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數據實驗室成立 聚焦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中新網北京7月6日電 (記者 徐婧)正在召開的全球數字經濟大會(hui) 上,北京國際數據實驗室揭牌。實驗室旨在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數據流通,開展數據基礎設施研究和建設,有效解決(jue) 數據安全、高效、可信、合規流動問題,構建國內(nei) 國外數據流通雙通道,服務北京數據先行區建設。
數據已成為(wei) 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zheng) 格局的關(guan) 鍵因素,世界各國在推進數字化轉型時,均將數據作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資源。
為(wei) 推動數據要素開放共享釋放更大價(jia) 值,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牽頭發起建設的北京國際數據實驗室將以數據空間、IPv6、區塊鏈、隱私計算等關(guan) 鍵技術為(wei) 研究方向,組建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和國際數據空間協會(hui) (IDSA)董事會(hui) 主席萊茵霍爾德·阿赫思博士領銜的國際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開展數據安全和數據跨境服務平台研究與(yu) 建設,推動基於(yu) IPv6的數據專(zhuan) 網和數據空間平台研究與(yu) 建設,構建麵向全球、平等開放的數據基礎設施。
實驗室將在核心技術攻關(guan) 、測試認證、高端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提質增速,積極推進先導示範項目建設和產(chan) 業(ye) 實踐。同時,加強國際合作,主辦數據領域的國際性峰會(hui) ,促進產(chan) 業(ye) 生態更加完善,為(wei) 北京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發揮支撐作用。
北京國際數據實驗室主任、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任劉東(dong) 在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hui) 數據要素高峰論壇上表示,數據已成為(wei) 人們(men) 生產(chan) 生活中的寶貴財富,在此過程中如何構建安全、高效、合規、可信的數據流通應用體(ti) 係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實驗室將秉持開放合作、協同創新的理念,聚焦數據流通關(guan) 鍵技術研究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探索新模式、新路徑,構建一個(ge) 開放、透明、安全、可信的數字生態係統,讓數據要素可以安全、高效地進行構建、整合和共享,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jia) 值。
近年來,北京市著力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當天發布的“北京數據二十條”,涵蓋了數據製度、數據流通、數據合規、數據跨境、數據創新等多個(ge) 方麵。
在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hui) 數據要素高峰論壇上,國際數據空間協會(hui) (IDSA)、全球IPv6論壇(IPv6 Forum)、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和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四家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建立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在規則、技術、標準、實踐以及產(chan) 業(ye) 生態等多個(ge) 方麵協作,共建數據基礎設施,助力全球數據流通,驅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據了解,合作協議具體(ti) 內(nei) 容包括發揮全球協同作用,共同參與(yu) 全球數據相關(guan) 行業(ye) 規則和國際標準製定;共同開展數據安全、數據流通、數據交易等相關(guan) 技術研究;共同建設麵向全球,平等開放的數據基礎設施;共享行業(ye) 優(you) 秀實踐和技術應用創新;共同推動全球數據生態建設,加速產(chan) 業(ye) 協同;共同建設北京國際數據實驗室等。
合作將為(wei) 全球數據流通和數據價(jia) 值提升帶來新的動力,賦予數據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引導全球數據產(chan) 業(ye) 的發展方向,助力全球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