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讓文藝星火遍灑雪域高原——西藏軍區基層文化骨幹培訓見聞

發布時間:2023-06-15 14:42:00來源: 解放軍報

  讓文藝星火遍灑雪域高原

  ——西藏軍(jun) 區基層文化骨幹培訓見聞

  “戰士對戰鬥的渴望,就像子彈渴望衝(chong) 出槍膛。握緊等待擊發的鋼槍,衝(chong) 啊!”火苗奔騰中,16名演員頭戴鋼盔、身披戰甲、手執鋼槍,伴隨著音樂(le) 鼓點變化出向前進攻、左右防守的隊形——群舞《出征》拉開西藏軍(jun) 區基層文化骨幹培訓匯報展演的帷幕。

  與(yu) 任務同行,和戰場接軌,為(wei) 打仗服務。初夏時節,120名基層文化骨幹齊聚拉薩,參加了一場讓他們(men) 深感“內(nei) 容實在、收獲很大”的培訓。

  基層是部隊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基層文化建設關(guan) 係著鑄魂育人成效、軍(jun) 心士氣凝聚和部隊戰鬥力鞏固。如何激活基層文化建設的一池春水?這次培訓讓人看得更加清晰——提升基層文化骨幹“硬實力”、豐(feng) 富文藝作品的兵味戰味、為(wei) 基層官兵提供更多機會(hui) 和舞台……

  

  在有的單位,基層文化骨幹隊伍建設一度麵臨(lin) 不少難題。

  對此,參加培訓的該軍(jun) 區某旅宣傳(chuan) 幹事梁校深有感觸。去年,該旅組織春節文藝匯演,從(cong) 策劃到編排、從(cong) 組織到排練,幾乎所有的幕後準備工作都離不開他,“成熟的文化骨幹少,不是基層官兵不願幹,而是大家確實摸不到頭緒”。

  梁校的感受並非個(ge) 例。如何讓基層文化骨幹迅速成長,是基層部隊急需解決(jue) 的問題。對此,該軍(jun) 區領導認為(wei) ,不僅(jin) 要重視發掘文化骨幹、多給他們(men) 鍛煉機會(hui) ,更要加強對文化骨幹的培訓教育,提升他們(men) 的業(ye) 務能力,讓他們(men) 在關(guan) 鍵時刻上得去舞台、完得成任務、贏得來掌聲。

  匯報展演中,情景劇《進藏女兵的故事》以幾名十八軍(jun) 進藏女兵的故事為(wei) 線索,展現了該軍(jun) 區70餘(yu) 年來波瀾壯闊的建設發展曆程和輝煌成就,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贏得參訓文化骨幹的一致好評。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參與(yu) 演出的某旅排長陳懇此前隻接觸過節目編導,沒有任何舞台表演經驗。

  展演前,從(cong) 排練時的台詞不流暢、表演不到位,到後來順利完成整個(ge) 節目,陳懇在國防大學軍(jun) 事文化學院老師楊婷婷的鼓勵和指導下,刻苦學習(xi) 和排練。最後,她不僅(jin) 大膽登上舞台,還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感悟,更生動地展現了進藏女兵的感人故事。

  走下舞台,陳懇說:“老師結合自己多年舞台表演的經驗,深入淺出地為(wei) 我講解情景劇的創作思路和表演技巧,給了我很多啟發。有了這次上台演出的經曆,我相信自己今後能夠創作出更優(you) 秀的情景劇作品。”

  陳懇的經曆,是部隊不少基層文化骨幹的縮影——他們(men) 對文化工作有熱情、有想法,卻因受困於(yu) 缺少理論知識和專(zhuan) 業(ye) 基礎薄弱而無從(cong) 下手。

  通過此次集中培訓,不少基層文化骨幹的信心大大增強。他們(men) 結合高原開展文化活動存在的實際困難,通過作品研討、學習(xi) 交流,創作出一個(ge) 個(ge) 既有新意、又有深意的節目,奉獻出一台包括“放歌青春”文藝情景課、“忠誠使命”強軍(jun) 故事會(hui) 和“誓守邊關(guan) ”戰地文藝演出3大板塊的匯報展演。

  帶隊編導鄭曉文說:“我相信,這些文化骨幹結業(ye) 回到基層後,將成為(wei) 基層文化建設的‘火種’,創作出更多戰味濃、入兵心、有溫度的作品,讓文藝星火遍灑雪域高原。”

  

  從(cong) 官兵中來、到官兵中去,這是軍(jun) 隊基層文化建設的使命所係,更是推進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方式。

  “忠誠使命”強軍(jun) 故事會(hui) 的舞台上,某旅一級上士石浩通過3個(ge) 具有代表性的小物件,講述了自己駐守雪域高原10餘(yu) 年來克服困難、勇毅前行的感人經曆。觀眾(zhong) 席中,走進軍(jun) 營不久的女兵李明難抑淚水。

  演出結束後,石浩特意找到李明,把自己演講中所提到的龍膽花送給了她。“聽到石班長講述他常年抗風雪、鬥嚴(yan) 寒的經曆,我覺得自己所付出的和經受的還差了很多。在雪域高原再苦再累,我也要堅持下去。”李明堅定地說。

  “一個(ge) 有笑有淚的節目,真的能讓大家產(chan) 生很強的共鳴。”石浩感慨地對記者說。其實,這是石浩在培訓中臨(lin) 時創作的一個(ge) 節目。那段時間,他為(wei) 了匯報展演節目冥思苦想。一同培訓的戰友偶然間看到他筆記本中夾著照片、紙條、幹花、葉子等東(dong) 西,一問才知道這些都是石浩在執行任務後收集到的。“這就是能真正反映官兵生活的好故事啊!”戰友一句話提醒了石浩,一個(ge) 好節目由此而生。

  縱覽本次匯報展演,記者發現,能引起官兵共鳴的節目,都具有兵味戰味濃鬱、緊貼部隊生活、展現官兵情感等共同特點。這一個(ge) 個(ge) 節目,凝結著雪域高原官兵團結和諧的集體(ti) 記憶和生動難忘的軍(jun) 旅瞬間,充分展現基層官兵昂揚的精神風貌,也激發官兵敢打必勝、堅不可摧的戰鬥豪情。

  情景劇《雪域邊關(guan) 寫(xie) 忠誠》講述了該軍(jun) 區某邊防團官兵在巡邏途中化解險情、為(wei) 界碑描紅的故事。巡邏途中,地勢複雜濕滑,官兵需要撥開荊棘、穿行亂(luan) 石堆,一不小心就會(hui) 滑倒。幾名參演的文化骨幹將自己參加邊防巡邏的經曆融入表演中。為(wei) 了演繹好巡邏場景,他們(men) 在彩排過程中真摔真練,不少人的膝蓋上滿是淤青。

  看到戰友們(men) 的傷(shang) 痕,畢業(ye) 於(yu) 國防大學軍(jun) 事文化學院的某旅參謀張曦想到了自己的經曆。2019年從(cong) 學校畢業(ye) 後,她主動選擇來到雪域高原。時隔3年多再次和母校的老師學習(xi) 交流,她有了更深的感悟:“有了在部隊摸爬滾打的經曆,感受了‘生命禁區’的風霜,我演出的節目更能走進官兵心中。”老師也不禁感歎:“她身上的‘書(shu) 生氣’少了,‘戰味兒(er) ’更濃了。”

  接受記者采訪時,參加培訓的老師和學員表達了共同的感觸:隻有圍繞部隊職能使命和中心工作,聚焦練兵備戰,突出文藝作品中的軍(jun) 味、兵味、戰味,基層文化工作才能發揮出“軟實力”催生“硬功夫”的獨特作用。這種認識,激發了他們(men) 作為(wei) 軍(jun) 隊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感,就像參訓學員蒙吉瓦所說的那樣,“我感覺身上的責任更重了”。

  

  在“誓守邊關(guan) ”戰地文藝演出中,由參與(yu) 培訓的40名文化骨幹和某旅40餘(yu) 名官兵參與(yu) 的大合唱《我為(wei) 祖國守邊關(guan) 》,成為(wei) 匯報展演的一大亮點。

  在短短兩(liang) 天的時間裏,組織一支80餘(yu) 人的合唱隊並不簡單。參演官兵穿戴好裝具,配合音樂(le) 、視頻以及旁白,反複排練動作和走場。

  “基層文化建設的主人翁是廣大基層官兵,文化建設得好不好,基層官兵最有發言權。”對於(yu) 這個(ge) 部分的演出,來自國防大學軍(jun) 事文化學院的老師楊磊感觸頗深。此次文化骨幹培訓一改以往“少數人演、多數人看”的模式,既發揮文化骨幹的帶頭作用、強化作品與(yu) 官兵的互動性,又結合該軍(jun) 區地域特色和文化特點,創作出一批特點鮮明、富有創意的節目。

  “好的演出,不亞(ya) 於(yu) 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課。這台文藝匯演,豪情處激人奮發,溫情處動人心弦,深情處催人淚下。”該軍(jun) 區領導感慨,此次培訓既為(wei) 基層文化骨幹搭建了學習(xi) 平台,更是一次基層文化建設的有益探索——通過基層文化骨幹帶動普通官兵,打通“內(nei) 循環”,提升“內(nei) 動力”。

  聽著全場激情昂揚的合唱《強軍(jun) 戰歌》,該軍(jun) 區政治工作部幹事格桑堅參由衷感到這段時間的努力是值得的。作為(wei) 培訓的組織者和參與(yu) 者,他見證了基層文化骨幹的成長,也更加看清了基層文化建設發展的路徑:“這隻是一個(ge) 新起點,之後我們(men) 還將持續開展‘強軍(jun) 風采’係列文化活動,將文化力持續轉化為(wei) 戰鬥力。”

  在練兵備戰的熱潮裏,基層文化骨幹就像點點星火,不斷點燃官兵砥礪前行的火熱情懷。嘹亮的強軍(jun) 戰歌,一次次在雪域高原上空回響,扣人心弦、催人奮進……

  (解放軍(jun) 報 記者 馬 晶 通訊員 李尼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