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多地發現猴痘病例,個人應如何防護?
中新網7月5日電 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微信公眾(zhong) 號消息,近日,國內(nei) 多地監測發現猴痘病毒感染病例。目前全球已有111個(ge) 國家和地區發現猴痘病例,那麽(me) ,猴痘有哪些臨(lin) 床表現?有哪些傳(chuan) 染源?能自愈嗎?
一、猴痘的傳(chuan) 染源及傳(chuan) 播方式
感染猴痘病毒的非洲齧齒類動物、靈長類動物(多種猴類和猿類)和人是主要傳(chuan) 染源。
人可以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其它體(ti) 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shang) 、抓傷(shang) 而感染。
人與(yu) 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chuan) 播,也可在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時通過飛沫傳(chuan) 播。
還可通過胎盤從(cong) 孕婦傳(chuan) 播給胎兒(er) 。
二、猴痘的潛伏期及臨(lin) 床表現
猴痘的潛伏期通常是6-13天,最長可到21天。
感染者會(hui) 出現發熱、頭痛和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隨後在麵部及身體(ti) 其他部位出現皮疹,並逐漸發展為(wei) 膿皰,持續一周左右時間,之後結痂,一旦所有結痂脫落,感染者即不再具有傳(chuan) 染性。
三、猴痘的治療方法
猴痘為(wei) 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預後良好。目前國內(nei) 尚無特異性抗猴痘病毒藥物。
治療主要是對症支持治療和並發症治療。
大多數情況下,猴痘症狀在2-4周內(nei) 自行消失。
四、猴痘的預防
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觸。性接觸、特別是男男性接觸具有較高的風險。
避免在高發國家與(yu) 野生動物直接接觸。避免捕捉、宰殺、生食當地動物。
養(yang) 成良好的衛生習(xi) 慣。經常清潔和消毒,做好手衛生。
五、做好健康監測
若在國內(nei) 外有可疑動物、人員或猴痘病例接觸史,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一般可以選擇皮膚科,並告知醫生流行病學史,結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