵的途徑。
牢牢守住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閥門,是思政課的根本任務。建設教育強國,培養(yang) 的是具有堅定社會(hui) 主義(yi) 信念,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貢獻力量的“自己人”。思政課要築牢社會(hui) 主義(yi) 陣地,握緊社會(hui) 主義(yi) 旗幟,不折不扣貫徹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理念。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麵臨(lin) 諸多挑戰與(yu) 險阻,需要更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大才者須有大德配之。思政課還需要在大德教育上下功夫,使大才之人始終站穩社會(hui) 主義(yi) 立場、堅定社會(hui) 主義(yi) 信念,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建設教育強國,培養(yang) 的是明辨是非、懲惡揚善的“明白人”。思政課要加強價(jia) 值觀教育和道德法律教育,理直氣壯涇渭分明地講道德修養(yang) 和法律規範,為(wei) 學生劃定道德邊界和法律底線,使之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基本的法律素質。建設教育強國,培養(yang) 的是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老實人”。思政課建設要將馬克思主義(yi) 基本理論與(yu) 中國的曆史和現實相結合,突出問題意識,培養(yang) 學生實事求是的思想素質和調查研究的思維方法,使他們(men) 在具體(ti) 問題中施展雄才大略。建設教育強國,培養(yang) 的是積極陽光有情懷有溫度的“熱心人”,思政課建設要加強情感教育,將理論教育與(yu) 情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將以理服人與(yu) 以情動人結合起來,增進學生對黨(dang) 和國家的深厚情感。
思政課是示範課,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不懈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思政課應該作出表率。思政課要守正,守的是馬克思主義(yi) 在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進程中的意識形態指導地位,守的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應對和化解各種風險挑戰中的時代燈塔作用,守的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在幫助學生成長、成熟和成才過程中走正道、做對事、成好人的價(jia) 值引領功能。為(wei) 此,思政課要繼續加強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教育,進一步推動教師和學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要加強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教育,進一步推動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要築牢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使它在多元價(jia) 值觀的角逐中真正成為(wei) 學生價(jia) 值觀養(yang) 成的基本遵循。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相互交織的世情國情裏,思政課也要“主動超前布局、有力應對變局、奮力開拓新局”。首先,內(nei) 容合理規劃。思政課的內(nei) 容要隨著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不斷發展而更新,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ti) 化建設,做到內(nei) 容的“步步高步步升”。其次,形式不拘一格。思政課的教學形式需要靈活多樣,以喜聞樂(le) 見的形式寓教於(yu) 樂(le) 。最後,手段適時更新。思政課的對象、環境、條件和要求都多種多樣,要相應地采取最適合的手段,有針對性地因時因地因事因材施教。特別是針對作為(wei) 網絡原住民的青少年,要正確和善於(yu) 運用網絡資源,將網絡育人與(yu) 課堂育人相結合,將思政課變成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思政課是讓學生成人的課程,學生是思政課的主體(ti) ,隻有讓學生滿意,得到學生認同,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才可能實現其樹人的目標。此外,思政課更是為(wei) 天地立心的課程,要牢牢把握學生成才性質和方向。要帶動所有課程為(wei) 黨(dang) 育人,確保所培養(yang) 的人才永遠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為(wei) 黨(dang) 所用;要厚植愛國主義(yi) 情懷,確保所培養(yang) 的人才投身於(yu)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熱潮中;要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使他們(men) 積極主動參與(yu) 到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進程中;還要培育學生的社會(hui) 責任感,讓學生作為(wei) 社會(hui) 主體(ti) 自覺增進社會(hui) 福祉,促進社會(hui) 進步。
建設教育強國,為(wei)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提供戰略支撐,首先需要加強思政課建設,從(cong) 根本上回答“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的根本問題。打鐵還需自身硬,思政課還需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師資隊伍,完善課程內(nei) 容,優(you) 化教學形式,改進教學手段,為(wei) 黨(dang) 和國家培育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