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海南文昌馮家灣:從海洋環境“汙染源”到漁業轉型升級“新引擎”
中新網海南文昌6月28日電 題:海南文昌馮(feng) 家灣:從(cong) 海洋環境“汙染源”到漁業(ye) 轉型升級“新引擎”
記者 尹海明
走進位於(yu) 海南省文昌市會(hui) 文鎮的馮(feng) 家灣現代漁業(ye) 產(chan) 業(ye) 園,一棟棟現代化的漁業(ye) 養(yang) 殖廠房和廠房內(nei) 現代化的漁業(ye) 養(yang) 殖設施設備,讓人感覺到撲麵而來的漁業(ye) 養(yang) 殖新氣象:東(dong) 風螺、東(dong) 星斑“住”進了樓房進行循環水養(yang) 殖試驗,種蝦在全封閉的廠房裏培育,海馬也在樓房裏接受新品種選育……
馮(feng) 家灣曾是全國知名的“魚蝦穀”,然而粗放式的水產(chan) 養(yang) 殖帶來了一係列生態環境問題。2017年,馮(feng) 家灣一帶海水養(yang) 殖汙染,部分區域沙灘淤泥化引起中央環保督察的重視。一邊牽著漁業(ye) 企業(ye) 和養(yang) 殖戶的利益,一邊是生態環境問題,唯一的出路是轉型升級。
文昌市副市長韓亮介紹說,為(wei) 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意見和海南省推動漁業(ye) 轉型升級的要求,文昌全麵清退水產(chan) 養(yang) 殖規劃禁養(yang) 區內(nei) 不合規的水產(chan) 養(yang) 殖場,2020年起,在會(hui) 文鎮沙港崀地區規劃了占地6428畝(mu) 的馮(feng) 家灣現代化漁業(ye) 產(chan) 業(ye) 園。計劃打造集水產(chan) 科研育種、種苗繁育、綠色養(yang) 殖、倉(cang) 儲(chu) 物流、商貿交易、教育科普、質量檢測檢疫、休閑旅遊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漁業(ye) 轉型升級新引擎。
據介紹,馮(feng) 家灣現代化漁業(ye) 產(chan) 業(ye) 園分兩(liang) 期建設,一期占地1983畝(mu) ,已完成總投資23億(yi) 元,經過兩(liang) 年多的建設,園區已初步具備開展現代化養(yang) 殖基本條件。園區已建成標準化2-3層養(yang) 殖廠房22棟,其中5棟投產(chan) ;累計引進中國水科院、海南大學、渤海水產(chan) 等科研機構和企業(ye) 34家,引進項目37個(ge) ,計劃投資額超過58億(yi) 元。已完成馮(feng) 家灣Ⅰ類生態紅線水產(chan) 養(yang) 殖195家、399.39畝(mu) 退出區域的生態修複工作;清退園區原有養(yang) 殖塘3500畝(mu) ,完成覆土回填。此外,園區還投資建設了海水取水集中供水和集中尾水治理項目。
當前,園區正在進行科技創新探索。中國水產(chan) 科學研究院東(dong) 海水產(chan) 研究所海南基地主任鄒雄介紹說,目前園區有三個(ge) “揭榜掛帥”項目,分別是東(dong) 星斑循環水養(yang) 殖及無損病毒篩查技術研究與(yu) 示範,東(dong) 風螺循環水生態養(yang) 殖關(guan) 鍵技術研究與(yu) 示範和海馬規模化苗種繁育及養(yang) 殖技術研究與(yu) 示範項目。東(dong) 星斑和東(dong) 風螺是海南傳(chuan) 統的養(yang) 殖品種,原來固有的養(yang) 殖方式一天要交換水體(ti) 6-8次,養(yang) 殖廢水排海造成近海汙染,目前正在試驗這兩(liang) 個(ge) 品種能否通過循環水養(yang) 殖達到原來在園區外養(yang) 殖同樣的效果。
作為(wei) 馮(feng) 家灣現代化漁業(ye) 產(chan) 業(ye) 園首家入駐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南美白對蝦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良種選育的渤海水產(chan) 育種(海南)有限公司,投資1.5億(yi) 元建設占地96畝(mu) 的現代育種項目,蝦種養(yang) 殖實現“上樓”封閉式養(yang) 殖,嚐到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轉型升級發展的甜頭。
公司項目經理何強說,雖然現代化養(yang) 殖投資比較高,但育種成功率大為(wei) 提高,“原來一個(ge) 養(yang) 殖桶養(yang) 一個(ge) 家係,現在一個(ge) 桶養(yang) 十個(ge) 家係”。該公司今年賣蝦種已實現2600多萬(wan) 元的產(chan) 值,全年可達到6000萬(wan) 元左右,公司三期、四期建成後,肯定不止這個(ge) 產(chan) 值。此外,公司還通過成立分公司、合作社等方式擴展下遊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
“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何強表示,一方麵政府非常重視,給予園區企業(ye) 很多方麵很大的支持;另一方麵,園區不斷推動企業(ye) 朝著科技、環保的方向發展,“我們(men) 今年已獲得十幾個(ge) 專(zhuan) 利。”(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