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逐“綠”向未來 中國海島掀“水美”“低碳”風

發布時間:2023-06-25 15:1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莆田6月24日電 (記者 龍敏)走進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湖石淉生態園,湖光瀲灩,魚遊蝦嬉,白鷺群飛,岸綠景美,棧橋相連。風車、水車、涼亭、網紅咖啡點綴其間、逸趣橫生……

  湄洲島曾是一個(ge) “隻長石頭不長草、海風吹著沙子跑”的島嶼,生態脆弱,荒漠化嚴(yan) 重,森林覆蓋率不足10%,樹種隻有稀疏的黑鬆和木麻黃。而湖石淉生態園位於(yu) 湄洲島中部的低窪處,當年汙水橫流,被本地人稱為(wei) “龍須溝”。

  多年來,湄洲島把“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植於(yu) 發展全過程,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礁綜合保護,實現天更藍、島更綠、水更清、灘更淨。湄洲島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吳海端表示,湄洲島不斷突破自然條件製約,蝶變成“生態島”。

  記者日前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團行走於(yu) 東(dong) 南沿海發現,如同湄洲島一般,許多孤懸海上、偏居“界外”的海島逐“綠”向未來,掀“水美”“低碳”風。

  湄洲島四麵環海,全島年平均降雨量約為(wei) 970毫米,資源性缺水突出。同時,因農(nong) 村生活汙水直排,島上部分河道成為(wei) 臭水溝,河道占用、河灘開墾等亂(luan) 象突出。

  2020年,湄洲島入列全國第一批55個(ge) 水係連通及農(nong) 村水係綜合整治試點,係統規劃、一體(ti) 推進“湄洲島水係連通及水美鄉(xiang) 村綜合整治試點”項目建設,推動水體(ti) 治理、岸線綠化、中水回用、智慧節水。

  如今,湄洲島向更淨、更美加速前進。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利用,讓黑臭水體(ti) 消失無形;中水利用、雨水收集,讓主要河道得以“細水長流”;河流、湖泊、濕地等水體(ti) 恢複自然連通,全島被一張“水網”串聯起來;實施海洋生態保護修複、周邊海域水質優(you) 良率達到100%;垃圾分類全覆蓋,綠化率提升至60.66%……

  在生態保護逐步深入的同時,湄洲島更主動實施減碳行動,計劃於(yu) 2025年建成全國首座“零碳島”。目前湄洲島每2度電中就有1度來自清潔能源,共建成23個(ge) 光伏發電項目,累計裝機容量約1300千瓦時,年發電量約169萬(wan) 千瓦時。

  綠電賦能讓湄洲島實現全電項目在海島旅遊、生產(chan) 、生活等場景深度覆蓋。目前,湄洲島已完成全島218家民宿與(yu) 21家機構的全電廚房改造,年替代電量超過167萬(wan) 千瓦時。在湄洲島海景酒店的全電廚房裏,廚師長趙先財正在顛勺炒菜,不見明火,煙氣減少,更少了鼓風的噪聲,“不見炊煙起,但聞飯菜香”。

  距離湄洲島不遠的平潭島,是大陸唯一集“國際旅遊島、自貿試驗區、綜合實驗區”三項區域政策疊加的地區,曾長期困擾於(yu) 風沙侵襲、水電匱乏等影響。隨著持續實施綠化工程,平潭水環境質量、海洋生態保護、海水水質均得到全麵提升,開門即見“平潭藍”;全區累計完成造林綠化總麵積21.53萬(wan) 畝(mu) ,出門可遇鳥語花香。

  碧海藍天、綠樹環抱的“水美”“低碳”海島正綻放著清新宜人的魅力。當下,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湄洲島、平潭島、崳山島等具備“清涼”屬性的海島遊持續走俏。

  今年以來,聚焦“星辰大海浪漫島、音樂(le) 藝術歡樂(le) 島、品牌賽事活力島、旅遊體(ti) 驗舒心島”,平潭打造了星辰大海、水上運動和房車露營等特色旅遊業(ye) 態產(chan) 品,助力旅遊市場升溫。

  湄洲島圍繞“山盟海誓”“山海協作”“長短途互補”“生態康養(yang) ”“職工療休養(yang) ”“影視+文旅”等熱門旅遊主題,依托分布於(yu) 省內(nei) 的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各風景名勝區,串珠成鏈開發共享的旅遊線路,打造共享的旅遊新產(chan) 品。吳海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湄洲島擁有東(dong) 南沿海最優(you) 質的濱海旅遊資源,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新道路,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旅遊發展有機結合。(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