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景州塔、探大運河“險工”:逾百位北京車友自駕遊河北景縣
中新網衡水7月2日電 (崔誌平 王鵬 盧增暉)“我們(men) 是通過衡水在北京舉(ju) 行的文化旅遊推介會(hui) 知道了景縣,通過今天的實地參觀,對景縣的曆史文化,包括運河文化、董子文化等都有了更直觀地了解,不虛此行。”2日,北京一越野文化車隊的車手趙長河說。
當日,來自北京一越野文化車隊的100多名車友從(cong) 北京出發自駕走進河北衡水景縣。
他們(men) 先後參觀了景縣地標性建築“景州塔”、探訪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chan) 點“華家口夯土險工”,並走進景縣廣川鎮廣川學宮,近距離感受董子文化。
景州塔原名“釋迦文舍利寶塔”,簡稱舍利塔。據《景縣誌》等史料記載,該塔最早在北魏時期建造,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塔高十三層,是一座由磚石結構而成的密簷樓閣式的古塔。1996年被確定為(wei)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行了解了很多景縣的知名景點和文化底蘊,尤其是大運河文化,感受到了先人們(men) 的智慧。”探訪完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chan) 點“華家口夯土險工”,車手陳天門說。
據介紹,大運河許多部分依自然河道疏鑿而成,水位落差較大,故大運河設計較多彎道,人為(wei) 延長運河長度來解決(jue) 水位落差問題,但水流在彎道轉彎處衝(chong) 擊力過大極易造成彎道處決(jue) 口。大運河華家口段曆史上曾多次決(jue) 口。清宣統三年(1911年),時任知縣王為(wei) 仁主持修建華家口夯土險工,自該險工修好後,大運河華家口段再無決(jue) 堤記錄。2014年,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an) 名錄,景縣華家口夯土險工成為(wei) 世遺文化點,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guan) 注。
“我們(men) 車隊於(yu) 2004年組建,去過山西、新疆等地遊覽,各地的風土人情各有不同,景縣的運河文化、董子文化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men) 將大力宣傳(chuan) 、推介景縣的文化旅遊資源,組織更多的自駕遊車隊來景縣旅遊。”車隊隊長李永峰說。
景縣縣長李景輝表示,今年以來,景縣持續加大文旅資源宣傳(chuan) 推介力度,設計了“景州請您來看景”等宣傳(chuan) 字樣,並打造富有當地特色的旅遊產(chan) 品,發布推介了5條精品旅遊線路,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前來景縣觀光旅遊、休閑娛樂(le) ,身臨(lin) 其境感受“大儒之鄉(xiang) 、美麗(li) 景州”的獨特魅力。
當日,越野車隊的車友們(men) 將繼續遊覽享有“京津冀最美濕地”之稱的衡水湖等景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