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等渠道仍有預定利率3.5%壽險產品在售 退出市場或隻是時間問題
本報記者 冷翠華
盡管多家險企反映,此前接到通知做好6月30日停售預定利率3.5%的壽險產(chan) 品,但目前監管部門尚未正式發布相關(guan) 通知,截至7月4日,仍有多款預定利率3.5%的壽險產(chan) 品在售。
與(yu) 此同時,也有預定利率低於(yu) 3.5%的人身險產(chan) 品在市場推廣。與(yu) 原有產(chan) 品形式相比,預定利率有所下調,保單責任增加了分紅。
業(ye) 內(nei) 分析人士認為(wei) ,預定利率3.5%的產(chan) 品退出市場隻是時間問題,壽險業(ye) 必須防範利差損風險。
5月份銷量大增
“目前還有十幾款預定利率3.5%的人身險產(chan) 品在售。”7月3日,明亞(ya) 保險經紀一位銷售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另一家保險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沒有收到監管部門的新通知,雖然已經做好了停售預定利率3.5%產(chan) 品的準備,但還未正式停售相關(guan) 產(chan) 品。
不過,也有保險公司對記者表示,目前,其預定利率3.5%的保險產(chan) 品已經全部停售。
同時,記者查看多家銀行App發現,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保險頻道皆有預定利率3.5%的壽險產(chan) 品在售,記者查看的6家銀行App總共至少有7個(ge) 產(chan) 品的預定利率為(wei) 3.5%。
在增額終身壽險方麵,預定利率3.5%的產(chan) 品保額一般以3.5%年複利遞增。以一款目前仍在售的增額終身壽險為(wei) 例,從(cong) 第二保單年度起,年度基本保險金額以3.5%逐年遞增;投保年齡最高可至75周歲,身故/高殘全麵保障,且可指定一人或多人作為(wei) 受益人,保證財富按意願定向傳(chuan) 承。
預定利率3.5%的人身險產(chan) 品將停售的信號來自3個(ge) 多月前。今年3月份,原銀保監會(hui) 就向23家壽險公司發布調研通知,調研內(nei) 容包含降低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對保險公司的影響等,此後,多家機構反映,接到通知做好6月30日之前停售預定利率3.5%的人身險產(chan) 品的準備。
在預定利率3.5%的壽險產(chan) 品即將停售的預期下,二季度壽險保費收入明顯放大。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前5個(ge) 月,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9659億(yi) 元,同比增長11.02%。5月當月,壽險保費收入1864.31億(yi) 元,同比增幅高達25.21%。某券商非銀行業(ye) 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5月份壽險保費加速上漲,一是近期銀行持續下調存款利率,客觀上利好儲(chu) 蓄類保險產(chan) 品的銷售,二是保險營銷宣傳(chuan) 力度加大,加速需求釋放。
已有新產(chan) 品推出
“預計產(chan) 品切換緩衝(chong) 期有望延續。”西部證券發布研報稱,三季度業(ye) 績表現與(yu) 產(chan) 品切換時點相關(guan) 性強,如果在三季度初期完成產(chan) 品全麵切換,預計新業(ye) 務價(jia) 值(NBV)或短期承壓;如果在三季度後期完成產(chan) 品全麵切換,則有望延續正增長態勢。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盡管預定利率3.5%的產(chan) 品並未在6月30日統一退出市場,但全部退出隻是時間問題。東(dong) 吳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葛玉翔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目前市場上仍有預定利率3.5%的產(chan) 品在售,主要有兩(liang) 方麵原因,一是新產(chan) 品還在陸續報備中,目前還處於(yu) 過渡期;二是本次人身險產(chan) 品預定利率的調整也有可能采取一司一策的方式完成新舊產(chan) 品的切換,但退出隻是時間問題。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ye) 管理谘詢合夥(huo) 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利率長期下行的趨勢下,維持3.5%的預定利率以及持續采用高結算利率的方式無疑會(hui) 累積利差損風險。由於(yu) 我國金融市場尚未經曆過完整的利率周期,因此對於(yu) 低利率環境下的壽險經營缺乏經驗,對相應利率風險也缺乏足夠的敬畏,尤其是行業(ye) 增速換檔的壓力下,部分公司短視的產(chan) 品策略和激進的價(jia) 格競爭(zheng) ,不但會(hui) 損失股東(dong) 利益、影響公司可持續發展,而且還會(hui) 擾亂(luan) 市場秩序。
二季度以來,險企已經在積極布局預定利率3.5%以下的新產(chan) 品,做好銜接工作。目前,已有部分新預定利率的保險產(chan) 品麵世。例如,6月28日,某險企上線一款分紅型增額終身壽險,與(yu) 此前該公司的拳頭產(chan) 品相比,新產(chan) 品的保險責任增加了保單分紅,客戶利益由固定變為(wei) “固定+浮動”模式;預定利率由3.5%變為(wei) 2.5%;保額增速由3.5%變為(wei) 2.5%。從(cong) 客戶利益來看,該產(chan) 品多數年份的內(nei) 部收益率(IRR)低於(yu) 原有產(chan) 品,部分年份加上分紅與(yu) 原有產(chan) 品持平。
從(cong) 行業(ye) 層麵來看,西部證券研報預計,預定利率切換後,儲(chu) 蓄型拳頭產(chan) 品包括新預定利率下的分紅險+增額終身壽險+年金(與(yu) 萬(wan) 能賬戶連接)。
葛玉翔認為(wei) ,在新產(chan) 品方麵,預計險企會(hui) 推出分紅險等利益共享新產(chan) 品,同時考驗隊伍的銷售能力,優(you) 質頭部公司有望受益。與(yu) 此前重疾險炒停後長期健康險銷售持續低迷不同的是,當前儲(chu) 蓄險業(ye) 務的外部銷售環境持續明顯改善,預計儲(chu) 蓄型保險的表現不會(hui) 太差。
對於(yu) 消費者而言,在預定利率下調的大趨勢下,人身險產(chan) 品可能麵臨(lin) 漲價(jia) 、預期收益率降低等變化,投保人是否應趕在預定利率3.5%的產(chan) 品徹底退出前“上車”,並沒有固定答案,仍需結合自身需求以及資金規劃進行理性配置。
中國精算師協會(hui) 創始會(hui) 員徐昱琛表示,消費者一定要清楚,如果自己的錢是短期資金或並不確定其使用期限,就應當慎重購買(mai) 長期保險產(chan) 品,因為(wei) 很多產(chan) 品如果在兩(liang) 三年內(nei) 退保,退保可獲得的現金價(jia) 值低於(yu) 所交保費,會(hui) 造成虧(kui) 損。(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