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女警趙夢紮根基層 為民解憂當好“貼心人”
中新網紹興(xing) 6月24日電 (項菁 蔣俊凡)“小趙警官”“小趙閨女”,是村民們(men) 對“95後”民警趙夢的親(qin) 切稱呼。
趙夢是“楓橋經驗”發源地——浙江紹興(xing) 諸暨市公安局楓橋派出所民警,也是一名共青團十九大代表。從(cong) 警校畢業(ye) 四年來,趙夢紮根基層一線,擔任社區民警、戶籍民警等,走村入戶為(wei) 民解憂,當好民眾(zhong) 的“貼心人”。
“小趙警官,吃晚飯了嗎?”“沒呢,我去村裏看看楊奶奶,順便幫她把身份證辦了。”一身整潔的警服,一束簡單的馬尾,日前夜晚,趙夢結束白天的窗口工作後,左手提著電腦包,右肩掛著相機,向楊奶奶家走去。
給楊奶奶整理好著裝,拍攝照片,係統錄入指紋……不一會(hui) 兒(er) ,楊奶奶的身份證信息就采集好了。“真是太感謝了!您晚上還上門給我母親(qin) 辦證,這下可以安心就醫了。”楊奶奶女兒(er) 感謝道。
高效嫻熟的服務得益於(yu) 趙夢這些年積累的經驗。
從(cong) 警校畢業(ye) 初入社會(hui) ,與(yu) 老百姓打交道難免有些生澀。彼時作為(wei) 社區民警,趙夢還擔任著聯係村——楓橋鎮楓源村的主任助理,她拜村書(shu) 記駱根土為(wei) 師,虛心請教如何與(yu) 村民交流交往。
“依靠民眾(zhong) 就地化解矛盾”是“楓橋經驗”的實質內(nei) 涵。趙夢深諳其道,其受訪時說,“要建立良好的警民關(guan) 係,就要走進他們(men) 家裏。村民白天外出勞作,要想碰到他們(men) ,隻能在傍晚或晚上。”
夜幕降臨(lin) ,趙夢常常會(hui) 帶著筆記本,拉著駱師父去村裏“遛彎”。村內(nei) 的籃球場、小賣部門口、廣場舞區域,都是趙夢熟悉民情的“主陣地”,在與(yu) 大爺大媽嘮嗑的過程中,趙夢還會(hui) 在筆記本上記錄社情民意,並幫助村民解決(jue) “煩心事”。漸漸地,“鄰家閨女”的警察形象也烙印在村民心裏。
誰家生活有困難,誰家矛盾頻發,誰家積極參與(yu) 義(yi) 警隊伍……不到半年時間,趙夢的筆記本被記得滿滿當當,村裏的大小事都一清二楚。在她的筆記本上,還記著反詐、禁毒等公安工作的宣傳(chuan) 知識,一到走訪時,她就帶著這本“百寶書(shu) ”為(wei) 轄區民眾(zhong) 答疑解惑。
“群眾(zhong) 有困惑了,我翻開本子指著內(nei) 容回答的時候,大爺大媽也都特別信任我。”趙夢認為(wei) ,“社區民警就是要帶著一顆真心,去深入群眾(zhong) 、聯係群眾(zhong) 、發展群眾(zhong) 。信任是日積月累的,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做到‘兩(liang) 喊一不叫’。”
除了用腳步丈量鄉(xiang) 村,如今換崗後,趙夢成為(wei) 一名戶籍民警兼任內(nei) 勤工作,在方寸中辛勤耕耘。
譬如她創新推出楓橋派出所內(nei) 的“共享藥箱”、愛心接駁車,共建實戰訓練營和智能訓練室等,同時協助推進浙江省公安廳警保數字化改革,推廣“公安大腦”相關(guan) 應用,探索實現智慧警務。
青年是社會(hui) 治理的重要力量。作為(wei) “Z世代”青年,趙夢直言,當代青年是與(yu) 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作為(wei) “楓橋經驗”發源地的公安民警,更要用好“楓橋經驗”這塊傳(chuan) 家寶,主動從(cong) “楓橋經驗”的傳(chuan) 承踐行者轉變為(wei) 發展創新的弘揚者。(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