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察機關強化監督 確保惠農資金用足用好用到位
金額大、名目多、涉及麵寬……紀檢監察機關(guan) 統籌力量強化監督
確保惠農(nong) 資金用足用好用到位
本報記者 管筱璞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確保各項惠農(nong) 財政補貼資金安全管理、及時足額發放,將其用足用好用到位,是落實黨(dang) 中央強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的重要基礎,關(guan) 乎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局,關(guan) 乎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是當之無愧的“國之大者”。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強化政治監督,以壓實責任為(wei) 牽引,推動相關(guan) 部門在決(jue) 策、支出、使用效益等方麵強化全鏈條監管,提升惠農(nong) 資金管理使用質效。
惠農(nong) 補貼政策密集出台、備受關(guan) 注,紀檢監察機關(guan) 立足“監督的再監督”,督促各部門把好事辦好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了一係列惠農(nong) 補貼政策,如糧食直補、農(nong) 資綜合直補、退耕還林補助、農(nong) 機具購置補貼等。”吉林省長春市紀委監委第三監督檢查室副主任孫健鵬表示,這些政策提高了農(nong) 民種糧的積極性,受到基層群眾(zhong) 歡迎。“越是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事,越要用心用情,立足‘監督的再監督’,督促各部門把好事辦好。”
談起惠農(nong) 資金,“金額大、名目多、涉及麵寬”是很多幹部群眾(zhong) 的直觀感受。
福建省晉江市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告訴記者,惠農(nong) 資金一般分三大類:一是直補資金,指到人到戶給農(nong) 民的直接補貼資金;二是項目資金,主要包括支持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發展、農(nong) 村合作社經營等方麵的產(chan) 業(ye) 項目資金,以及農(nong) 村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三是農(nong) 村公共服務資金,即用於(yu) 農(nong) 村教育醫療、養(yang) 老社保、文體(ti) 服務等方麵的公共服務資金。
據四川省通江縣紀委監委相關(guan) 負責同誌介紹,2021年,通江縣惠農(nong) 資金達到18.1億(yi) 元,涉及財政、人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等12個(ge) 部門。浙江省開化縣財政局預算執行局負責同誌表示,近五年來開化縣投入涉農(nong) 資金51.51億(yi) 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01%。
中央、省、市、縣均可設立惠農(nong) 資金,且根據工作形勢任務不斷調整變化。以四川省為(wei) 例,2022年納入“一卡通”監督平台管理的各級惠民惠農(nong) 財政補貼資金多達1200餘(yu) 項。2022年,湖南省婁底市的各級惠民惠農(nong) 財政補貼資金有100餘(yu) 項,涉及24個(ge) 市直單位。
今年2月,湖南省漣源市良華葡萄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譚坤凡卸下了壓在心頭大半年的一塊石頭。“在婁底市紀委監委的督促下,83萬(wan) 元森林撫育資金已撥付到位,我們(men) 後續在森林撫育、苗木用工方麵的資金有了保障。”
2022年,婁底市紀委監委對各縣市區開展“一卡通”問題專(zhuan) 項監督檢查時,發現多地存在惠農(nong) 資金未及時發放到位等問題,譚坤凡負責的4000多畝(mu) 生態林種植項目就是其中之一。對此,婁底市紀委監委督促相關(guan) 責任部門限期整改,並持續跟進和回訪整改情況。同時,督促財政部門進一步梳理明確補貼政策清單,對38個(ge) “一卡通”重點項目資金進行盤底、對賬、核查,實行“對賬式”整改、“清單式”監督。截至目前,已推動113個(ge) 問題全部整改銷號,督促職能部門發放資金6900餘(yu) 萬(wan) 元。
惠農(nong) 資金點多麵廣,管理多集中在基層單位,腐敗和作風問題時有發生
“惠農(nong) 資金點多麵廣,管理多集中在基層單位,其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時有發生。”據孫健鵬觀察,以腐敗問題為(wei) 例,主要表現為(wei) 以下幾類:一是貪汙挪用、侵占資金;二是優(you) 親(qin) 厚友、有失公平;三是吃拿卡要、與(yu) 民爭(zheng) 利。
比如,長春市雙陽區鹿鄉(xiang) 鎮信家村原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韋士闖,利用職務便利,以壯大集體(ti) 經濟為(wei) 由,私吞村集體(ti) 資金50萬(wan) 元及住建局下撥的環境整治款7萬(wan) 元,被開除黨(dang) 籍、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吉林省榆樹市恩育鄉(xiang) 利民村原報賬員王生,將危房改造補貼資金(未實際改造)1.5萬(wan) 元挪用為(wei) 村民火災理賠款,受到黨(dang) 內(nei) 嚴(yan) 重警告處分。浙江省三門縣花橋鎮下嶴村原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尹學友,在任職期間為(wei) 其不符合申報條件的父親(qin) 申領困難群眾(zhong) 住房補貼1萬(wan) 元,受到黨(dang) 內(nei) 警告處分。
“有的暗地截留,有的明裏克扣,有的違規收費,有的索要好處,吃拿卡要是惠農(nong) 資金領域的一項突出問題,應當引起重視。”四川省通江縣委常委,縣紀委書(shu) 記、監委主任李兆品表示,少數黨(dang) 員幹部把惠農(nong) 資金看成有利可圖的“香餑餑”,從(cong) 中漁利。該縣紀委監委在開展正風肅紀監督檢查時發現,廣納鎮佛駒山村原村幹部吳波截留村民向某9000元地質災害避讓搬遷資金,還夥(huo) 同他人將該村發展茯苓種植的8000元經費私分,吳波受到黨(dang) 內(nei) 嚴(yan) 重警告處分。
從(cong) 作風方麵來看,少數基層幹部工作不認真、不負責、審核不嚴(yan) 、推進不力,既可能導致個(ge) 別人員或單位虛報冒領、騙取資金,也可能導致資金發放遲滯、項目落地難等情況發生。
浙江省江山市某家庭農(nong) 場在實施“家庭農(nong) 場綠色防控項目”時,通過自行購買(mai) 鋪設除草布、偽(wei) 造項目實施合同等方式,將投入資金虛增至64萬(wan) 元,騙取惠農(nong) 資金32萬(wan) 元。
經查,項目具體(ti) 負責人、江山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幹部劉某,在未經專(zhuan) 家評審、未對申報投資額合理性審核的情況下直接給予立項實施,且從(cong) 未到過建設現場、未按規定開展項目初驗;項目驗收牽頭責任人劉某某,對第三方外包服務公司缺少監管,驗收組成員僅(jin) 僅(jin) 看過現場及台賬後就草草通過項目驗收,並未對項目用材質量和市場價(jia) 加以深究。
“這樣一個(ge) 簡單的項目,竟然能接連衝(chong) 破立項評審、施工監管、竣工驗收三道關(guan) 卡,一路‘綠燈’,暴露出公職人員責任缺失、監管缺位等問題。”江山市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負責人王翾說。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據浙江省開化縣紀委監委相關(guan) 負責同誌介紹,個(ge) 別主管部門對資金管理使用跟進措施不夠,導致項目資金績效較差或浪費、遲遲無法“落地”。如浙江某茶葉公司抹茶生產(chan) 線項目驗收並獲得補助資金後,未能及時投入使用,存在建而不用、重建輕管現象。開化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會(hui) 同縣財政局出台相關(guan) 辦法,從(cong) 製度上進一步規範項目全過程管理,並將評價(jia) 結果作為(wei) 項目單位再次申請項目入庫、立項的重要評價(jia) 因素。
統籌力量,加強監督,確保各項惠農(nong) 政策精準落實到戶
對於(yu) 惠農(nong) 資金管理使用出現的問題,孫健鵬認為(wei) ,原因主要出在基層幹部和資金管理兩(liang) 方麵。就基層幹部而言,一是紀法意識淡薄,僥(jiao) 幸心理作祟;二是對其缺乏有效監督,個(ge) 別村主職幹部習(xi) 慣大事小情自己說了算。比如案發後韋士闖並未意識到自己已違紀違法,甚至錯誤認為(wei) “即使我把惠農(nong) 資金挪作他用或用於(yu) 個(ge) 人消費,也不會(hui) 有人發現或說什麽(me) ”。此外,基於(yu) “熟人社會(hui) ”的現狀,個(ge) 別村幹部存在“老好人”思想,因怕得罪人而“慷公家之慨”。就資金管理而言,部分地區各部門之間協調不夠,個(ge) 別資金存在重發放、輕管理的問題;受管理能力、政策水平、人員力量等因素影響,實際工作中容易被個(ge) 別人鑽空子謀取非法利益。
“困難群眾(zhong) 如何納入低保?常規流程是經個(ge) 人申請後上報鄉(xiang) 鎮,鄉(xiang) 鎮核實後再報民政部門審核,審核通過後納入低保,最後由財政部門按月通過相應平台發放生活補助等資金。”開化縣財政局農(nong) 業(ye) 科科長陳苗苗表示,“惠農(nong) 資金的類型不同,問題環節不同,保障資金精準落實也各有側(ce) 重。”
比如,直補類資金涉及人員層層把關(guan) 問題,在申報、發放環節容易發生冒名頂替、截留挪用、優(you) 親(qin) 厚友等以權謀私問題,需要強化點對點抽查,保障資金安全。項目類資金問題大多出在招投標、驗收環節,可能出現圍標串標、違規分包、虛假驗收等問題。陳苗苗介紹,該縣針對體(ti) 量較大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專(zhuan) 項資金項目出台了相應的管理辦法,對信息發布、組織申報、儲(chu) 備入庫、立項審批、實施監督與(yu) 指導、資金使用與(yu) 撥付、驗收和績效評價(jia) 等全過程明確部門分工、強化監督管理。
如何加強惠農(nong) 資金全鏈條監管,保證惠農(nong) 資金管理使用安全高效?黑龍江省大興(xing) 安嶺地區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認為(wei) ,應從(cong) 三方麵入手。一是全麵掌握惠農(nong) 資金的基礎資料。各職能部門要實事求是,抓好相關(guan) 信息采集核定,避免因信息不準確導致人為(wei) 擴大補貼範圍、虛報冒領、套取資金等問題。二是抓好惠農(nong) 資金監督管理。積極建立“一卡通”日常考核和監督檢查機製,職能部門要加強補貼資金核算、發放、使用等全過程監督,做到監督檢查常態化,形成紀委監委、審計、財政、業(ye) 務主管部門聯動的監管合力,確保資金兌(dui) 現落實。三是加大惠農(nong) 政策宣傳(chuan) 力度。各層級應公開補貼發放狀況,使群眾(zhong) 了解發放補貼的條件、享受的標準,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
在開化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村經濟管理站站長鄭益紅看來,規範流程、健全機製是關(guan) 鍵。相關(guan) 涉農(nong) 部門要明確補貼申報、審核、發放、公開公示等環節職能、權限,確定資金兌(dui) 付時限,進一步規範惠農(nong) 補貼資金發放程序流程。嚴(yan) 查虛報、瞞報、漏報行為(wei) ,嚴(yan) 厲打擊套取、截留、挪用補貼資金等行為(wei) ,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研判,形成問題交辦監督閉環機製。加強惠農(nong) 資金監管力度,明確工作職責,固化有效措施,並建立定期“回頭看”工作機製,加強對惠農(nong) 補貼資金管理、發放情況的監督,確保補貼資金兌(dui) 現落實。同時加大宣傳(chuan) 力度,提高群眾(zhong) 知曉率,努力實現“堵塞漏洞、規範管理,便利群眾(zhong) 、防治腐敗”的目標和要求,確保各項惠農(nong) 政策精準落實到戶。
通過“線上+線下”的全鏈條監管,搞清楚惠農(nong) 資金“來龍去脈”,讓惠農(nong) 資金“曬在陽光下”
“要確保惠農(nong) 資金按規定發放到位,不僅(jin) 要在‘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優(you) 親(qin) 厚友’等強動百姓‘奶酪’問題上進行精準監督,也要在惠農(nong) 資金申報、審核、確認、撥付、公示等環節進行靶向‘體(ti) 檢’,確保監督責任落實到位。”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副主任郭立平表示。
2022年,錢塘區紀委監委會(hui) 同財政、農(nong) 業(ye) 、審計、稅務等部門組成督查小組,對2018年以來全區農(nong) 機化獎補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開展重點抽查,共抽查168個(ge) 項目,涉及資金2103.37萬(wan) 元,發現審核審批不夠嚴(yan) 謹、資金發放不夠及時、對第三方考核不夠完善等問題。該區紀委監委督促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建立財政資金績效跟蹤機製及農(nong) 機服務單位“黑名單製度”,對農(nong) 機化作業(ye) 麵積測繪、農(nong) 機設備驗收等第三方服務進行考核,讓惠農(nong) 政策精準惠民。
長春市紀委監委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加大案件查辦力度,推動問題整改,規範惠農(nong) 資金使用,保障群眾(zhong) 利益。各級紀委監委嚴(yan) 肅查辦貪汙侵占惠農(nong) 資金案件,堅持以係統觀念一體(ti) 推進“三不腐”,推動邊清查、邊整改、邊建章立製、邊總結,深入開展以案促改。重點加強對土地補償(chang) 款、生產(chan) 者補貼等資金發放監管,確保應發盡發,切實維護農(nong) 民利益。把警示教育作為(wei) 築牢村幹部拒腐防變思想堤壩的重要內(nei) 容,教育村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編寫(xie) 《村幹部違紀違法警示案例評析》,結合典型案例,開展基層紀檢監察幹部紀法培訓、基層黨(dang) 員幹部紀法教育,推動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實踐中,多地運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信息化手段,把監督嵌入惠農(nong) 資金管理使用全鏈條、各環節。浙江省龍遊縣紀委監委探索構建“惠農(nong) 資金”大數據監督場景,多方歸集財政、民政、殘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等部門數據,聚焦補貼申報、核對、公示、發放等關(guan) 鍵環節摸排廉政風險,設計預警模型,將低保戶、低保邊緣戶、土地確權等信息進行綜合比對分析,發現虛報耕地保護補貼、違規享受低保、重複領取惠農(nong) 補貼等問題136個(ge) ,問責處理57人。此外,還推動開發了龍遊縣種植管理係統,規模種糧戶麵積通過該係統上圖入庫,定期實地抽查,防範補貼麵積重報、漏報和虛報等問題。
“我們(men) 針對‘到戶’‘到村’兩(liang) 大類資金,通過‘線上+線下’的全鏈條監管,搞清楚惠農(nong) 資金‘來龍去脈’,讓惠農(nong) 資金‘曬在陽光下’。”四川省樂(le) 山市沙灣區紀委監委相關(guan) 負責同誌介紹,該區探索建立“技防+人防”聯防網絡,緊盯惠農(nong) 資金來源、去向,依托農(nong) 村集體(ti) “三資”監管平台、“一卡通”監管平台全過程監管資金流向,確保資金使用規範、公開、透明。(中國紀檢監察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