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袋不能私拆!關於個人檔案你要知道這些
近日,一則“母親(qin) 私自拆開女兒(er) 檔案袋封條,女兒(er) 看後崩潰大哭”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據報道,相關(guan) 部門已對這位女生的檔案進行了重新審核封印,母親(qin) 也發文道歉,稱希望各位家長引以為(wei) 戒,認識到檔案的重要性。
不少網友表示,個(ge) 人檔案非常重要,即便本人都無權拆封自己的檔案。
個(ge) 人檔案都有什麽(me) 用?它為(wei) 何不能私拆?被拆後該如何補救?一起了解↓
個(ge) 人檔案裏都有啥?
它對畢業(ye) 生有多重要?
個(ge) 人檔案在校時稱為(wei) 學生檔案,包含畢業(ye) 生登記表、成績單等個(ge) 人學習(xi) 材料,入黨(dang) 誌願書(shu) 等黨(dang) 團材料以及其他可供參考的材料。畢業(ye) 後,高校將學生檔案轉遞至就業(ye) 單位,就業(ye) 單位在學生檔案基礎上增加就業(ye) 經曆等工作材料,形成人事檔案。
檔案除了供用人單位考察錄用人員之外,也是維護個(ge) 人權益和福利的憑證,無論是工作調動、考研、公務員招考,還是職稱評審、考資格證、工齡認定、社保辦理、住房補貼發放、入黨(dang) 、辦理退休等,都要用到它。
個(ge) 人檔案為(wei) 何不能私拆?
個(ge) 人檔案一般會(hui) 存放在學校、人才市場或工作單位。根據相關(guan) 規定,個(ge) 人檔案屬於(yu) 機密文件,隻有擁有檔案管理權限的單位才能將檔案拆開查驗以及將檔案審核密封,沒有檔案保管權限的單位以及個(ge) 人是不允許將檔案拆封的。
如果有個(ge) 人或者單位不遵守相關(guan) 規定私自拆封,有檔案管理權限的單位可以拒收相關(guan) 檔案,因為(wei) 檔案的不穩定性因素較多,拆開後無法保證檔案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檔案被拆封之後,可能被相關(guan) 單位拒收,那麽(me) 檔案就會(hui) 變成“廢”檔或 “死”檔,重建檔案流程非常複雜。
●檔案私自拆開後還會(hui) 被人才市場拒收,導致考研、考公務員等受到影響。此外,還會(hui) 影響個(ge) 人享受相關(guan) 權益,比如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等。
檔案被私拆後如何補救?
檔案轉遞是以公對公的方式進行的,且需要單位出具調檔函。即使是自己的檔案,也不允許個(ge) 人持有,更不允許將檔案上的封條私自拆開。
當事人如果需要查詢相關(guan) 檔案,也需由檔案管理人員操作進行拆、封。如果不小心拆掉了檔案袋上的封條,需要到相關(guan) 單位去重貼封條並蓋章。
然而,對已經拆開的檔案袋重貼封條並不容易,因為(wei) 檔案裏的內(nei) 容有沒有更換、文件是否缺失都需要進行核查。
●如果個(ge) 人檔案是由畢業(ye) 院校拿出的,那麽(me) 就需要聯係原畢業(ye) 院校重新對檔案進行審核,確認檔案材料真實、無塗改,由原畢業(ye) 院校重新進行密封、蓋章,使檔案重新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審查發現被拆封檔案裏存在材料丟(diu) 失,則需要找出具材料的相關(guan) 單位補辦,如果無法補齊原件,則需要相關(guan) 單位補充出具證明,然後審核、密封、蓋章。
畢業(ye) 後檔案去哪了?
能自己攜帶嗎?
2023年起,組織人事部門和檔案管理服務機構在審核和管理人事檔案時,就業(ye) 報到證不再作為(wei) 必需的存檔材料,之前檔案材料中的就業(ye) 報到證應繼續保存,缺失的無需補辦。
高校要及時將高校畢業(ye) 生登記表、成績單等重要材料歸入學生檔案,按規定有序轉遞。
●到機關(guan) 、國有企事業(ye) 單位就業(ye) 或定向招生就業(ye) 的,轉遞至就業(ye) 單位或定向單位;
●到非公單位就業(ye) 、靈活就業(ye) 及自主創業(ye) 的,轉遞至就業(ye) 創業(ye) 地或戶籍地公共就業(ye) 人才服務機構,其中轉遞至就業(ye) 創業(ye) 地的,應提供相關(guan) 就業(ye) 創業(ye) 信息;
●暫未就業(ye) 的,可根據本人意願轉遞至戶籍地公共就業(ye) 人才服務機構,或按規定在高校保留兩(liang) 年。
根據國家相關(guan) 規定,檔案是嚴(yan) 禁自行攜帶轉遞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有部分地方和學校存在違規將檔案交給本人,讓其自行攜帶的做法。如個(ge) 人手中持有檔案,應第一時間聯係戶籍地人才中心,如實說明情況,或聯係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完善相關(guan) 手續及時歸檔,保護好自己的個(ge) 人檔案。
監製丨李浙 主編丨張誌達 杜顯翰
編輯丨張琪 李娟 校對丨高少卓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