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創業“種子”提供土壤 張江科學城堅持“產學研”聯動
中新網上海6月15日電(謝夢圓)“其實手語也是有‘方言’的,南北方不同、上海和浙江的手語也不同,同一套手語可能有人會(hui) 看不懂。”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說,不僅(jin) 一般人讀不懂聾啞人使用的手語,就連不同地區的聾啞人之間也可能無法溝通,“所以我們(men) 開發了智能手語翻譯數字人,幫助特殊群體(ti) 更好融入社會(hui) 。”
14日下午,記者跟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組織的采訪團來到位於(yu) 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的張江科學城,在這裏感受到張江科學城鼓勵創新創業(ye) 的氛圍。
作為(wei) 上海科技大學孵化的首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疊境數字自主研發了數字孿生城市、智能數字人、虛擬會(hui) 展、自由視點等產(chan) 品。談及為(wei) 何落地張江,張朝華此前告訴中新網記者,張江的業(ye) 態布局和其他開發區有著明顯差異,產(chan) 業(ye) 生態很好,“張江關(guan) 注的是核心技術的研發,特別是有像上海科技大學、中科院下屬的科研院所的入駐,還有那些大科學裝置、超算中心等加持,它們(men) 能夠提升這裏的科研氛圍以及核心技術門檻。”
要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張江除了在技術層麵給予支持,也提供了賦能企業(ye) 發展的孵化器。
張江高科895孵化器就是其中一家。據悉,該孵化器通過“平台+基地+基金”的模式,助力創新創業(ye) 企業(ye) 發展,運營8年多來,累計孵化約1400家企業(ye) 。
張江高科895孵化器負責人陳海玲介紹說,895孵化器有兩(liang) 個(ge) 比較鮮明的特色,一是“24小時孵化器”,895創新基地設在一個(ge) 集創業(ye) 孵化、居住、辦公、配套於(yu) 一體(ti) 的全天候科創社區內(nei) ,創業(ye) 者在這裏可以心無旁騖地專(zhuan) 心研發。二是“先孵後投,孵投聯動”,目前累計投了18個(ge) 孵化器項目,投資金額6.6億(yi) 元,回報倍數1.96倍,成功率高。
投融資是孵化器提供的重要服務之一,上海莘澤創業(ye) 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除了提供專(zhuan) 業(ye) 的創新服務、探索為(wei) 科學家量身定製“預孵化”服務外,在投融資領域也不甘示弱。上海莘澤創業(ye) 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曲奕說:“我們(men) 定位是瞄準尖端科技,以持股孵化為(wei) 特色的科技服務提供商,采取園區投資、谘詢加成果轉化為(wei) 一體(ti) 的模式。”
該企業(ye) 當下管理有兩(liang) 支總額為(wei) 4億(yi) 元的天使投資基金,投資了包括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博士後等諸多優(you) 質科學創業(ye) 項目。
據介紹,上海莘澤創業(ye) 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發展十多年來,累計孵化了2000個(ge) 項目,建設了8個(ge) 基地,“我們(men) 的方向就是生物醫藥、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三大領域,所以創業(ye) 孵化主戰場就是在張江,我們(men) 的孵化器都是集中在創新要素比較聚集的區域,我覺得做孵化一定要在產(chan) 業(ye) 園區要素聚集的地方。”(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