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2.4億人 助力勞動力素質結構變化
中新網7月6日電 國新辦6日就“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舉(ju) 行發布會(hui)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會(hui) 上表示,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是教育強國的核心功能。當前我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到2.4億(yi) 人,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高等教育助力我國勞動力素質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懷進鵬指出,教育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教育強則國家強。重教尚學是中華民族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ti) 係,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ti) 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為(wei) 教育強國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黨(dang) 的二十大對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作出明確部署。教育部黨(dang) 組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強國的本質特征、內(nei) 涵要求、目標路徑,啟動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編製工作。結合主題教育,把黨(dang) 中央指示和人民期待轉化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wei) ”這一時代重大課題。
一是抓好根本任務。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我們(men) 將始終牢記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初心使命,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黨(dang) 的事業(ye) 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後繼有人。深入推進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ti) 化建設,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大思政課”建設工程,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提高網絡育人能力,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引導學生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全麵深化素質教育,開展學生體(ti) 質強健計劃、美育浸潤計劃,實施勞動習(xi) 慣養(yang) 成計劃、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開展青少年學生讀書(shu) 行動、學生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在“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培養(yang) 學生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為(wei) 未來成長成才打牢基礎。
二是建強高質量體(ti) 係。新時代十年,我國各級各類教育普及水平實現了曆史性跨越,一個(ge) 服務14億(yi) 多人口,麵向每個(ge) 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ti) 係日漸完善。我們(men) 將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夯實基礎教育基點,揚起高等教育龍頭,打造職業(ye) 教育重要增長極,加快建設全民終身學習(xi) 的學習(xi) 型社會(hui) 。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wei) 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ti) 係,引導教師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誌向和抱負,弘揚尊師重教社會(hui) 風尚。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liang) 篇大文章,謀劃建成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和創新高地。中國教育開放的大門始終敞開。本月2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hui) 將在四川成都開幕,我們(men) 熱情歡迎世界各國青年,共赴青春之約,共同成就夢想。
三是聚焦核心功能。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是教育強國的核心功能。當前我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到2.4億(yi) 人,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高等教育助力我國勞動力素質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高校這些年產(chan) 出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原始創新、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等方麵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貢獻。教育部將全麵提升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更好地支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啟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戰略工程,在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造就拔尖創新人才上先行先試,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優(you) 化教育布局和結構上先行先試。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you) 勢學科作為(wei) 重中之重,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xing) 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實施好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yang) 、卓越工程師和卓越醫師培養(yang) 等重大項目,聚力攻克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能力不足這一難題。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集聚力量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加快構建哲學社會(hui) 科學自主知識體(ti) 係。推動建設省域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和市域產(chan) 教聯合體(ti) 、行業(ye) 產(chan) 教融合共同體(ti) ,構建“一體(ti) 兩(liang) 翼”格局,培養(yang)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四是激發動力活力。從(cong) 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ge) 係統性躍升和質變的過程。教育部將發揮政策、製度、機製的驅動與(yu) 牽引作用,用好教育評價(jia) 這一“指揮棒”,縱深推進教育改革創新,扭轉教育功利化傾(qing) 向。把促進教育公平融入教育綜合改革各方麵各環節,加快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推動優(you) 秀骨幹教師交流輪崗,辦好群眾(zhong) “家門口”的學校,關(guan) 心關(guan) 愛每一名學生。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每年惠及3700多萬(wan) 農(nong) 村學生,實施地區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別增長了4.2厘米和4.1厘米。
教育部將進一步完善覆蓋全學段的學生資助體(ti) 係,不斷縮小城鄉(xiang) 、區域、校際、群體(ti) 差距,努力讓每個(ge) 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更好滿足群眾(zhong) “上好學”的需要。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升級智慧教育平台體(ti) 係,建好用好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學資源庫,建強國家數字化大數據中心,以教育數字化作為(wei) 開辟發展新賽道和塑造發展新優(you) 勢的重要突破口,為(wei) 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